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少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物过敏
  • 3篇过敏
  • 2篇益生菌
  • 2篇乳品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抗体
  • 2篇细胞
  • 2篇抗体
  • 2篇干预效应
  • 2篇氨基酸
  • 1篇蛋白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游离氨基酸
  • 1篇牛奶
  • 1篇牛奶蛋白过敏
  • 1篇胃促生长素
  • 1篇细胞免疫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作者

  • 4篇梅少华
  • 3篇吴成
  • 1篇王震
  • 1篇李传应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食物过敏患儿特异性抗体与细胞免疫因子变化特点及氨基酸乳品联合益生菌干预效应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FA)患儿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因子变化特点及氨基酸乳品联合益生菌的干预效应。方法对临床疑似为FA的患儿(50例),通过食物回避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分为单一过敏组15例、多种过敏组15例和非FA组20例,以及根据抗体阳性情况分为IgG阳性组20例、IgE阳性组10例和非FA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CD23指标水平,并做对照研究。并且对26例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随机分两组,通过应用氨基酸配方奶粉以及联合益生菌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对照其免疫指标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FA患儿,单一过敏组和多种过敏组相对非FA组,CD+3CD+8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明显降低,CD-3/CD+19明显升高,IgE阳性组CD23较其他组升高明显。应用氨基酸配方奶粉以及联合益生菌两种方案干预,可以降低患儿CD+3CD+4/CD+3CD+8与CD-3/CD+19细胞的水平。结论 FA患儿体内的部分免疫指标有所改变,应用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是联合益生菌干预下,可改善牛奶过敏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调节机体免疫状态。
梅少华吴成
关键词:食物过敏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幽门螺杆菌(Hp)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虽然儿童患消化性溃疡并不多见,但是Hp感染是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Hp感染既会引起儿童疾病,也会带来经济社会的问题,目前对药物耐药性表现也越来越突出。该文针对儿童感染Hp的现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基因研究、检测方法研究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梅少华吴成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儿童胃促生长素基因
游离氨基酸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 T细胞功能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牛奶蛋白过敏患儿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观察组患儿以游离氨基酸配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个月。检测游离氨基酸配方干预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含量水平、Th17和Treg比例。结果治疗前淋巴细胞增殖水平、IL-17和IL-10含量以及Th17和Treg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显著下降,IL-17和Th17水平显著降低,Treg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且游离氨基酸配方改善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P<0.05)。结论游离氨基酸配方可显著改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7和Treg之间失衡,且效果优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李传应秦臻王震梅少华吴成
关键词:食物过敏THL7细胞TREG细胞
食物过敏患儿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免疫因子变化特点及其氨基酸乳品联合益生菌干预效应研究
食物过敏(FoodAllergy,FA)是机体对一种或多种食物蛋白抗原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按介导途径不同分为IgE介导的和(或)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食物过敏多见于小年龄儿童,可以引起多器官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
梅少华
关键词:食物过敏益生菌干预效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