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桂生
- 作品数:80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公安厅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部级科研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法医学鉴定书规范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法医学鉴定书是重要的司法文书,也是一种法律证据。它应具有高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正确性。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医学鉴定书的内容和书写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各种案件、事故的增多,法医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法医鉴定的范围、项目亦增多,法医鉴定工作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在书写制作法医学鉴定书方面经常出现图简便、随意省略章节、敷衍应付等现象,有的已较大程度地影响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因而有必要制定全国性的法医学鉴定书规范化法规。
- 欧桂生
- 关键词:活体检验法医人类学法律证据
- 火药枪致中枢性偏瘫一例报告
- 1996年
- 周健欧桂生
- 关键词:中枢性偏瘫关节活动度颅骨缺损锥体束大脑中动脉梗塞金属异物
- 浅谈法医检验照相
- 2001年
- 肖小毛欧桂生
- 关键词:技术员
- 滑动性脑挫伤三种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 <正> Lindenberg(1960年)提出的滑动性脑挫伤,主要是指大脑半球上矢状窦旁额静脉受力引起额上回白质出血,但Cormick WF(1983年)与Nenad Grcevic(1988年)认为额叶眶面及颞叶底面皮...
- 姚青松欧桂生刘杰宋一璇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试论Y-STR家系排查法在侦办案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Y-STR基因座的遗传特性进行家系排查缩小侦察范围是侦破案件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在具体案件的应用中,应循有效的方法和程序。本文就Y-STR家系排查法在案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陈平欧桂生黄晓江涂文建苏聪蔚朱凌云吉家用
- 关键词:生物检材
- Differex^(TM)系统在混合斑精子DNA分离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6年
- 袁自闯赵凯李海燕孙宏钰欧桂生
-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混合斑DNA提取
- 非呼吸道阻塞性机械窒息致死机理的研究
- 目的探讨非呼吸道阻塞性机械窒息致死的死亡机理。方法建立非呼吸道阻塞性机械窒息致死动物模型。在实验前、后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子的耳缘动脉和左心室中抽取2ml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
- 欧桂生竞花兰姜富学廖信彪张宜骏余彦耿成建定周健金洪年李朝晖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血气分析
- 文献传递
- 试论杀人碎尸案现场法医学勘验的指导思想被引量:3
- 2004年
- 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学、社会学、交通运输常识、地域风俗人文等门类.客观上,杀人碎尸案现场勘验者不可能具备全部所需技术,也不可能深谙涉及的各门类知识,但对相关知识、常识应有基本了解,才不至错失借助相关技术和知识解决所遇问题的机会.在勘验杀人碎尸案现场的各专业人员中,法医人员最贴近现场,直视现场每一角,几乎参与勘验过程的每一环节,籍本专业在勘验此类现场中所长,在发现、识别、发掘和拓展破案信息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此外,法医学技术对此类案件现场勘验最能发挥所长.因而,法医人员难辞勘验主角.然而,纵观各地勘验实践,不乏可取经验,但在宏观决策上并未形成思想体系,技术路线模糊,操作上盲目性大,漏洞突出.鉴此,笔者借助广大同仁经验,结合本人实践体会,试论杀人碎尸案现场勘验的指导思想.
- 欧桂生
- 关键词:杀人碎尸案现场勘验法医学痕检影像学技术
- 家兔双前肢悬挂致死过程中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悬挂体位致窒息死亡的电生理方面的机制。方法成年家兔1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监测膈肌肌电图,另一组监测肋间肌肌电图、心电图、脑电图。取仰卧位固定,手术暴露膈肌和肋间肌,引导肌电图;同时引导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和脑电图。然后将家兔固定双前肢悬挂,连续监测实验过程中家兔的心电、脑电、肌电图的变化情况,直至其死亡。结果悬挂末期和悬挂初期相比,膈肌肌电频率下降(P<0.05)、呼吸波持续时间、振幅和面积均有延长或增多(P<0.05)、最大传导速度无变化;肋间肌仅见肌电频率下降(P<0.05);脑电振幅降低(P<0.01)、δ波增多(P<0.01)、β波减少(P<0.05);心电仅见各波形振幅的降低(P<0.01)。膈肌肌电频率的下降最早,脑电频率的下降次之,肋间肌肌电的下降最晚(P<0.01)。结论悬挂体位致窒息死亡的机制的始动因素是呼吸运动受限,并最终形成外周性呼吸肌疲劳和呼吸中枢缺氧性衰竭而发生死亡。
- 竞花兰张宜骏欧桂生林泓廖信彪金洪年成建定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电生理监测呼吸衰竭
- 悬挂双前肢致死兔的膈肌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悬挂体位下窒息死亡动物的膈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取悬挂双前肢体位家兔的膈肌和腓肠肌组织,以勒颈致死家兔的膈肌和腓肠肌组织为对照,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悬挂组膈肌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均有缺氧损伤的征象,其中肌纤维内的肌原纤维、线粒体病变尤为严重;勒颈组膈肌的改变与悬挂组膈肌相类似,但程度上较轻微;悬挂组腓肠肌轻微病变,但肌原纤维无明显改变;勒颈组腓肠肌无明显改变。结论悬挂体位造成了膈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损伤,形成了机体缺氧的病理基础,可导致死亡;本实验的结果可为限制性体位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标准提供实验性的形态学依据。
- 张宜骏欧桂生廖信彪金洪年竞花兰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超微结构膈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