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维DCE MR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19年
- 目的:与SPECT肾功能成像及病理对照,探讨3.0T磁共振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4DDCE-MR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制作左侧肾动脉狭窄模型,手术后2周、3周、4周分别行双肾99mTc-DTPA肾显像测量肾小球滤过率(GFR)及3.0T磁共振4DDCE-MRI检查,磁共振工作站Tissue4D软件测量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ST-T曲线下最大面积(iAUC)三次并取平均值,分析4DDCE-MRI成像测定的Ktrans、Ve、Kep、iAUC与SPECT肾显像GFR相关性。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肾脏皮髓质Ktrans、髓质Ve及Kep与GFR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皮质Ktransr值=0.518,髓质Ktransr值=0.548且与GFR相关性最高。而肾皮、髓质,肾盂ST-T曲线能直观反映肾脏血流变化及肾盂排泄功能异常变化;iAUC值与GFR有一定相关性,r值=0.497,P值<0.05。结论:4DDCE-MRI对评估缺血性肾实质及肾功能损伤有较大潜在价值,Ktrans值能定量分析肾损伤的程度。肾脏皮髓质、肾盂ST-T曲线也有助于直观显示肾血流及肾排泄异常变化,iAUC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分析肾脏损伤的程度。
- 杨朝武何光武王娟
- 关键词:肾疾病磁共振成像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尤以MRI检查具有多序列成像等优势更具价值.现报告经手...
- 何光武王军杨朝武孙昂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MRI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4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及1.5T MRI成像特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病例CT及MRI资料,总结对该病诊断效力较高的影像学征象。结果:CT检查提示胃淋巴瘤增厚胃壁密度较均匀,累及宽基底部,动脉期"黏膜白线征"出现率87.5%,静脉期"三轨征"出现率81.3%,MRI检查T1WI及T2WI显示胃黏膜及浆膜有独特优势。肠道淋巴瘤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累及肠段多较长,肠壁密度或信号均匀且轻中度强化。其中小肠"动脉瘤样扩张"常见;结肠肠壁扩张伴积气积液常见,肠梗阻少见;回盲部以肿块形成更多见,肿块中心常见气体影,病变多同时累及回肠或升结肠,常继发肠梗阻。原发胃肠道淋巴瘤区域淋巴结受累多见,绝大多数受累淋巴结位于相应引流区域,散在淋巴结累及少见。结论:CT/MRI可以清楚显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典型CT/MRI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 杨朝武何光武李征宇赵炳辉
- 关键词:胃肠肿瘤淋巴瘤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
- <正>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在FN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尤以MRI检查具有多序列成像等优势更具价值。现报告...
- 何光武王军杨朝武孙昂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成像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 何光武王军杨朝武孙昂
- 胃肠道淋巴瘤18例多排螺旋CT影像及内镜检查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淋巴瘤(PGIL)多排螺旋CT图像特征及内镜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经该院确诊的PGIL患者的CT图像特征及内镜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10例胃淋巴瘤的CT影像以胃壁增厚均匀、宽基底部,"黏膜白线征"及"轨道征"为其特征,出现率分别为80.0%(8/10)、70.0%(7/10);肠道淋巴瘤8例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动脉瘤样扩张常见,"汉堡包征"或"三明治征"为典型特征,出现率为62.5%(5/8)。内镜检查因病变界限欠清楚,活检多不能深及黏膜下;活检组织太小,黏膜固有层内间叶细胞难以区别;且内镜不能显示腺管结构,与未分化癌难以区别,易造成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胃癌,1例误诊为胃炎,1例漏诊。结论 CT对诊断PGIL具有较大价值,仅内镜检查易造成误诊。为尽量避免误诊,活检应深入黏膜下,且要多点取样活检。
- 杨朝武
-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肿瘤内窥镜检查
- 传统方法及MRI功能成像评价肾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稳定及酸碱平衡。肾功能评价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传统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放射性核素肾显像、B超、X射线检查等。现将肾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王娟杨朝武
-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肝硬化中医证型与CT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水停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6种证型,每种证型各收集4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CT检查计算患者肝脏体积、肝脏血流灌注量并进行CT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CT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湿热水停证患者的肝脏体积大于正常人,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肝脏体积小于正常人,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水湿内阻证、湿热水停证、气滞血瘀证患者的肝脏动脉灌注量(HAP)低于正常人(P<0.05),水湿内阻证、湿热水停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PVP)均低于正常人(P<0.05),各证型患者的总肝血流灌注(THBF)均低于正常人(P<0.05)。肝气郁结证、水湿内停证患者的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低于正常人(P<0.05),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患者HPI高于正常人(P<0.05)。肝气郁结证和水湿内阻证患者以均匀型肝硬化为主,湿热水停证患者以节段型为主,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和和脾肾阳虚证患者以结节型为主。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CT检查结果均有其特点,CT检查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诊断依据。
- 杨朝武王娟
- 关键词:肝硬化CT中医辨证分型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2例报告
- 何光武王军杨朝武孙昂
- 脑膜瘤磁共振诊断
- 目的:分析脑膜瘤的发病部位和磁共振信号特点,探讨脑膜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病例证实的脑膜瘤病例,其中男4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49.0岁。36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脑膜瘤的发病部位...
- 何光武王军杨朝武孙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