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香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束植入软骨面开窗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多束血管束植入软骨面开窗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各种病因所致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8~45岁,平均37.8岁。采用经股骨头前外侧软骨面开窗病灶清除植骨,利用旋股外侧动静脉的升支、横支等组成多条血管束,经骨隧道植入股骨头治疗。术后牵引6~8周,患肢半年内不负重活动。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5.4年,根据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法,评定手术前后髋关节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及X线表现,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骨头软骨面开窗病灶清除植骨并多束血管植入治疗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开窗软骨瓣术后都能得到修复,手术操作简单,股骨头内病灶可直观彻底清除,利于新骨形成。
- 卢云汪香刘仁寿王平年
- 关键词:成人股骨头坏死血管束植入植骨治疗开窗股骨头软骨股骨头内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
- 2010年
- 梁波汪香黄莺王欣玲陈文
- 关键词:复位内固定桡骨小头骨折
- 心理干预在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中的应用效果
- 2015年
- 良性气道狭窄临床较常见,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高调喘鸣、呼吸困难以及狭窄段远端复发性的下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以往有手术指征的采用手术治疗,但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且部分复合性狭窄患者无法手术。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是一项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方法,能明显缓解患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善华汪香陈艳高琼魏涛
- 关键词:心理干预球囊扩张良性气道狭窄
- 医用垃圾分类车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垃圾分类车,包括车架,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车架的背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垂直,背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的两侧边设有梯形支撑板,两个梯形支撑板之间由上至下平行设置有多个储物盒,两个梯形支撑板的内侧面...
- 王桂云张丹峰黄萍汪香
- 文献传递
- Ang-2及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20例初发MM患者,14例疾病缓解患者(3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8例疾病进展患者,16例疾病复发患者血清中Ang-2与VE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MM初发组、疾病进展组、复发组患者血清Ang-2及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组Ang-2及VEGF水平与初发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及疾病进展的患者Ang-2及VEGF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初发MM血清Ang-2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48,P<0.05)。结论:Ang-2及VEGF参与了MM的发病且可能具有协同作用,Ang-2及VEGF有望成为治疗MM的新靶点。
- 周梅玲陈雁刘瑜汪香宋斌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治疗及护理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对1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生活环境、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居住山区,临床表现均有发热、纳差、肌肉酸痛及不同程度的出血,经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9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消毒隔离,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
- 龙志国陈菊汪香李海燕
-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护理
- 血浆置换致过敏性休克救治1例的护理
- 2010年
- 周梅玲万楚成夏云金李海燕邓虹何圆圆汪香
- 手术误伤桡神经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01年
- 卢云汪香常巍
- 关键词:骨骼手术桡神经损伤并发症病例
- 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疾病的病程阶段及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CML患者25例(慢性期15例、进展期10例)和体检中心正常人15例的外周血标本。按初次确诊为CML患者的病期和服用IM后的疗效分组(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JARID1B、Hes1和MMP-9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JARID1B、Hes1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与疾病阶段及IM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初次确诊未服用IM慢性期和进展期CML患者Hes1和MMP-9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CML患者慢性期JARID1B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20),进展期患者JARID1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IM治疗有效组JARID1B和Hes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85、P=0.82),MMP-9的表达水平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JARID1B、Hes1和MMP-9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ML的不同病程分期有关;JARID1B、Hes1基因表达水平与IM疗效无关,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IM疗效有关。
- 何志凯薛燊张勇洪李琳夏云金汪香石鑫刘瑜许争李琛张璟璇
-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髓系白血病HES1MMP-9
- PARP1、HSP70和HSPA8基因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PARP1、HSP70和HSPA8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 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25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5例,用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PCR)方法,对外周血中PAPR1、HSP70以及HSPA8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PARP1、HSP70和HSPA8与不同病期及IM疗效的关系。结果:初诊CML各病期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PARP1和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HSPA8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CML患者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与慢性期相比,PARP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ARP1、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使用IM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PARP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SP70和HSPA8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HSPA8与CML的发病进展无关,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ML的严重程度相关,PARP1可能参与IM治疗CML的过程。以PARP1、HSP70相关机制为研究对象,可能为CML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药物靶点。
- 李琳何志凯夏云金刘瑜汪香薛燊张璟璇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甲磺酸伊马替尼PARP1HS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