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亚文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水浸泡
  • 4篇火器
  • 4篇火器伤
  • 4篇海水浸泡
  • 3篇伤口
  • 3篇绵羊
  • 2篇药物
  • 2篇致伤
  • 2篇沙星
  • 2篇环丙沙星
  • 2篇缓释体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低强度超声
  • 1篇低强度超声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损伤
  • 1篇血浆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白城兵器...

作者

  • 10篇樊亚文
  • 4篇李兵仓
  • 4篇张良潮
  • 4篇王丽丽
  • 4篇陈志强
  • 3篇孙伟
  • 3篇刘江
  • 3篇徐国鑫
  • 3篇孙忠良
  • 1篇张进军
  • 1篇王正国
  • 1篇傅若秋
  • 1篇黄宏
  • 1篇阎卫东
  • 1篇吴国萍
  • 1篇陈菁
  • 1篇阳崇德
  • 1篇张进军
  • 1篇阎伟东

传媒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BI-I复合药物缓释体的制备及在海水浸泡软组织火器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探讨早期防治海水浸泡肢体火器伤继发损伤的措施,为延迟清创创造条件,是海战战 伤伤救治的重要课题之在.该实验针对肢体火器伤合并海浸时,弹道伤组织感染加重并呈现过度炎症反应,继发损伤明显的特点.以磷酸三钙为药物载体,制备了能...
樊亚文
关键词:火器伤海水浸泡炎症缓释体
文献传递
生物陶瓷药物载体应用于海水浸泡爆炸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生物陶瓷药物载体应用于海水浸泡爆炸伤伤口的效果 ,探讨推迟初期外科处理时间的措施。 方法 健康大白兔 16只 ,造成后肢软组织爆炸伤合并海水浸泡 1h ,然后随机分为药物组 (兔数 =8)和对照组 (兔数 =8)。在药物组伤口内放置盛装环丙沙星与吲哚美辛的生物陶瓷载体 ,对照组伤口放置无药物的陶瓷载体 ,测定伤后 6~ 3 6h内浸泡的爆炸伤组织的细菌数、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组织压力的改变 ,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 伤后 6~ 3 6h内药物组爆炸伤组织细菌数为每克组织 1× 10 4 左右 ,对照组细菌数高达每克组织 1× 10 6 ~ 1× 10 7,药物组爆炸伤组织ATP为对照组的 1.4 1~ 2 .5 3倍 ,组织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继发损伤程度以及炎症反应减轻。 结论 生物陶瓷药物载体在海水浸泡爆炸伤伤口中的应用 ,有助于防止感染的发生 ,减轻炎症反应 。
赖西南王正国樊亚文王丽丽
关键词:爆炸伤伤口感染陶瓷制品环丙沙星海水浸泡
单纯软组织火器伤的保守治疗被引量:2
1999年
和平时期软组织火器伤的保守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战术思想的转变,大量致伤不致死的武器被使用,单纯软组织火器伤伤员比例剧增,使战时保守治疗也得以探索并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樊亚文
关键词:火器伤保守治疗
海水浸泡软组织火器伤伤口局部应用吲哚美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在海水浸泡火器伤伤口局部应用对浸泡组织活力的影响。方法  以高速钢球射击兔后肢,伤后将致伤兔浸泡于海水中1小时,出水后将吲哚美辛生物陶瓷缓释体放置于伤口内,测定伤前及浸泡后火器伤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ATP、Na+K+ATP酶活性。采用激光多普勒法测定伤区的血流量。结果  吲哚美辛能明显减少浸泡后24小时内伤口内TNF、NO生成,增加ATP含量以及Na+K+ATP酶活性,提高组织灌流。浸泡后36小时内上述变化逆转,继发损伤加重。结论  吲哚美辛应用于浸泡火器伤伤口能在浸泡后24小时内抑制伤口过度炎症反应,减轻继发损伤。
王丽丽赖西南樊亚文
关键词:吲哚美辛火器伤海水浸泡
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在海水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对海水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磷酸三钙药物载体盛装环丙沙星、替硝唑和吲哚美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缓释体在生理盐水中释放的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缓释体放置兔浸泡肢体软组织火器伤伤口时,组织和血液药物浓度,观察用药后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细菌计数。结果  缓释体体外药物释放稳定,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伤后36小时放置缓释体的火器伤组织继发损伤轻,无明显感染。结论  抗菌、抗炎药物缓释体适宜在海水浸泡火器伤救治中应用。
樊亚文赖西南王丽丽张良潮
关键词:海水浸泡火器伤缓释体
HPLC法测定血浆及组织中替硝唑、环丙沙星和消炎痛的含量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建立用 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替硝唑、环丙沙星和消炎痛的方法,为研究外用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依据。方法:取血浆或组织匀浆 200μl,加甲醇 400μl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450μl,于60℃通空气吹干,残渣用50μl甲醇溶解,离。后进样 20μl。色谱条件: C18- ODS柱,替硝哇与消炎痛同时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5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10nm(0~5.4min)、277nm(5.4~10min),环丙沙星单独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40: 60),含 0. 12% NH4H2PO4, H3PO4调 pH3. 6+ 0. 2),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结果:替硝唑浓度在0.0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其日内日间差异性≤ 6. 31,平均回收率为 92. 05%~93. 80%;环丙沙星浓度在0. 02~ 4. 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84,其日内日间差异性≤4.76,平均回收率在 99 77~ 104. 23间;消炎痛浓度在 0. 06~ 8. 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 9?
阳崇德傅若秋赖西南樊亚文
关键词:替硝唑环丙沙星消炎痛药物代谢动力学
钢珠弹致绵羊胸腹部损伤被引量:1
2001年
张良潮李兵仓陈志强张进军樊亚文刘江孙忠良徐国鑫阎伟东孙伟
关键词:绵羊胸腹部损伤急救动物实验
某型钢珠弹对绵羊四肢致伤效应的现场实验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某型钢珠弹对四肢的致伤特点及规律 ,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现场实验的方式 ,观察某型钢珠弹引爆后对实验动物的致伤作用。结果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5 3 .3 % ,伤后 6h达 70 .6%。四肢破片伤的发生率为 5 6.7% ,其中软组织损伤占 66.7% ,骨折发生率为 2 3 .3 % ,且均为粉碎性骨折。合并伤以胸、腹部最为多见 ,分别为 70 .6%和 64 .7%。结论四肢爆炸伤在该试验中发生率高 ,局部组织毁损严重 ,骨折均为粉碎性骨折 ,且合并全身多处损伤。
张进军李兵仓张良潮陈志强樊亚文刘江孙忠良阎卫东徐国鑫孙伟
关键词:绵羊
高能钢珠弹对绵羊致伤的损伤特点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高能钢珠弹致伤绵羊后进行观察,了解钢珠弹致伤动物后的伤情特点。方法采用东北绵羊30只,钢珠弹3发,电引信起爆,钢珠弹离地0.8m,羊距爆心呈扇形分布,距离分别为4、6、8、10、12m;动物数分别是6、7、5、6、6只,动物均为右侧面向爆心。结果30只实验动物中,破片伤、冲击伤、多发伤、多处伤和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86.7%、43.3%、60%、23.3%和30%,其中盲管伤和贯通伤分别为92.7%和7.3%。结论 高能钢珠弹伤时由于破片和冲击波的复合作用,造成复杂的伤型和伤情,在救治时都应予以特别重视。
张良潮李兵仓陈志强张进军樊亚文刘江孙忠良徐国鑫闫伟东孙伟
关键词:伤情特点创伤野战外科
低强度超声波对污染伤口的细菌清除和促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陈菁赖西南王丽丽樊亚文黄宏吴国萍陈志强李兵仓
关键词:战伤促愈作用低强度超声波伤口污染细菌清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