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尽晖

作品数:33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9篇胆管
  • 8篇手术
  • 8篇外科
  • 8篇结石
  • 7篇胆囊
  • 7篇胆囊切除
  • 6篇胆道
  • 5篇胆道损伤
  • 5篇胆管结石
  • 5篇胆囊切除术
  • 5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术后
  • 4篇肿瘤
  • 4篇外科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腺炎

机构

  • 27篇湖南省人民医...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3篇杨尽晖
  • 24篇吴金术
  • 9篇刘初平
  • 9篇刘昌军
  • 9篇蒋波
  • 8篇毛先海
  • 7篇陈梅福
  • 6篇易为民
  • 5篇沈贤波
  • 5篇周海兰
  • 4篇陈晚平
  • 4篇彭创
  • 3篇梁路峰
  • 3篇李灼日
  • 3篇田秉璋
  • 3篇汪新天
  • 3篇尹新民
  • 3篇廖春红
  • 2篇杨建辉
  • 2篇杨平洲

传媒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湖南医学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肝脏肉瘤三例诊疗分析
2020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临床确诊的原发肝脏肉瘤的病例资料,从临床及影像学角度分析其误诊原因。3例主要表现为肝区胀痛并发热,术前1例误诊为肝脓肿或肝细胞癌,1例误诊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误诊为混合型肝癌。3例均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肉瘤3例。我们认为原发肝脏肉瘤很难与其他常见肝占位病变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术前诊断非常困难,确诊尚需依赖术后病理甚至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阳利顺刘昌军文浩权杨尽晖刘初平毛先海陈梅福蒋波周海兰吴金术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肝脓肿诊疗分析术前诊断
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密切,对肝脏代谢和免疫产生影响。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的相关研究引起了持续关注。【目的】分析2003–2023年近20年国内外在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直观的参考。【方法】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中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1.6.19、CiteSpace6.1.R6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分别从WoSCC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英文文章659篇,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70篇,英文文献数量和被引次数逐年增加,中文发文数量总体也呈上升的趋势。中国在发文数量和国际合作方面领先,而美国在被引次数和国际合作方面占优。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团队是Elinav Eran团队,发文最多的期刊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和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肝细胞癌治疗方案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显示“gut microbiome”和“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深入分析了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在该领域深入挖掘热点和前沿、选择合适的期刊和合作伙伴提供指导。
陈世杰孙其陈晚平杨尽晖
关键词:肠道菌群肝细胞癌
胆道手术损伤后期的再手术处理被引量:12
1999年
报告胆道损伤后期行肝门部胆管空肠 Roux- Y 内引流术61 例,术后平均随访3.04 年,无一再需胆道手术。文章指出再次胆道手术距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8~12 周,而术前治愈业已存在的腹膜炎,以及胆管扩张大于8m m 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术中在“肝门三角”内寻找到胆管,并应正确掌握肝肠内引流术的手术技巧。
李灼日吴金术杨尽晖廖春红
关键词:胆囊切除并发症胆道损伤
CHI3L1在肝切除术后参与肝脏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是由肝脏巨噬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基水解酶(GH)家族蛋白,是巨噬细胞所分泌的标志性蛋白之一,CHI3L1在机体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介导了细胞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修复组织和再生血管等过程。在肝切除术后,肝脏处于急性损伤状态,CHI3L1由巨噬细胞显著表达,后者作为一种血管生成因子,与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突因子抑制蛋白(Nogo)等协调作用,通过激活多种复杂的信号通路,促进了肝切除术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再生。
李文川蔡雪红陈巍邱英桓段小辉杨尽晖
关键词:肝切除术急性肝损伤肝脏肿瘤血管再生
综合运用外科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肝切除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外科技术手段的精准肝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精准肝切除,并与相近时期75例采用传统pringle法肝门阻断的肝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等多方面差别做对比。结果精准切除组在手术时间上长于Pringle法组,但在术中出血、输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上,并发症发生等多方面均较后者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综合运用多种外科技术手段的精准肝切除可以得到精确的切除平面,少血甚至无血的切肝术野,快速的康复。
杨尽晖杨平洲刘初平易为民
关键词:外科技术精准肝切除术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
陈梅福李云峰梁路峰廖春红李国光毛先海杨尽晖朱朝庚刘昌军郭超
该项目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及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方法,研究了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勺式切除术在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该手术方式在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关键词:胰腺炎胰管结石手术治疗
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5月~2009年5月间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收治的8例肝胆管结石并支气管胆瘘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8例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后,6例治愈、1例效果不佳、1例死亡。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流出段胆管的狭窄和梗阻是支气管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胆道梗阻解除是治疗支气管胆瘘的基础,病肺的切除应慎重且并非必须。
杨尽晖吴金术陈晚平陈梅福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
DLAT:一种新型肝细胞癌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4年
目的:研究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dihydrolipoamide S-acetyltransferase,DLAT)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为HCC的预后评估和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DLAT在H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以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50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分析DLAT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进一步分析DLAT的预后价值。q-PCR检查HCC细胞系HepG2、Huh-7、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组织细胞系LO2中DLAT mRNA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转染si-DLAT(实验组)和si-NC(对照组),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DLAT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DLAT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DLAT在HCC中的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密切相关。沉默DLAT后,HepG2细胞的增殖明显慢于对照组,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DLAT可作为HCC患者良好的预后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治疗HCC的新靶点。
陈巍杨尽晖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标志物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肠球菌属感染患者42例报道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并发肠球菌属感染SAP患者42例的临床经过,观察其临床、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SAP临床有效率为80.9%,细菌清除率为85.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S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使用经济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尽晖陈晚平吴金术陈梅福欧晔
关键词:替考拉宁肠球菌属重症胰腺炎
解剖性肝切除在小儿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小儿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解剖性肝切除的11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12岁,中位年龄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在区域性肝门阻断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其中肝Ⅳb段切除1例,肝左外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肝Ⅵ段切除2例,肝Ⅷ段切除1例,肝右后叶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3例。其中1例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患者行解剖性右半肝切除后下腔静脉修补成功;3例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5例胆道损伤患者行术中修补及胆总管引流。手术时间中位数为3(1-8)h,术中出血量为50(5-600)ml。术后发生胆漏1例,膈下感染合并肺部感染、败血症1例,均予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小儿严重肝外伤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昌军黄飞舟刘初平沈贤波杨尽晖蒋波吴金术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部损伤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