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太湖
  • 6篇水体
  • 5篇太湖水
  • 5篇太湖水体
  • 3篇遥感反射率
  • 3篇漫衰减系数
  • 2篇悬浮物
  • 2篇悬浮物浓度
  • 2篇散射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态
  • 2篇秋季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特性
  • 1篇悬浮泥沙
  • 1篇栅藻
  • 1篇植物
  • 1篇散射特性
  • 1篇散射系数
  • 1篇神经网

机构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作者

  • 13篇王利珍
  • 12篇乐成峰
  • 12篇李云梅
  • 12篇孙德勇
  • 11篇黄昌春
  • 6篇王鑫
  • 5篇王桥
  • 4篇伍蓝
  • 1篇查勇
  • 1篇贺军亮
  • 1篇施坤

传媒

  • 3篇湖泊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季太湖水下光场结构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水生态系统中光能的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利用2007年11-12月太湖水体光学特性和组分浓度数据,对秋季太湖水下光场结构特征和水体组分光竞争能力的表征光学量(漫衰减系数、平均余弦)和影响因素(吸收系数比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太湖水下辐照度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值为583nm左右;根据Kd可将黄质和非色素物质主导程度的强弱分为弱、较强、强三个等级;Kd(PAR)平均值为4.61±1.54m-1,水体真光层厚度平均值为1.11±0.35m;太湖水下光场的光能主要分布在青光和黄绿光波长范围内,约占总能量的60%,蓝光和红光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约占30%,这样的光谱结构有利于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
黄昌春李云梅孙德勇乐成峰伍蓝王利珍王鑫
关键词:漫衰减系数光合有效辐射水生态系统
不同浓度悬浮泥沙水体的光谱吸收特性模拟被引量:4
2008年
悬浮泥沙的光学特性是影响内陆湖泊水色遥感的重要因素。利用光谱吸收衰减仪(AC-S)测得水池中悬浮泥沙浓度为2.13~1442.40mg/L的水体光谱吸收。在蓝、绿和红光波段,悬浮泥沙水体的平均比吸收系数分别为0.0161±0.0039m^2·g^-1、0.0071±0.0020m^2·g^-1和0.0025±0.0007m^2·g^-1;指数拟合获得的Sm^*值为0.0098±0.0011nm^-1,利用其模拟的比吸收光谱与实测光谱吻合效果较好,说明该孓取值对悬浮泥沙水体比吸收光谱的曲线斜率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建立了悬浮泥沙水体吸收系数a(440)m与其浓度的关系模型,R^2达0.947,拟合精度较高;然而比吸收系数a^*(440)m与泥沙浓度几乎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内陆水色遥感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数保障。
孙德勇李云梅王桥乐成峰黄昌春王利珍
关键词:光谱吸收悬浮泥沙
基于感光色素吸收信号的太湖藻类识别被引量:2
2010年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是太湖"水华"的主要藻种,基于室内纯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组成色素的吸收系数,通过四阶微分、标准化系数等方法对太湖水体浮游植物中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进行识别,并确定其组成比例。结果表明,纯藻组成色素的吸收系数应用于其在太湖水体浮游植物中比例的确定和识别中,能够全面考虑辅助色素的识别作用,较好地避免非色素物质吸收信号的干扰,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太湖水体浮游色素中铜绿微囊藻比例最高,斜生栅藻次之,由夏季向冬季过度中,铜绿微囊藻比例不断减小,斜生栅藻的比例逐渐升高,但铜绿微囊藻比例仍略高于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的区域分布差异性较小,但时间差异性相对较大,而斜生栅藻恰恰相反,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而时间分布差异性较小。
黄昌春李云梅孙德勇乐成峰王利珍
太湖梅梁湾漫衰减系数季节性差异及其主导因素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2006-08-16、2007-3-28和2007-11-12三次在太湖梅梁湾15个样点的观测数据,对漫衰减系数(Kd)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梅梁湾地区Kd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总吸收系数,后向散射作用对Kd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非主导作用;梅梁湾地区水体Kd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水体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3月份Kd的主导影响因素是非色素物质,其次是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色素物质和后向散射作用,而8月份的主导影响因素是色素物质,其次是非色素物质、CDOM和后向散射作用,而11月份相对较为复杂,在440nm处主导影响因素是非色素物质,其次是色素物质、CDOM和后向散射作用,595nm处主导影响因素是非色素物质吸收作用,其次是色素物质吸收作用、后向散射作用、CDOM吸收作用,675nm处主导影响因素是色素物质,其次是非色素物质、后向散射作用和CDOM。
黄昌春李云梅乐成峰孙德勇伍蓝王利珍王鑫
关键词:漫衰减系数
太湖CDOM紫外吸收特性及其分子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09年
基于2006年8月16日、2007年3月28日对太湖梅梁湾15个样点和2007年11~12月对全湖61个样点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观测数据,对CDOM分子量相对大小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湾地区主要富集的是高分子量CDOM,而大太湖地区则较为复杂,北部地区主要是高分子量的CDOM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太湖东西部,主要是低分子量的CDOM;南太湖区域,高分子量的CDOM和低分子量的CDOM相对平衡.不同波长范围内CDOM吸收模型的斜率系数(S)值对CDOM的分子组成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UVR最为敏感,其次是UV-A,再次为UV-B,UV-C最不敏感.梅梁湾CDOM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陆源影响的强度随季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8月份最强,其次是3月份,最弱为11月份.
黄昌春李云梅孙德勇乐成峰王利珍
关键词:太湖紫外吸收
太湖水体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参数化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太湖水域特有藻种组成的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利用实测数据对Ciotti光谱吸收系数模型进行改进和演化,得到新的基于藻类粒径组成(模型3)和种类组成(模型4)的太湖水体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模型。对模型进行比较发现,模型3和模型4能够较好地模拟太湖水体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系数,分别适用于中、低和高叶绿素质量浓度的太湖水体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系数的拟合。
黄昌春李云梅孙德勇乐成峰王利珍王鑫
关键词:浮游植物太湖
基于实测高光谱的太湖水体悬浮物浓度遥感估算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悬浮物浓度是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2007-11-08~2007-11-21 14天时间对太湖74个样点进行水质取样分析和波谱实测.在提取水体遥感反射率后,分析其与悬浮物浓度的相关关系,发现在400~900nm波段范围的各波长遥感反射率与总悬浮物、无机悬浮物浓度都存在中高度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均出现在725nm处,分别为0.883和0.869.而与有机悬浮物浓度则无较好的相关性.同时利用敏感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建立了悬浮物浓度估算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总悬浮物浓度,隐含层节点数为6的神经网络模型的R^2=0.948,RMSE=4.947,在备节点中的训练效果最佳;而对于无机悬浮物浓度,隐含层节点数为4的神经网络模型的R^2=0.956,RMSE=5.104,模型整体训练结果最好.此外,通过测试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和经验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估算总悬浮物浓度,还是无机悬浮物浓度,无论从建模样本的建模精度,还是测试样本的误差分析,神经网络模型都优干经验模型.
孙德勇李云梅王桥乐成峰黄昌春施坤王利珍
关键词:遥感反射率悬浮物神经网络模型太湖
太湖水体漫射衰减系数的光学特性及其遥感反演模型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2007年11月8—22日太湖实测光谱数据和水质分析数据,分析了秋季太湖水体漫射衰减系数(Kd)的光谱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水面以上遥感反射率,以490nm波长的漫射衰减系数[Kd(490)]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了漫射衰减系数与水面以上遥感反射率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秋季太湖水体大部分点位的漫射衰减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由于部分点位浮游藻类的含量较高,对漫射衰减系数影响较大,导致这些点位的漫射衰减系数在波长675nm附近出现峰值;无机悬浮物对漫射衰减系数的影响大于有机悬浮物,主要是由于悬浮物中无机悬浮物的含量远大于有机悬浮物.漫射衰减系数与遥感反射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以Rrs(550)、Rrs(675)、Rrs(731)作为自变量,与Kd(490)进行回归分析,得出Kd(490)与Rrs(731)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而利用Rrs(550)、Rrs(675)、Rrs(73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效果(R2>0.96)好于单波段[Rrs(731)]算法.
乐成峰李云梅查勇孙德勇王利珍贺军亮
关键词:太湖漫射衰减系数遥感反射率
水体组分及环境因素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研究
以太湖为研究区,通过对几年来太湖野外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太湖光学特性的文献资料,确定太湖水体各组分的固有光学参量;结合气象资料设定外界环境因子参数,应用HYDROLIGHT 辐射传输模型,模拟出多组遥感反射...
王利珍
关键词:太湖光学特性环境因素遥感反射率
文献传递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物光学模型被引量:7
2010年
选取太湖"水华"优势藻类即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和绿藻门中的斜生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C-S分别测量两种纯藻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固有光学属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建立其生物光学模型.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的藻红蛋白吸收带和斜生栅藻的藻蓝蛋白吸收带的光谱吸收特性的差异性较为明显;粒径相对较小的铜绿微囊藻的包裹效应、吸收系数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小于粒径较大的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吸收系数的P-L模型的线性斜率和幂指数要大于斜生栅藻的吸收系数模型系数;由于散射系数受吸收系数影响程度的不同,使得散射系数光学模型变量因子具有一定的差异,受吸收系数影响较小的铜绿微囊藻的变量因子为波段比值λ_0/λ,λ_0为参考波长,而受吸收系数影响较大的斜生栅藻的变量因子为吸收系数比值a(λ_0)/a(λ),a(λ_0)为参考波段吸收系数,a(λ)为波长为λ的吸收系数,两种藻类的散射模型都符合国际上通用的S-P模型形式.
黄昌春李云梅王桥孙德勇乐成峰王利珍王鑫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物光学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