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沐永华

沐永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英语
  • 4篇女性
  • 4篇文化
  • 3篇幸运
  • 3篇视频
  • 3篇小说
  • 3篇脸蛋
  • 3篇教学
  • 3篇国文
  • 2篇英语听说
  • 2篇英语听说课
  • 2篇灶神之妻
  • 2篇说课
  • 2篇听说
  • 2篇听说课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文学
  • 2篇教育
  • 2篇混合型教学模...
  • 2篇教学模式

机构

  • 26篇南通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南通卫...

作者

  • 27篇沐永华
  • 1篇吾文泉
  • 1篇佘军
  • 1篇张鑫

传媒

  • 3篇英语广场(学...
  • 2篇新闻传播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海外英语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琼州学院学报
  • 2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求索
  • 1篇江苏外语教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琼州大学学报
  • 1篇南通纺织职业...
  • 1篇英语教师
  • 1篇江苏工程职业...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典新解·热点聚焦·多维视角——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11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年
2011年11月4日-6日,由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主办、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11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通大学召开。来自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的131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主持。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守仁教授致开幕辞,他强调了文学对个人、专业、学科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鼓励与会代表积极投身文学事业。
吾文泉沐永华
关键词:外国文学
论李子柒视频中的土灶文化
2021年
在现代文明大发展的今天,李子柒凭借其用土灶做出的各种古今美食走入大众视野,她诗意的生活勾起了人们对于以土灶为支撑的农村生活的回忆。从符号学视角切入,不难发现有着悠久历史的农家土灶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李子柒通过视频传播的土灶文化既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生存智慧,又能引起中华文化与民俗的对内觉醒,带给人们归根感。
李昕禧刘方正沐永华
关键词:唤醒归根
《逃离》:女性自我空间的探寻被引量:5
2014年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讲述了小镇女子卡拉不满家庭生活的不顺与失意,逃离家园,却又半途而返,回归家园的故事。空间批评视角下的家园等空间处所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对女性自我身份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拉在家园空间里自我的缺失导致其逃离,试图追寻自我,而逃离过程中内心空间的挣扎和觉醒又促使其回归家园,创造性地重构了属于自我的真实空间:在现实家园空间与内心自由空间之间双重栖居,发现了真实的自我。门罗通过女主人公逃离复归的空间实践,阐明了对"逃离"全新的看法:人生远非逃离,而是坚忍地面对、真实地生活。
沐永华
关键词:《逃离》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开放包容的性别艺术被引量:1
2018年
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在作品中用细腻深刻的笔触描摹了普通女性作为妻子、情人、女儿以及母亲的生活,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哲学反思。她颠覆了传统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传统"性别文本"对女性特质的界定与规训,又对激进女权主义进行了反拨,回避"非此即彼"(either/or)的社会价值定位,采用"多者并存"(both-at-once)的多维视角重构了女性动态发展的多元身份,反映了其谦逊含蓄、非教条式的"后"女性立场。总之,门罗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彰显女性话语的独特性而非中心性,凸显女性多元的生存体验,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展现了其开放包容的性别艺术。
沐永华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探究被引量:4
2023年
阐述教育信息化和外语情境教学的发展与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以张士一的外语情境教学理论及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及新信息技术特点,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Good Manners为例,基于主题群,进行初中英语信息化语言情境教学创新探索。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信息化语言情境,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宋威满沐永华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情境教学
建构正面中国形象:《我的幸运脸蛋》与《灶神之妻》、《方舟》的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华裔美国新作家翟梅莉的《我的幸运脸蛋》(1997)和谭恩美的《灶神之妻》(1991)以及中国作家张洁的《方舟》(1983)来探讨翟梅莉对中国的态度。通过三部作品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翟梅莉力图通过解构刻板化的中...
沐永华
关键词:《灶神之妻》《方舟》谭恩美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混合型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探讨出基于网络的"课堂(E-teaching)+课外(E-learning)"混合型教学模式,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沐永华
关键词:混合型教学模式
哈代小说中的济贫书写
2024年
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书写了社会转型期的济贫问题。在旧宗法社会体制下,自耕农和没落贵族在大工业化社会到来之际被无情地淘汰,成为贫困共同体的代表。而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则普遍奉行唯利是图、适者生存的价值观,主张自立自强的“自助”观,无法给贫困阶层提供有效援助。通过对中世纪乡村共同体扶危济贫、睦邻互助的友善精神的缅怀,哈代表达了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和贫困阶级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希翼。
沐永华张鑫
关键词:哈代小说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阿凡达》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阿凡达》,发现其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出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呼唤,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卡梅隆玩转技术精心创造的、奇艳的潘多拉星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那里有着自然淳朴的原生态景象;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共生共荣,相知相依;那里召唤着人类放弃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行为举措,回归维护生态系统完整、和谐、稳定和平衡的潘多拉文明。
沐永华
关键词:《阿凡达》自然美
门罗短篇小说中女性自我空间的探寻被引量:8
2014年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有着一贯的主题:逃离。通过逃离束缚自我的空间,女性探寻着真实的自我。空间批评视角观照下的女性生存空间与女性自我身份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女性在现实生存空间里自我的缺失导致其逃离,而逃离过程中内心空间的挣扎和觉醒又促使其回归,同时,创造性地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空间:在现实空间与理想空间之间双重栖居,发现了真实的自我。门罗通过女主人公们逃离、复归中自我空间的探寻,阐明了对"逃离"全新的看法:女性不应盲目逃离,而要坚忍地生存,要真实地生活。
沐永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