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传昊
- 作品数:37 被引量:3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64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及TKI类药物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 19、2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以及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对EGFT-TKI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诊治的肺腺癌患者病理组织或体液标本264例,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 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进行EGFRTKI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64例标本中有72例(27.3%)被检测出具有EGFR19缺失突变或EGFR 21 L858R外显子点突变,其中EGFR 19缺失突变率和EGFR 21 L858R点突变率分别是15.1%和12.1%。另发现EGFR 19 P753L、EGFR 21 L861Q和EGFR 21 L861P等少见突变。在接受EGFR-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突变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突变阴性患者(87.0%vs55.9%,P<0.01),EGFR 19缺失突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也明显优于EGFR 21 L858R点突变患者(94.4%vs 60.0%,P<0.01),且TKI治疗毒性小,耐受性良好。结论 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中以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EGFR 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最为常见,这类患者对TKI类药物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EGFR 19缺失突变。
- 刘冰刘毅刘雪汤传昊李晓燕
-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阿来替尼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阿来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内科35例接受阿来替尼治疗的ALK阳性的NSCLC患者,分析其基线心率与治疗后心率的差异,比较基线最低心率与治疗后最低心率以及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的差异。结果:35例患者中,8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2.86%,中位发生时间为服用阿来替尼6.65个月。8例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评级均为1级,无2级及以上心动过缓发生,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相关不适主诉,仍持续服用阿来替尼,未进行相关干预,持续动态观察。患者基线平均最低心率为65次/min,阿来替尼治疗后发生心动过缓者的平均最低心率为43次/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为57次/min(其中<60次/min的有5例,≥60次/min的有3例),与基线最低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7);5例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0次/min患者的平均心率与基线最低心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9),但3例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0次/min患者的平均心率与基线最低心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3)。发生心动过缓患者的最佳反应率(87.50%,7/8)明显高于未发生心动过缓的患者(44.44%,12/27),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但发生心动过缓与未发生心动过缓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1)。结论:阿来替尼治疗ALK阳性的NSCLC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文献报道(6%~9%),中位发生时间为6.65个月,发生心动过缓并不影响药物的继续应用。将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作为监测该不良反应的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安娟丁小胜化怡纯周莉莉张俊丽李晓燕汤传昊
-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非小细胞肺癌心动过缓
- 稳定低表达CD147的人肺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构建CD147慢病毒干涉载体,建立稳定下调CD147表达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观察下调CD147表达后人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将携带不同特异性干涉序列的3个DNA片段分别插入干涉质粒pSicoR中,构建pSicoR-siCD147慢病毒干涉载体(pSicoR-siCD147-1,pSicoR-siCD147-2,pSicoR-siCD147-3)。分别将构建好的载体转染入293FT细胞中,进行慢病毒包装。建立稳定下调CD147表达的细胞系。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构建了pSicoR-siCD147慢病毒干涉载体,RT-PCR和实时PCR结果显示pSicoR-siCD147-2的干涉效率最高。建立了稳定下调CD147表达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A549-siCD147)。CCK-8法检测发现A549-siCD14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性下降(P<0.05),下调CD147的表达可以使人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 杨绍兴汤传昊王思涵宋三泰刘晓晴
- 关键词:CD147慢病毒属RNA干涉细胞增殖
- 二线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5
- 2015年
-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案是细胞毒化疗,尽管有较高的初始治疗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进展。目前只有较少的证据证明二线治疗能给复发或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指南推荐药物较多,但临床多依据经验制定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二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客观地选择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9例接受二线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157例患者进展后仅予最佳支持治疗,其余152例患者进行了二线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接受二线化疗的患者较二线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生存获益明显,两组患者自一线治疗开始的OS分别为11.5个月和6.0个月(P<0.001),并且前者无论何种复发类型,在二线治疗ORR、DCR、PFS和OS上均明显优于后者。接受二线化疗患者,其ORR为39.5%,DCR为59.2%,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3.3个月和5.3个月。据方案将二线化疗患者分组,敏感型复发患者由采用含VP-16方案的A组和采用含CPT-11方案的B1组组成,两组ORR分别为48.6%和35.3%,DCR分别为68.6%和58.8%,均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264和0.400);两组二线中位PFS分别为4.0个月和3.0个月,无明显差异(P=0.432);两组中位OS分别为6.5个月和4.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508)。耐药/难治型复发患者由其余含CPT-11方案的B2组、含PTX/DXL方案的C组和含TPT方案的D组组成。组间ORR、DCR、二线中位PF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21、0.528和0.775);D组中位OS优于B2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
- 李治桦刘晓晴李俭杰高红军汤传昊李晓燕郭万峰秦海峰王伟霞曲莉莉陈健
- 关键词:肺肿瘤二线化疗缓解率安全性
- MALDI-TOF质谱筛查NSCLC患者血清特异性多肽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传统的肺癌诊断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鉴于近年来以质谱为核心技术的肿瘤蛋白组学在癌症诊断方面的初步研究,本研究探索性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多肽,以建立NSCLC的血清分类模型。方法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133例NSCLC患者和132例健康者血清标本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由100例NSCLC患者和100例健康者血清标本组成,用以建立分类模型;测试组由33例NSCLC患者和32例健康者血清标本组成,用以验证模型。采用铜离子鳌合纳米磁珠提取血清多肽、MALDI-TOF-MS技术检测得到质谱图。ClinProToolsTM统计软件分析训练组NSCLC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多肽图谱,从中筛选出一组差异多肽并建立分类模型,最后用测试组对模型进行盲样验证。结果在训练组中观察到血清质荷比(m/z)在1,000Da-10,000Da范围内有131个差异多肽信号峰,在此范围内共得到1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00,001;AUC0.9),其中NSCLC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表达上调的多肽有2个,表达下调的有12个,由统计软件筛选出3个多肽峰(7,478.59Da、2,271.44Da、4,468.38Da)建立分类模型,然后对测试组进行验证,其盲样验证敏感性100%,特异性96.9%,准确率98.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NSCLC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多肽存在差异,应用MALDI-TOF-MS技术可建立NSCLC的血清多肽分类模型且小规模验证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希望大规模验证模型,并与传统诊断方法对照或结合,进而尝试建立一种新的NSCLC早期诊断模式。
- 安娟汤传昊王娜刘毅郭万峰李晓燕王子赫何昆刘晓晴
- 关键词:肿瘤蛋白质组学肺肿瘤
-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模式,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治疗是精准治疗的关键。基于组织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是临床上广泛接受的用于指导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组织标本不易获取且难以克服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外周血标志物作为组织检测的补充,具有取材方便、无创等优势,同时可涵盖肿瘤和宿主免疫状态两方面的信息,在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及治疗反应动态监测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本文总结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新型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
- 王鹏汤传昊梁军
- 关键词:免疫治疗
- 肺癌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生存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 2015年
- 背景:预期生存期可以指导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肺癌MSCC患者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国内外尚无报道。目的:建立肺癌MSCC患者行减压内固定术后的生存期预测模型,为肺癌MSCC患者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遴选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连续收治的73例肺癌M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患者。运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回顾性分析11项术前指标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运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并筛选术前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分组,分析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状态。结果: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行走状态(P=0.019)、受累椎体数目(P=0.001)、内脏转移(P〈0.001)和术前运动缺失发生时间(P=0.012)对生存期有影响,并纳入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总分10分,分3组:A组,0~4分,n=31;B组,5~7分,n=24;C组,8~10分,n=18。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95%置信区间,1.6~4.8个月)、6.4个月(95%置信区间,3.8~7.2个月)和14.0个月(95%置信区间,10.7~20.0个月),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3.6%、59.7%和100.0%(P〈0.001)。C组患者的术后可行走率显著高于A组(P=0.006)。结论:所建模型评分为0~4分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小于3个月、术后运动功能状态较差,宜接受单纯放疗或者姑息性支持治疗;评分为5~7分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6个月,功能预后尚可,宜行减压内固定术;评分为8~10分的患者术后预期生存期大于1年,运动功能状态佳,可以考虑较为激进的转移瘤切除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和复发。
- 雷明星刘耀升周诗国汤传昊杨绍新刘蜀彬
- 关键词:肺癌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生存期
- 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A549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 CD147是一类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可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本研究拟构建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CD147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观察过表达CD147后对MMP-9及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扩增CD147基因全长序列,将序列插入pEGFP载体,构建pEGFP-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随后转入293FT细胞中进行慢病毒包装,用获得的慢病毒毒液感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建立稳定过表达CD147的A549细胞系。Real-timePCR检测MMP-9的变化情况,CCK-8及Transwell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构建了pEGFP-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EGFP-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组的细胞,CD147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均增高,成功建立了A549-CD147细胞系。上调CD147的表达后,MMP-9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A549-CD14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加(P<0.05)。结论成功构建CD147慢病毒表达载体和A549-CD147细胞系,过表达CD147可上调MMP-9的表达,增强人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 杨绍兴汤传昊王思涵宋三泰刘晓晴
- 关键词:CD147慢病毒载体转染
- 质谱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13年
-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确诊的肺癌患者约161万例,占恶性肿瘤的12.7%;肺癌相关死亡约138万例,占癌症相关死亡的18.2%。我国每年约40万患者死于肺癌Ⅲ,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 安娟汤传昊秦海峰刘晓晴
- 关键词:肺癌质谱技术蛋白质组学
- 肺癌骨转移诊断标记物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中晚期恶性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随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使其生存期得以延长,骨转移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其中,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0%-40%。传统的肺癌骨转移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及病理,基于血液标记物检测作为骨转移筛查与疗效评估的探索性研究近年多有报道。本文综述了肺癌骨转移诊断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孟超汤传昊梁军
- 关键词:肺肿瘤骨转移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