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降钙素原在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00例脓毒症患者为对象,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将100例患者分为鲍曼不动杆菌组(n=16)、大肠埃希菌组(n=38)、肺炎克雷伯菌组(n=24)、金黄色葡萄球菌组(n=22)。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炎症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各感染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FDP、D-D、PCT水平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抗凝血酶(AT)活性降低(P<0.05);凝血酶时间(TT)比较无差异(P>0.05)。大肠埃希菌组患者PCT、FDP、D-D升高幅度较其他感染组明显(P<0.05)。D-D、FDP及PCT均可有效的区别大肠埃希菌与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FDP、D-D及PCT水平均升高,利用三者可较好的鉴别大肠埃希菌感染。
- 王俊张莉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降钙素原细菌感染脓毒血症
- 红细胞钙含量不确定性与血钙检测的研究与探讨
- 2021年
- 研究钙元素在红细胞和血浆(血清)中的分布情况及 红细胞钙含量对全血钙、血浆(血清)钙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54位个体人群全血钙及血浆钙进行检测,间接算出平均红细胞钙含量。结果:血浆(清)钙含量最高且稳定,全血钙次之,红细胞钙含量最低且有含量不确定性。结论:红细胞钙含量不稳定、乖离率大且平均值较低;对全血钙含量的检测有负面影响,建议临床钙检测以血浆(清)为佳。
- 王朋斌杨凤艳尚洁王俊高楠
- 关键词:不确定性红细胞钙红细胞压积
- 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携带B族链球菌妊娠晚期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分析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10例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肛周以及阴道下三分之一处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PCR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及孕妇妊娠结局。结果与肛周样本检测结果比较,阴道样本检测的阳性率显著较高(P<0.05);PCR与细菌培养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孕周比较,>34~37周孕妇的B族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B族链球菌阳性患者的羊膜炎、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患者(P<0.05)。结论PCR检测法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中的疾病检出率较高,且携带B族链球菌的孕妇会对母婴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 王俊安良王亮亮张利平
- 关键词:妊娠晚期细菌培养B族链球菌
- 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特征。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96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作为CIN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根据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将宫颈癌组患者分为鳞癌组和腺癌组,比较鳞癌组和腺癌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对宫颈癌组患者进行HR-HPV检测,根据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HR-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Th17/Treg、Th1、Th2、IL-17、TGF-β、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Th1/Th2明显低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Treg、Th17、Th17/Treg、Th2、IL-17、TGF-β、IL-4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Th1/Th2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HR-HPV感染与Treg、Th17、Th17/Treg、Th2、IL-17、TGF-β、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h1/Th2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一定的Th17/Treg、Th1/Th2紊乱,其中HR-HPV阳性可进一步促使患者Th17/Treg、Th1/Th2失衡,提示通过改善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微环境,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 张潇潇王俊马苗苗石义祥武地李宁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辅助性T细胞免疫细胞炎症因子
- 血浆D二聚体联合25-羟基维生素D3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检测意义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的检测意义。方法以100例DKD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二者诊断DKD的价值。结果观察组D-D、UACR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D与UACR呈正相关(r=0.614,P<0.001),与25-(OH)D3呈负相关(r=-0.583,P<0.001)。D-D诊断DKD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898(95%CI:0.848~0.936)、93.07%、75.25%;25-(OH)D3诊断DKD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14(95%CI:0.867~0.949)、81.19%、91.09%;联合检测诊断DKD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83(95%CI:0.953~0.996)、95.05%、95.05%。结论DKD患者D-D、25-(OH)D3水平异常,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DKD的诊断。
- 张莉王俊
- 关键词:D二聚体
- 西安市600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检测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西安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尿液分析异常结果的检出率。方法对6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对各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尿液分析阳性(±^++++)检出排序为:白细胞、血、蛋白质、胆红素、酮体、葡萄糖、亚硝酸盐。弱阳性(±或trace)检出排序为:血、白细胞、酮体、蛋白质、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未发现弱阳性。检测阳性项目总计1 023项,弱阳性项目总计879项。在检测项目中,白细胞、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等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项目,适用于健康普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
- 王朋斌安良王俊韦丽娟高楠
- 关键词:健康体检尿液分析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HPV阳性和HPV阴性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评价高危型HPV感染对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远期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患者食管癌术后5年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纳入192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6.1±10.7)岁,其中男107例(55.7%),女85例(44.3%),食管癌术后5年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3.5%、51.2%和38.9%,按术后食管癌组织免疫组化检查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分为HPV阳性组(58例,30.2%)和HPV阴性组(134例,69.8%),2组患者TNM分期、肿瘤直径和病变伴有溃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V阳性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HPV阴性组的3.497倍(HR:3.497,95%CI:2.877~3.922,P=0.011),HPV阳性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是HPV阴性组的3.497倍(HR:3.856,95%CI:3.223~4.317,P=0.023),HPV阳性组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风险是HPV阴性组的4.167倍(HR:4.167,95%CI:3.586~4.614,P=0.02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PV阴性组食管癌术后1年、3年、5年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HPV阳性组(100%、90.8%、83.2%∶81.2%、67.5%、62.5%,P<0.05),HPV阴性组食管癌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HPV阳性组(100%、72.4%、58.6%∶82.6%、43.6%、37.2%,P<0.05),HPV阴性组食管癌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HPV阳性组(100%、84.3%、72.4%∶96.5%、67.2%、58.6%,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显著增加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
- 王俊张莉冯诗怡张潇潇
- 关键词:食管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淋巴结转移远期预后
- HBV前S1抗原与HBV-DNA在判断HB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DNA在判断HB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西安高新医院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与门诊体检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HBV-DNA阳性125例[4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纳入HBeAg阳性组,84例HBeAg阴性患者纳入HBeAg阴性组]。分析不同阳性标志物人群血清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以及部分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人群中,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各项标志物阳性组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BeAg阳性组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eAg、HBV前S1抗原、HBV-DNA检测阳性的例数少于治疗前,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检测阳性例数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诊断中,可以将HBV前S1抗原作为判断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 王俊安良王朋斌赵晓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