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

作品数:39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8篇血清
  • 8篇综合征
  • 8篇螺旋体
  • 8篇螺旋体病
  • 8篇钩端螺旋体
  • 8篇钩端螺旋体病
  • 6篇流行病学调查
  • 6篇出血热
  • 5篇血清流行病学
  • 5篇血清流行病学...
  • 5篇肾综合征
  • 5篇肾综合征出血...
  • 5篇宿主
  • 5篇宿主动物
  • 5篇综合征出血热
  • 4篇灾害
  • 4篇涝灾

机构

  • 39篇安徽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安庆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枞阳县疾病预...
  • 1篇怀远县疾病预...
  • 1篇六安市疾病预...
  • 1篇怀远县卫生防...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39篇王俊
  • 17篇刘红
  • 13篇胡万富
  • 11篇张永根
  • 9篇孙永
  • 9篇史永林
  • 8篇顾黎莉
  • 7篇何军
  • 7篇李芙蓉
  • 6篇李青
  • 6篇曹明华
  • 6篇何兰
  • 5篇吴家兵
  • 5篇胡兴强
  • 4篇李荣民
  • 4篇刘丽萍
  • 4篇马明英
  • 4篇张丽娟
  • 3篇柳燕
  • 3篇罗兆庄

传媒

  • 21篇安徽预防医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南北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无形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6月在怀远、明光、庐江、枞阳、广德和太湖县共采集自然人群血清603份,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无形体抗体IgG,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 603份人血清中,无形体抗体阳性血清98份,阳性率16.25%,(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自然人群中均有无形体感染,需加强无形体病的预防宣传及诊断能力。
张永根刘红曹明华王俊李芙蓉史永林李荣民胡万富
关键词:自然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安徽省不同地区人群和家畜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丘陵和平原人群和家畜恙虫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恙虫病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4-5月在安徽省广德、明光和怀远县采集农村人群血清613份,家畜血清150份,使用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恙虫病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613份人血清中,恙虫病阳性血清241份,阳性率39.31%,存在地区、年龄和性别差异。家畜血清150份,恙虫病阳性血清71份,阳性率47.33%,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近年在丘陵和平原时有疫情发生,要加强恙虫病的防治工作。
刘红曹明华张永根史永林王俊张丽娟
关键词: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农村
PCR-核酸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暴发,实验室检测结果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检测方法是COVID-19确诊的通用方法,但其检测灵敏度有方法局限性,依赖标本病毒含量。通过对PCR-核酸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的优化,从而提高对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含量病例检测的灵敏度,可为现有方法做有效补充。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原理,在Clin-ToFⅡ飞行时间质谱系统上,建立PCR-核酸飞行时间质谱(PCR-TOF MS)系统检测SARS-CoV-2的方法,并评估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3月于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阳性样本40份、阴性样本7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室间质评阳性样本41份、阴性样本33份,本实验室购买阳性质粒及稀释样本32份,健康人样本28份,空白对照超纯水5份,共186份样本作为建立PCR-TOF MS系统数据。于2020年1—2月收集安徽省内临床送检到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疑似COVID-19患者上呼吸道样本80份(咽拭子样本55份、痰液样本25份)及健康人群样本20份(均为咽拭子样本)作为评估PCR-TOF MS系统效果的数据。建立PCR-TOF MS系统试验体系步骤,包括PCR扩增、虾碱性磷酸酶(SAP)消化、单碱基延伸和质谱检测;并基于阳性质粒优化模版量,根据186份样本检测质谱峰的信噪比(SNP)确定该方法在SARS-CoV-2检测时的判读标准。对80份疑似SARS-CoV-2样本和20份健康人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PCR-TOF MS模板条件的优化,模版量6μl时,扩增产物可获得典型的质谱峰图。建立的PCR-TOF MS反应体系可以对SARS-CoV-2核酸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基因和核壳蛋白(N)基因进行有效扩增检测。本研究PCR-TOF MS方法对临床疑似病例样本的检出率为9
王俊张栋陈晴晴俞俊岭杨奕乔亮孙永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核酸检测
九华山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预警
2012年
目的对九华山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方法用夹夜法调查获得该地区宿主动物种类、种群密度相关数据;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动物血清标本中HV抗体和肺标本中HV抗原;根据带毒指数进行预警。结果该地区捕获9种小型兽类动物,其中在黑线姬鼠、社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麝鼩标本检测出肺抗原阳性或血抗体阳性。从2005年到2010年宿主动物带毒率和总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宿主带毒率最高12.00%,2010年宿主动物总感染率最高达12.50%。不同年份宿主带毒指数总体不超过0.05,但2008年室内褐家鼠带毒指数达到0.11。结论宿主动物带毒率上升,麝鼩作为本省新的宿主动物出现,增加了该地区人群感染出血热的风险。必要时开展居民区灭鼠活动,控制室内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来降低感染风险。
方金才胡兴强王俊何蓉李青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预警
安徽省21例克-雅氏病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安徽省21例克-雅氏病病例的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克雅氏病监测方案》,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调查发病经过、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测,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结果:21例克-雅氏病例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
李青王俊胡兴强刘红
关键词:克-雅氏病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09~2011年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基因演化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定2009~2011年安徽省分离的56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对HA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对比A/California/07/2009(H1N1),56株H1N1流感病毒的同源性为98.8%~99.7%,HA1蛋白178、187、193、202、207、220、222位发生氨基酸改变。2011年初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全部带有S202T突变。结论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安徽省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HA高度同源,但某些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HA1的202位氨基酸残基突变可能是引发2011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原因之一。
何军刘丽萍马明英王俊孙永史永林胡万富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基因测序分析
安徽省不同地区人群和家畜巴尔通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索安徽省农村地区人群和家畜巴尔通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2009年4-5月在安徽省广德、明光和怀远县进行了人群和家畜汉赛巴尔通体及五日热巴尔通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曹明华刘红胡万富张永根史永林王俊李荣民禹惠兰张丽娟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汉赛巴尔通体家畜
安徽省大别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微小疫源地调查及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调查大别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微小疫源地演化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根据地理、地貌选择岳西县境内妙道山和菖蒲 2个调查点 (A点和B点 ) ,进行健康人群隐性感染调查 ,并用夹夜法调查小型兽类密度。采集捕获动物肺、血标本 ,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 2 .78% (2 /72 ) ;野外A点社鼠为优势鼠种 ,占夹捕小型兽类种类构成的 4 8.6 5 % (36 /74 ) ,捕获小型兽类总密度为 10 .6 2 % (74 /6 97) ,汉坦病毒 (HV)感染率为 12 .16 % (11/74 ) ,其中 10只为社鼠 ;野外B点社鼠构成比为 2 1.74 % (5 /2 3) ,小型兽类密度为 4 .31% (2 3/5 34) ,HV感染率为 8.70 % (2 /2 3) ,2只均为社鼠。结论 社鼠不仅是高山林区的主要宿主动物 ,而且是HFRS的主要传染源 ;肾综合征出血热微小疫源地已经强化。
柳燕吴松榆王俊张志平张福安王玉林刘红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海拔社鼠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期间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顾黎莉何兰刘红王俊李芙蓉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灾害
一例孕妇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死亡的调查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2005年11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孕妇死亡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气管吸取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病例发病前4天有明确的病死禽直接暴露史,病例和病死禽的122名密切接触者经10天医学观察均健康。病毒性肺炎伴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迅速进展的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例的气管吸取物A/H5N1的HA和NA基因阳性,分离到的A/Anhui/1/2005(H5N1)的8个基因节段均为禽源的,血凝素抗原的受体链接肽仍为多个碱性氨基酸。结论该病例为首次报告感染禽流感病毒 (H5N1)发病、死亡的孕妇。孕妇妊娠期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导致其感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和进程的重要原因。
李群蓝雨徐翠玲柳燕吴同生温乐英向妮娟张烨吴家兵董捷熊传龙徐晓玲胡万富李中杰胡岱霖周蕾马明英刘志涛刘旭祥刘丽萍王俊胡守奎何军王勇李贤相吴福清舒跃龙王茂武王子军杨维中王宇余宏杰
关键词:禽流感妊娠H5N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