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钰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损伤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TIFL)损伤的X、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ATIF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X线测量下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下胫腓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O);CT检查踝关节骨折类型;MRI评估ATIFL损伤程度。结果:对48例患者进行分析,X线表明16例TFCS> 6mm,21例TFO<6mm;CT提示踝关节骨折旋后-内收型6例,旋后-外旋型20例,旋前-外旋型16例;MRI提示ATIFL损伤中24例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结论:X线平片和CT对踝关节骨折的结构改变、骨折类型及下胫腓联合分离有诊断价值;MRI诊断踝关节骨折合并ATIFL损伤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参考价值。
- 沈钰岳悦余景武苏佩华俞立新
- 关键词:踝关节影像
- 磁化传递技术与时间飞跃法在MRA中的应用比较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MT)技术与时间飞跃法(3D-TOF)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材料和方法:对82例患者同时行磁化传递(MT)技术法和常规3D-TOF法的MRA扫描,并对两者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对比分析。结果:磁化传递(MT)技术法MRA的血管背景被完全抑制,分支小血管显示清晰,而常规3D-TOF法MRA的血管背景抑制不全,末梢分支小血管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结论:磁化传递(MT)技术法较常规3D-TOF法的MRA更能获得高清晰血管图像。
-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苏佩华陆旭艳黄金兰沈钰
- 关键词:MTMRA
- 磁化传递技术与时间飞跃法在MRA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MT)技术与时间飞跃法(3D-TOF)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对82例患者同时行磁化传递(MT)技术法和常规3D-TOF法的MRA扫描,并对两者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对比分析。结果磁化传递(MT)技术法MRA的血管背景被完全抑制,分支小血管显示清晰,而常规3D-TOF法MRA的血管背景抑制不全,末梢分支小血管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结论磁化传递(MT)技术法较常规3D-TOF法的MRA更能获得高清晰血管图像。
-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苏佩华陆旭艳黄金兰沈钰
- 关键词:MT3D-TOFMRA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微出血病变MR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颅内微出血病变的认知也逐步深入.颅内微出血常发生于外伤弥漫性轴索伤、脑血管病变以及部分肿瘤中,偶尔在CT检查中可发现,而随着超高场强MR仪的应用,微出血病变常规MR检查检出率得到明显提升,而磁敏感序列(SWAN)的应用对其检出率有了大幅度提升.本文对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颅内微出血灶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对伴有颅内微出血病变患者的诊治.
- 叶永强邢芳芳沈国鑫唐杰沈钰张军黄金兰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血管病变MR检查微出血颅内弥漫性轴索伤
- 弥漫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儿女,8岁。1年前出现左下肢跛行呈进行性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体检:患儿腹壁、胸壁、右上臂、后背、左臀部及左下肢多发散在大小不等咖啡牛奶斑,以左臀部为甚(图1),色斑沉着随年龄增长渐加重;近1年出现左下肢渐进性跛行,且左侧大腿较对侧稍增粗。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患儿家属否认家族中类似病例及相关遗传病史。
- 沈钰叶永强沈国鑫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