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望琼

作品数:31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心电
  • 16篇电图
  • 16篇心电图
  • 6篇心肌
  • 5篇心病
  • 5篇心律
  • 4篇电图改变
  • 4篇心电图改变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律失常
  • 4篇梗死
  • 4篇冠心病
  • 4篇房室
  • 3篇导联
  • 3篇导联心电图
  • 3篇心电图分析
  • 3篇血压
  • 3篇正后壁
  • 3篇正后壁心肌梗...
  • 3篇束支

机构

  • 20篇荆州市中心医...
  • 5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30篇熊望琼
  • 16篇申万红
  • 14篇刘子文
  • 6篇张大芝
  • 6篇李毅
  • 3篇顾北音
  • 3篇沈丽萍
  • 3篇徐春红
  • 2篇龚兰
  • 2篇陈波
  • 2篇彭家清
  • 2篇路朝兴
  • 2篇邓可武
  • 1篇汪自龙
  • 1篇黄佩蓉
  • 1篇李汉萍
  • 1篇吴益平
  • 1篇王文武
  • 1篇龚道恺
  • 1篇李汉平

传媒

  • 12篇实用心电学杂...
  • 4篇心电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性痴呆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两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MAC12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比较两组间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的差异性。结果V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在ST-T改变、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异常Q波、左室肥大诸多提示心脏器质性损害方面,明显高于AD组。结论AD组多数表现T波改变,且为功能性改变。
熊望琼黄佩蓉王文武吴益平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器质性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典型心电图1例
2007年
熊望琼顾北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肺呼吸音窦性心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早搏后T波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02年
熊望琼刘子文申万红
关键词:早搏T波改变冠心病
U波倒置在高血压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2000年
熊望琼刘子文申万红张大芝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心电图U波倒置
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47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后伴与不伴有心肌复极异常的病因 ,心血管病分别为68/78例与58/169例 ,其中冠心病分别38/78例与18/169例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 ,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频发与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所出现的各类型心肌复极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 ,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 ,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 。
熊望琼刘子文申万红
关键词:期前收缩心肌复极异常冠心病
心脏X综合征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心脏X 综合征是指患者具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症状,运动试验(TET)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麦角新碱诱发试验阴性从而排除大的冠脉痉挛,因而又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客观的阳性参数主要为运动平板试验,本文分析了心脏 X 综合征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表现,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熊望琼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运动平板试验微血管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心绞痛症状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道并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经食管心房调搏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DAVNP)与房室旁道(AP)并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2 5例 ,其中 1例为Kent束“旁观”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 4例均在S2 R跳跃值≥ 60ms诱发SVT ,RPESO3 63 .60± 2 0 .80ms(>70ms)。其常规ECG逆行P波及ST T改变均有别于AVNRT ,慢径前传型AVRT。
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性
阿托品试验心率参数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评价不同心率参数在阿托品试验中的意义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4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性窦性心动过缓及50例正常人阿托品试验最大心率、心率增值及心率增值率,比较各参数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以阿托品试验中心率<90次/min为阳性(假阳性2/50例),≥90次/min为阴性(假阴性14/42例),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6%)、准确性(82.6%)及阳性预测值(93.3%),但敏感性(66%)和阴性预测值(77.4%)较低。若以心率增值<15次/min或心率增值率<25%为阳性(仅分别为3例及1例,均见于器质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心率增值≥15次/min或增值率≥25%为阴性,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虽均为100%,但敏感性、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仅分别为7.1%与2.3%、57.6%与56.2%及55.4%与54.9%。结论以阿托品试验中心率<90次/min为阳性,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实用价值较好,但存有假阴性及假阳性,应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综合判断,而心率增值、特别是心率增值率不宜作为阿托品试验的独立参数评价窦房结功能。
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
关键词:阿托品试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最大心率
P波离散度检测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1年
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张大芝李毅
关键词:快速房性心律失常P波离散度心电描记术
阿托品试验对病窦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再探讨
2003年
目的 评价阿托品试验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42例SSS(A组)及50例正常人(B组)阿托品试验最大心率(HR)及心律改变,比较其对SSS的诊断价值。结果 出现交接性心律阳性变化4例,均见于器质性SSS。以HR<90次/min为阳性(假阳性2/50例),≥90次/min为阴性(假阴性14/42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2.6%、93.3%,但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低,分别为66%及77.4%;改以HR>100次/min为阴性,则可降低假阴性为4/42例,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与91.8%(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稍降低却无显著差异性,而阳性预测值保持不变。结论 心律改变对SSS仅具阳性诊断意义,而心率参数中,以HR<90次/min为阳性(>90次/min为阴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存有较高的假阴性亦见有假阳性,必须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综合判断,改以HR>100次/min为阴性可降低假阴性,而阳性诊断价值可维持不变,值得进一步探讨。
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
关键词:阿托品病窦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