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炜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7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棱镜制造误差造成的光路变化与调整被引量:2
- 1997年
- 在实际棱镜的出射面之前引入分离面,就可以分离反射面误差与折射面误差各自产生的光路变化,从而使物理问题清楚、计算路线清晰、计算过程简单。文中给出选取分离面的一般原则,以及由分离面和棱镜出射面构成的光楔产生的光路变化计算,同时也给出能使其简化的坐标系和回归近似方法;并证明对实际的出射光轴光线作微分计算即可得出象倾斜计算公式。
- 毛文炜
- 关键词:反射棱镜棱镜
- 基于SIL近场光学存储机理研究
- 王佳孙利群田芊洪涛徐铁军李青章恩耀毛文炜明海王沛鲁拥华
- 该项目采用矢量衍射理论的方法,对SIL系统中的若干机理和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建立两套基于SIL的近场光学静态存储试验系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近场写入记录实验,获得了200nm的记录标记,深度为70nm,采用近场光...
- 关键词:
- 关键词:近场光学光存储固体浸没透镜
- 双反射薄膜的设计和实现被引量:1
- 2001年
- 弹光效应双反射膜是一种各向异性的高反射膜。在预加了应力的基片上镀制高反射膜 ,然后撤去基片上的预加应力 ,则基片上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应变便转移到了膜系上。由于弹光效应使膜系成为各向异性的 ,从而使垂直入射光束的两个正交偏振反射分量有了一定的相对相位延迟。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 ,选择好膜系结构 ,确定好中心波长 ,并经优化 ,在工作波长处可以得到较大的相位色散 ,施加 10 0 N的力就能在正交方向获得 1.8°的相位差而反射率保持不变 ;此膜系用于氦氖激光器 ,可制出频差为 5 MHz量级的双频激光器。文中给出了一个弹光效应的双反射膜的结构参数和数值计算结果。
- 毛文炜林德教殷纯永霍玉晶
- 关键词:光学薄膜弹光效应双频激光器
- 汽车头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1999年
- 开发一种利用个人计算机模拟汽车头灯光照分布的方法, 建立了灯泡和反射镜的最优模型, 然后根据计算机模拟光线追迹来计算照明分布结果, 并与头灯配光标准比较。考虑到灯泡的安装误差, 对头灯光进行了灯丝的位置误差分析。这种方法可验证多反射镜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精度和可靠度。
- 晏伟臻毛文炜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汽车头灯
- 光学仪器设计中的光学自适应原则被引量:2
- 1995年
- 作者建议在光学仪器设计中采用“光学自适应”原则。这一原则来自“共路”思想和混沌理论。它要求设计者不但要安排测量信号的载体,还要考虑噪声和扰动的预报。通过实验研究,文中给出了对于几何共路偏离的限制。
- 殷纯永郭继华毛文炜
- 棱镜转动定理
- 1994年
- 棱镜成像是静态问题,转动棱镜的成像方位变化属动态问题。反射棱镜绕某轴旋转,其特征方向就绕同一根轴转至新的方位,利用与的简单关系,比较特征方向处于新、旧两种方位时的棱镜成像,同时得到了棱镜调整计算的显式简单公式和“棱镜转动定理”。
- 毛文炜
- 关键词:棱镜成象光学仪器
- 颜色原理系列实验的开发被引量:3
- 2004年
- 介绍了颜色原理系列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内容和教学效果分析。采用一系列小实验取代课堂教学传授某些对体验性要求高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 朱昊郭宏毛文炜董艳平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多反射镜式新型前照近光灯的设计
- 1999年
- 在汽车前照近光灯的设计中一直存在一个矛盾: 既要充分利用灯炮的光能, 使出射光强足够大, 又要防止出射光给对面司机造成眩目。为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反射镜前照近光灯, 该多反射镜采用双焦抛物柱面结构以充分利用光能, 同时多反射镜中部分单元为倾斜抛物柱面, 以生成清晰的对角明暗截止线, 防止眩目现象出现。
- 晏伟臻毛文炜
- 关键词:汽车
- 几种二元光学器件的设计与研制被引量:1
- 1998年
- 二元光学被誉为“90年代的光学”。它是基于光波的衍射理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在基片(或传统光学器件表面)上刻蚀产生具有多个微小台阶深度的浮雕结构,形成纯位相、同轴再现并具有极高衍射效率的一类衍射光学器件。它以多阶位相结构近似相息图的连续浮雕结构。这种平面浮雕结构的二元光学器件具有重量轻、易复制、造价低等特点,而且在实现微小、阵列、集成以及任意波面变换等功能方面独具优势,从而使光学工程与技术在空间技术、激光加工、计算技术与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及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简介我们所研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二元光学器件。
- 严瑛白邬敏贤金国藩毛文炜包红春
- 关键词:二元光学光学器件发光器件
- 多色光大空间带宽积傅立叶变换透镜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根据傅立叶变换透镜系统的像差要求,通过研究衍射器件的色差特性和初级像差特点,提出了多色光大空间带宽积的傅立叶变换透镜的系统结构。此系统采用无光焦度的衍射器件校正傅立叶变换主镜的球差,使系统得到最大空间带宽积;还采用谐衍射器件的设计方法,使系统可对多种相干光实现光学傅立叶变换。相对传统傅立叶变换系统而言,此衍射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好,可望在光学信息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 赵丽萍邬敏贤毛文炜严瑛白金国藩
-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透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