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礼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唐代儒家士人华夷观研究
- <正>华夷观是古人对华夏(汉族)与"夷狄"关系的一种认识,亦即民族观,它既包括王朝内部的华夷关系,也包括王朝外部的华夷关系,从后一种意义上说,它又是古人对国际关系的一种认识。其中儒家士人的华夷观,多成为汉代以来封
- 樊文礼
- 文献传递
- 中国古代儒家“用夏变夷”思想与理论的变迁被引量:11
- 2005年
- “用夏变夷”是儒家民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孟子首次提出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其精神实质和具体内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大体说来,它经历了从孔子时的“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到孟子时提出“用夏变夷”的思想;从先秦时的“外夷狄”、“正朔所不加”到汉唐时的“华夷一统”、“夷狄进至于爵”;从先秦汉唐时的“不予夷狄之主中国”到金元时的“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几个阶段。
- 樊文礼
- 晚唐五代的“沙陀三部落”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所谓'沙陀三部落',是指沙陀、萨葛(亦称薛葛、索葛)、安庆三个部落;萨葛、薛葛和索葛,均为粟特的不同音译;安庆部落,从其都督史敬存、史匡翰等人的出身看,亦当为粟特人部落,这些都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1]。粟特人在唐代被称为'昭武九姓胡人',因此,在'沙陀三部落'中,有两部为昭武九姓胡人部落。'沙陀三部落'是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核心[2],'是沙陀人由部落发展成为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3],在唐末五代的民族融合和民族认同进程中,具有非常典型。
- 樊文礼
- 关键词:部落沙陀民族
- 宋金元时期胶东地区的黄金与盐业生产
- 2018年
- 北宋、金、元时期,胶东地区的黄金与盐业生产呈上升趋势。在黄金生产方面,宋神宗元丰元年,胶东莱州和登州的黄金产量占到北宋黄金产量的近90%。元代登州栖霞县则是胶东黄金的重要产地,有淘金户4,000户。盐业生产方面,北宋时胶东出产的海盐从产地销售发展到覆盖山东西部,并且在苏轼的建议下,登、莱两州百姓获准不食官盐的优惠。金代,山东盐司是7大盐司中获利最丰的一个,在山东东部及南部沿海的12处盐场中,有7处位于胶东地区。元代山东盐场有19个,其中位于胶东地区的仍有7个。而旧志中出现的大量有关盐局官和场务官的记载,是研究胶东乃至整个元代基层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
- 樊文礼
- 关键词:黄金盐业
- 唐代书牍文“委曲”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委曲"本是"唐世缙绅家以上达下"的一种家书或私人文书,随着唐后期藩镇体制的形成和节度使对部下私人隶属关系的加强,这种文体被扩展到藩镇衙署甚至中央机关,成为"长官对下属、主帅对将佐的手书喻示"的一种称呼,在许多场合充当了公文的角色,具备了一定的公文色彩。到宋代,随着官场中私人隶属关系的淡化和缙绅家仆隶与郎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委曲"这种文体相继在官场和缙绅家中消失。
- 樊文礼史秀莲
- 关键词:委曲文体
- 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被引量:6
- 1999年
- 本文对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回纥人、粟特人以及鞑靼人只是沙陀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沙陀的族源 ,沙陀的族源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中的朱邪部落。朱邪是沙陀最早的部族名 ,永徽三年后文献中始以其居地“沙陀”名之 ,贞元年间沙陀人离开沙碛 ,史书恢复“朱邪”的名号 ,于是朱邪成为姓氏 ,沙陀成为族名。沙陀金山卒于开元二年之后 ,而不在之前。沙陀人早期居地当在金娑山之阴、蒲类之西 ,《新唐书·沙陀传》记载有误。在唐、吐蕃、大食、回纥四方角逐中 ,沙陀基本上是与唐、回纥联合 。
- 樊文礼
- 关键词:西突厥族源《册府元龟》
- 略论郝经对儒家“用夏变夷”思想的发展被引量:3
- 2006年
- 郝经“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主张的理论基础,是儒家传统的“用夏变夷”、“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华夷观,而这一主张的提出,又是对儒家传统华夷观的具体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郝经一生从事的主要政治活动,一是呼吁蒙古统治者“行中国之道”,从而为其在中原的统治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二是敦促南宋王朝承认蒙古“中国之主”的合法地位并采取合作态度,以避免生灵涂炭和南宋王朝的灭亡。
- 樊文礼
- 关键词:郝经
- 再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成立被引量:6
- 2014年
- "唐末五代代北集团"概念需要进行历史性考察。第一,"以地方藩镇崛起代兴"并不影响代北集团的是否成立;第二,代北集团是一个包括沙陀、昭武九姓胡人、突厥、回鹘、吐谷浑、奚、契苾、鞑靼以及汉族等多种民族成分在内的多民族结合体;第三,代北集团与唐朝统治者存在着"互为作用、资源互利"的关系,集团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其与唐朝统治者"互为作用、资源互利"的过程。
- 樊文礼
- “华夷之辨”与唐末五代士人的华夷观——士人群体对沙陀政权的认同被引量:10
- 2004年
- 唐末五代士人对沙陀政权的认同,是与他们的国家观、正统观、华夷观密切相关的,也是沙陀人汉化的结果。士人们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先秦儒家“用夏变夷”的思想,结合现实,提出了以儒家“礼义”、“仁义忠信”作为区别华、夷的最高乃至唯一标准;沙陀人则在内附后由“在蕃”到“入附”、“熟户”,成为唐朝的“王人”、“百姓”,并最终与汉族融合。沙陀政权由此也得到了汉族士人群体的认同。
- 樊文礼
- 关键词:华夷之辨士人群体沙陀
- 唐贞观四年设置突厥羁縻府州考述被引量:10
- 1994年
- 唐贞观四年设置突厥羁縻府州考述樊文礼贞观四年(630年),唐击败突厥颉利可汗之后,唐太宗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意见,在"全其部落",又"不离其土俗"①的情况下,将10余万突厥"降户"安置到了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南)的朔方广大地区,设置...
- 樊文礼
- 关键词:阿史那突厥羁縻《通鉴》《元和郡县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