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海峰

作品数:79 被引量:307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狼疮
  • 26篇红斑
  • 26篇红斑狼疮
  • 25篇系统性红斑
  • 25篇系统性红斑狼...
  • 11篇流行病学
  • 10篇流行病
  • 10篇SLE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肾炎
  • 8篇细胞
  • 8篇教学
  • 7篇血清
  • 7篇基因
  • 6篇易感性
  • 6篇本科
  • 6篇本科生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机构

  • 7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总工会
  • 1篇淮北市人民医...
  • 1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六安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医学科...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省界首市...

作者

  • 77篇潘海峰
  • 48篇叶冬青
  • 16篇范引光
  • 12篇冷瑞雪
  • 9篇苏虹
  • 7篇邹延峰
  • 7篇张勤
  • 7篇潘发明
  • 6篇李文先
  • 5篇王德光
  • 5篇李向培
  • 4篇张宁
  • 4篇冯金保
  • 4篇吕永梅
  • 4篇李连红
  • 4篇陶莎莎
  • 4篇王静
  • 3篇袁慧
  • 3篇朱青青
  • 3篇刘盛秀

传媒

  • 23篇中华疾病控制...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nc515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lnc5150(ENST00000425150)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纳入658例SLE病例及843例健康对照,运用Taq Man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分析lnc5150 rs144047453和rs141561256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显隐性模型,同时分析两位点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rs144047453和rs141561256基因型分布在性别、年龄调整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显隐性模型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按临床症状有无分亚组分析发现,rs141561256的AA、AG和GG三种基因型3及A、G两种等位基因在SLE伴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者和不伴LN者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lnc5150 rs144047453和rs141561256多态性与SLE易感性无关,rs14156125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SLE患者肾脏累及有关。
汪洁冰潘海峰叶冬青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红斑狼疮疾病遗传易感性
安徽省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的现况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安徽省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与个体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问卷调查安徽省15个县/区的145543例35~75岁的常住居民,自报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病情况和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采用单变量因素和多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自报患有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有3636例,患病率为2.49%。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男性、城市、非农民和高收入人群的药物使用率高于女性、农村、农民和低收入人群;超重和肥胖增加了服用二级药物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69,95%CI:0.56~0.84,P<0.05)、农民(OR=0.39,95%CI:0.32~0.48,P<0.05)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可能性低,而城市(OR=1.50,95%CI:1.24~1.81,P<0.05)、高中以上(OR=1.36,95%CI:1.05~1.77,P=0.021)和高血压患者(OR=1.56,95%CI:1.28~1.91,P<0.05)的药物使用可能性高。结论安徽省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较低,可针对低靶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心血管疾病人群二级预防的药物依从性。
袁芳赵婵娜郑丽梅潘海峰
关键词:冠心病卒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安徽省某市级医院HBV感染住院患者HBV基因型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BV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HBV-DN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结果 48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1例(占2.08%),C基因型35例(占72.92%),未分型12例(占25.00%),未发现B、C混合型和D型。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B、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中HBeAg阳性率为42.86%。HBV-DNA阳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HBV-DNA水平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提示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与肝炎病情发展有关。
汪娟董永海汪松张学武冯晨晨许望东黄芬冷瑞雪潘海峰李筱青叶冬青
关键词:基因型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09—2014年带状疱疹门诊患者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带状疱疹的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及性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该病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3月-2014年6月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门诊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该病的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及性别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门诊确诊带状疱疹患者共有4514例,占门诊总量的1.9%,该病全年均有发生,冬季(11、12、1、2月份)较其他季节较少些.12岁前(小学阶段以下的幼儿)发病均少见,13岁以上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增多趋势,19~42岁以及49~66岁为该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第一个发病高峰年龄段(19~42岁)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6:1;在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段(49 ~66岁)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89:1.结论 带状疱疹全年均可见,该病好发于成人,且呈现两个年龄段的发病高峰;男女的发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差异.在19~42岁高发年龄段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在49~ 66岁高发年龄段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在高危人群中应做好宣传教育并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吕永梅刘盛秀潘海峰李晴杜鑫
关键词:带状疱疹年龄发病率性别
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SEE患者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状态及其与SLE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氧化/抗氧化指标,ELISA法测定血浆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滴度。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SLE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氧化/抗氧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与疾病活动的临床/实验室指标间相关性。结果共检测SLE患者58例,正常人对照52例。SLE组血浆丙二醛浓度[(4.88±3.28)nmol/mL]高于正常人对照组[(2.96±1.90)nmol/mL](t= 4.70,P<0.01),总抗氧化能力[(14.06±5.65)U/mL]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0.78±2.75)U/mL](t=3.59,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57.19±19.40)U/mL]低于正常人对照组[(76.76±14.33)U/mL](t= -5.70,P<0.001)。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r=0.800,P<0.01)、总抗氧化能力(r=0.30.P<0.05)、SLEDAI(r=0.38,P<0.05)间呈显著正相关。总抗氧化能力与抗dsDNA抗体(r=0.22.P<0.05)、血浆丙二醛(r=0.22,P<0.05)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氧化程度较正常人对照组高,氧化/抗氧化指标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呈显著相关。
董万群叶冬青潘海峰章群方雪晖陈娟
关键词: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慕课认知、使用和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安徽某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大学生对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认知、使用和需求情况,为促进慕课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该校预防医学专业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317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仅有2.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慕课"非常了解",而37.5%的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不了解"。对慕课有所了解的198名学生中,有113人(57.1%)表示是通过"老师推荐"途径知晓慕课的。本次调查还发现45.1%的调查对象表示"学习过慕课课程",29.7%的调查对象表示"完成过至少1门慕课课程的学习",但有72.9%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设预防医学相关的慕课课程。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对慕课认知、使用和需求情况有所不同。结论预防医学大学生对慕课的认知和使用程度相对较低,却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加强学校和教师对慕课的宣传可提高学生的使用程度。
冷瑞雪陶文凤陆琳范引光潘海峰叶冬青
外周血淋巴细胞mFas表达与SLE患者器官损害和淋巴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因至今仍未阐明。一般认为是多因性的,遗传因素(如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异常等)与环境因...
李连红李文先吴欧张国庆潘海峰李向培徐建华戴宏叶冬青
关键词: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凋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器官损害
心理弹性在角膜移植患者情绪创造力与创伤后成长中的中介作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评估角膜移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探讨角膜移植患者心理弹性、情绪创造力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创造力问卷对202例角膜移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角膜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39.14±11.37)分,心理弹性总分为(48.01±12.39)分,情绪创造力总分为(62.76±12.41)分。创伤后成长与情绪创造力呈正相关(r=0.903,P<0.01),与心理弹性呈密切正相关(r=0.948,P<0.01),心理弹性与情绪创造力成正相关(r=0.885,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在情绪创造力与创伤后成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39.0%。结论 心理弹性在角膜移植患者情绪创造力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以从提高患者情绪创造力和心理弹性2个方面来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吴晓云毕清泉周桂琴潘海峰
关键词:角膜移植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中介作用
SLE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SLE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SLE新发病例和60例正常人对照,用ELISA法将其分为ANCA阳性和阴性组,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60例SLE新发病例中ANCA阳性率为33.3%,对照组中ANCA阳性率为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活动组ANCA阳性率(84.62%)显著高于非活动组(19.15%,P〈0.01)。ANCA阳性组中神经系统紊乱、心肌炎、肾损害、浆膜炎、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γ-球蛋白升高、补体下降以及血清IgG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ANCA阳性组中,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24.40±10.16)及ESR(84.45±29.03)显著高于阴性组的SLE—DAI(11.30±6.07)及ESR(47.07±26.31)(P〈0.05)。狼疮性肾炎(LN)组ANCA阳性率(46.7%)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非LN)的SLE组(21.9%,P〈0.05)。结论ANCA可作为评价SLE疾病活动及鉴别LN与非LN的一个参考指标。
方雪晖苏虹叶冬青赵科佚潘海峰
关键词:狼疮肾炎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10-2014年传染性软疣门诊患者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传染性软疣门诊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及性别的分布特征,为预防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门诊确诊为传染性软疣的1440 例患者的就诊资料...
吕永梅邸东升潘海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