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喜 作品数:35 被引量:17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军队医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腔内超声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98年 腔内超声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王云喜孙玉鹗腔内超声就是将超声探头通过各种非创伤性的方法插入到人体的生理管腔中,进行高频超声扫描,从而获得该管腔、管壁各层次结构和周围邻近重要脏器的超声影像图。由于腔内超声明显地缩短了超声探头与受检靶器官之间的距离,故腔内超... 王云喜 孙玉鹗关键词:肺肿瘤 超声波诊断 腔内超声 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5例报告) 被引量:1 1994年 报告了75例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手段,重症肌无力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病21.3%(16/75)。胸腺瘤均为低度恶性肿瘤。浸润型与非浸润型胸腺瘤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58.3%、50.0%和96.4%、94.6%、90.9%。作者认为,胸腺瘤病人均应积极手术,对浸润型病例行扩大根治性切除可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疗效。各类并发病不是手术禁忌证。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组织类型、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案是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并发疾病对本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王云喜 孙玉鹗 黄孝迈 印婉玲关键词:胸腺肿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手术 微创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普胸外科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方法:我科自99年7月至2001年6月施行了124例MT,其中采用后外侧小切口82例,腋下小切口17例,前外侧小切口25例.行肺叶切除46例,全肺切除8例,... 周乃康 田晓东 崔忠厚 刘阳 梁朝阳 张连斌 王云喜 初向阳 柳曦 朱伯锁 于长海 戴为民关键词:微创外科 小切口开胸术 美容效果 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 文献传递 肺叶切除术对心肌血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02年 研究肺手术对心肌血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杂种犬 18只 ,随机分为A、B、C 3组。A、C组首先建立冠状动脉狭窄模型。1周后处死C组犬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A、B组分别行右上肺叶切除术 ,观察手术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肌核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病理改变。结果显示 ,肺叶切除术可导致和加重心肌缺血 ;PO2 及SaO2 下降 ;CI下降 (P <0 0 1) ,MPAP、PCWP及LVEDP增高 (P <0 0 5 ;P <0 0 1;P<0 0 1) ;A组LVEDP较B组明显增高 ,CI较B组下降。提示 ,肺叶切除术可导致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障碍 ,冠脉狭窄者危险性更大 ,手术使血PO2 及SaO2 下降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直接原因。 张丽 王士雯 李大连 王云喜 朱平关键词:肺切除术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放射性核素显像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分子分期 被引量:3 2003年 王云喜 孙玉鹗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 分子分期 外科手术 支气管肺癌组织中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还原蛋白、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抗原(WWOX)蛋白与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WOX与PTEN蛋白在87例支气管肺癌组织标本与23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WWOX与PTEN蛋白表达与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WWOX与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的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χ2=14.810,P<0.001;χ2=17.363,P<0.001)。WWOX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PTEN蛋白则只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WWOX与PTEN蛋白的表达之间不存在关联性(χ2=2.098,P=0.147)。结论 WWOX与PTEN蛋白可能都参与了支气管肺癌的发生与恶性发展,但两者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作用。 张竞 董周寰 赵明 薛志强 王钰琦 田晓东 王云喜关键词:支气管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将25例肺癌患者术中获取的淋巴结标本进行石蜡包埋,然后连续切片,6~10张不等,切片厚为5μm。选择第1和倒数第2张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剩余切片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所选抗体为鼠抗人细胞角蛋白19单克隆抗体。结果 195枚淋巴结接受了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9例患者共30枚淋巴结中发现有显性转移,无一例患者的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135枚苏木精伊红染色阴性的淋巴结又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31枚淋巴结病理切片中显现出了癌微转移。16例常规病理PN_0期患者中,5例患者肺门淋巴结出现了微转移;另9例常规病理 PN_1期患者中,4例出现了纵隔淋巴结的微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00,P=0.0193)。结论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能准确地检测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的显性转移灶,而不易发现隐匿性微转移灶。免疫组化染色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可对部分Ⅰ、Ⅱ期患者重新进行 TNM 分期。 王云喜 初向阳 孙玉鹗 王湛博 李向红 张高魁关键词: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微转移灶 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对围手术期心肌缺血 (PM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杂种犬 12只 ,犬重 15~ 17kg。随机分为两组 :冠状动脉狭窄组 (A组 ,6只 ) ;对照组 (B组 ,6只 )。两组犬均行开胸手术 ,但仅对A组犬制作前降支 75 %冠状动脉狭窄模型。 1周后 ,两组犬均行右上肺叶切除术 ,术后 6h大动脉放血处死犬。于右上肺叶切除前及术后 6h分别行99mTc MIBI心肌核素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及测定升主动脉和冠状静脉窦内血浆内皮素 (en dothelin ,ET)的浓度变化 ,以冠状静脉窦与升主动脉ET浓度之差 (△ET)代表冠状循环ET水平。结果 心肌核素检查见A组由术前 2个节段缺血扩大到术后 7个节段缺血。B组术前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心肌缺血征象。手术使两组犬血氧分压 (PO2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均降低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犬冠状循环内△ET显著升高 (P <0 .0 1) ,B组△E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肺叶切除术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犬心肌缺血加重 ,其冠状循环内△ET浓度升高是导致PMI的可能机制之一。 张丽 李大连 曾强 王云喜 王士雯关键词: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间 心肌缺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分子分期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术中将每枚淋巴结平均分成两半,一半淋巴结进行 HE 染色病理检查;另一半淋巴结,按区域混合,用于 RT-PCR。如果一枚淋巴结 HE 染色证实有显性转移,该患者同一区域的其他淋巴结不再接受 RT-PCR。结果 (1)25例肺癌患者中共195枚淋巴结接受了 HE 染色检查,9例共30枚淋巴结中发现有显性转移,无一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39组 HE 染色阴性的区域淋巴结混合组织中,11组 RT-PCR 呈阳性。(3)16例常规病理 PN_0期患者中,6例肺门淋巴结出现了微转移;另9例常规病理 PN_1期患者中,5例出现了纵隔淋巴结的微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63,P=0.0043)。结论 (1)HE 染色病理能准确地检测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的显性转移灶,而不易发现隐匿性微转移灶。(2)RT-PCR 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可对部分Ⅰ、Ⅱ期患者重新进行分子分期。 王云喜 孙玉鹗 李向红 王湛博 刘元林 陈良安 张高魁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 肿瘤分期 微转移 纵隔前肠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51例报告)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纵隔前肠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纵隔前肠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有24例(47.1%)无临床症状。MRI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16/21,76.2%)高于CT(14/41,34.1%)。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例,中纵隔18例,后纵隔28例。完整切除35例,大部切除16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囊肿7例,胃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纵隔前肠囊肿术前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郭俊唐 周乃康 孙玉鹗 初向阳 刘阳 梁朝阳 戴为民 王云喜 徐启明 张连斌关键词:纵隔囊肿 胸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