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苏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血吸虫
  • 2篇吸虫
  • 2篇病原学
  • 1篇血吸虫病
  • 1篇疫情
  • 1篇隐孢子虫
  • 1篇隐孢子虫感染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输入性
  • 1篇输入性恶性疟
  • 1篇图像
  • 1篇图像扫描
  • 1篇牛场
  • 1篇全自动
  • 1篇自动识别
  • 1篇自动识别系统
  • 1篇孢子虫
  • 1篇吸虫病
  • 1篇显微图像
  • 1篇毛蚴

机构

  • 5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市玄武区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市鼓楼区...
  • 1篇南京市浦口区...

作者

  • 5篇杨苏
  • 5篇杨佩才
  • 3篇高原
  • 3篇张洪英
  • 2篇魏德会
  • 2篇周玮
  • 2篇王毓
  • 1篇何伊莎
  • 1篇李燕青
  • 1篇谢朝勇
  • 1篇纵兆民
  • 1篇徐斐
  • 1篇陈健
  • 1篇殷位刚
  • 1篇肖立华

传媒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京某奶牛场隐孢子虫感染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南京市奶牛感染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情况,进一步搞清楚隐孢子虫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潜在危害性及其传播动态,于2012年末到2013年初,在某牛场不同牛舍随机采粪样130份,提取总基因组,进行SSU rRNA 18S为扩增对象的套式PCR,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以判断其基因型。结果显示:牛场13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44份阳性,其中有10份是只感染牛的基因型,包括7份牛隐孢子虫(C.bovis)和3份瑞氏隐孢子虫(C.ryanae);还有34份是也可以感染人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表明南京牛场牛群中存在严重的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威胁。
张洪英王效田聂文军魏德会杨佩才纵兆明周玮王毓杨苏肖立华
关键词:隐孢子虫奶牛
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将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用以替代传统的人工镜检,提高粪片血吸虫镜检效率。方法采用单盲法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和5名专业人员传统镜检读片,各检读20张Kato-Katz片样片,并计数读得的阳性粪片;统计每个镜检员检读每张粪片所需的时间。比较2种方法的读片速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图像系统诊断的整体准确度为99.00%,高于传统镜检准确度的91.00%(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7%和100%,高于传统镜检法的90.00%和93.33%(P均<0.05)。结论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功能强大,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快捷,在血吸虫读片方面优于传统镜检读片,适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高原纵兆民杨佩才张洪英杨苏魏德会殷位刚周玮王毓
关键词:血吸虫病显微图像病原学诊断
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装置)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发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装置),实现其自动化检测,以提高其检测效率和检出率。方法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装置)由光学体视镜、数字摄像机、动态自跟踪识别软件和计算机组成。在不同条件下,对比系统检测与5名专业人员人工检测的效率、准确率等。结果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装置)的基本功能为毛蚴动态识别、标记、提醒,并可以自动保存视频和生成登记表、检验单等。室内实验该系统可自动识别毛蚴,无漏检率。人工检测无水虫组总符合率为74.67%,有水虫组为66.67%,系统检测总符合率则分别为100.00%和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4、11.081,P均<0.01),系统检测效果优于人工。结论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装置)可以替代人工观察,该系统可以用于血吸虫病的现场查病及相关基础研究。
高原杨佩才杨苏徐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毛蚴自动识别
2008-2012年南京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2012年全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资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南京市共报告5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分别为3、5、15、17、18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其中94.8%的病例为从非洲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2012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占全市报告病例的81.2%。结论南京市输入性恶性疟逐年增多,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陈健李燕青高原杨佩才杨苏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疫情
南京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调查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特殊人群弓形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9-11月选取南京市HIV/AIDS病人、肿瘤患者、孕妇、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人员等4类特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南京市4类特殊人群弓形虫总感染率为10.2%,其中IgG抗体阳性率为10.2%,IgM抗体阳性率为0.5%。HIV/AIDS患者、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人员、孕妇和肿瘤病人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2%、11.3%、4.0%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68,P=0.130)。男性调查对象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15.3%vs. 5.8%;χ~2=10.213,P=0.001),不同年龄组(χ~2=9.501,P=0.023)、不同文化程度(χ~2=9.850,P=0.043)和不同职业调查对象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83,P=0.062)。结论南京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后续工作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
杨佩才何伊莎杨苏谢朝勇张洪英王凌景世保范小汩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