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

作品数:54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心脏
  • 8篇先天性
  • 7篇先天
  • 6篇动脉
  • 6篇形态发生蛋白
  • 6篇缺损
  • 6篇骨形态
  • 6篇骨形态发生蛋...
  • 5篇凋亡
  • 5篇外科
  • 5篇细胞瘤
  • 5篇巨细胞
  • 5篇巨细胞瘤
  • 5篇骨巨细胞瘤
  • 4篇心肌
  • 4篇心脏移植
  • 3篇心脏病
  • 3篇血管
  • 3篇异种

机构

  • 3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安高新医院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4篇杨光
  • 22篇吕荣
  • 18篇蔡振杰
  • 11篇胡蕴玉
  • 10篇黄耀添
  • 8篇王剑波
  • 7篇李雪冰
  • 6篇李小飞
  • 6篇郑奇军
  • 6篇张志培
  • 6篇周勇安
  • 5篇李松建
  • 5篇王臻
  • 4篇孙国成
  • 4篇俞世强
  • 4篇程庆书
  • 4篇白光振
  • 4篇雷伟
  • 4篇李丹
  • 3篇刘维永

传媒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7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2例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CABG)进行临床研究 ,总结冠状动脉疾病术前评估、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 .方法  1998- 10 / 1999- 0 9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 2例 ,其中包括 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行二尖瓣替换术和 2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同时行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替换术 .结果 随访 1~ 11mo,手术死亡 4例 ,术后消化道大出血 3例 ,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术前心功能严重受损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药物调整后可接受 CABG手术 ,正确和及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IABP)治疗可辅助此类患者度过围术期 .对于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患者 ,轻度返流术中不需特殊处理 ,中度返流需行二尖瓣成形术 ( MVP)或二尖瓣替换术 ( MVR) ,对于重度返流的患者提倡行 MVR.风湿性心脏病和大血管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同时行
杨光蔡振杰张卫达汪钢徐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
低温保存大鼠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治疗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经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观察环孢素 A与脾脏切除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经低温保存 6 0 d的 SD大鼠同种异体主动脉以端对端的方式异位植入 SD大鼠的腹主动脉 .免疫抑制治疗组在移植术后摘除脾脏 ,从术后 1d开始给予环孢素A15 mg.kg- 1 .d- 1 ,ip.分别于术后 3,7,14,2 1和 2 8d分批处死受体大鼠 ,取出移植物 ,常规石蜡包埋 ,制成切片 ,进行免疫组织学染色以观察免疫球蛋白 Ig M和 Ig G的沉积情况 .结果 单纯手术组的移植物手术 7d后有明显的 Ig M沉积 ( ) ,手术 2 1d后有明显的 Ig G沉积 ( ) .假移植手术对照组染色均为阴性 ( - ) .免疫抑制治疗组术后第 7日 Ig M沉积为可疑阳性 (± ) ,术后 14,2 1和 2 8d Ig M沉积均为弱阳性 ( +) .免疫抑制治疗组术后 2 1和 2 8d Ig G沉积为弱阳性 ( +) .结论 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后有明显的免疫球蛋白 Ig M和 Ig G沉积 ,由此证明排斥反应的存在 .环孢素
杨光蔡振杰汪曾炜李莹
关键词: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移植
运动终板及神经末梢的快速染色法被引量:2
1996年
运动终板及神经末梢的快速染色法吕荣*南耘*杨光*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研究运动终板的结构及其修复情况,已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显示运动终板的方法很多,例如Iowit氏蚁酸法,蚁酸氯化金Ⅰ、Ⅱ法,Cole氏法,Gray氏法,组织化学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一...
吕荣南耘杨光
关键词:运动终板神经末梢染色法
经皮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骨缺损愈合被引量:29
1995年
作者报告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和基因重组碱性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载体,将三者的混悬液经皮注射入小鼠肌肉和兔桡骨缺损处的实验研究。经不同时间点的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成骨量及骨缺损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入小鼠肌肉后及兔桡骨缺损区,观察到与新骨伴随的血管增生。证实该两种因子的联合植入,成骨作用大于单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成熟较早,聚乙烯吡咯烷酮是骨生长因子的有效缓释载体。多种骨生长因子经皮注射,可望成为一种治疗骨折、骨缺损新的有效方法。
李亚非胡蕴玉李青吕荣王纪保王军韩一生刘建李雪冰杨光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骨缺损
EGFR 19缺失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中Fn14表达与EGFR 19缺失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5例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样本中EGFR 19缺失(EGFR 19-Del)和Fn14的表达,统计分析EGFR 19-Del与Fn14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 19-Del阳性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EGFR 19-Del的阳性表达率为99.2%,Fn14阳性表达率为100.0%。EGFR 19-Del、Fn14在鳞癌、腺癌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80;P=0.106);EGFR 19-Del、Fn14在总的NSCLC、腺癌的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中差异显著(P均<0.05),而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n14与EGFR 19-Del在总的NSCLC、腺癌、鳞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rs均>0.47);二者在中、低分化癌中呈正相关(P均<0.05,rs均>0.43),而在高分化癌中无相关性(rs<0.3);二者在Ⅱ、Ⅲ期中呈正相关。[结论 ]Fn14在NSCLC EGFR 19缺失突变样本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EGFR 19-Del有相关性,提示EGFR激活突变可能会影响Fn14的表达。
孙盈李维妙庞赛楠文苗苗王雪娇夏靖华杨光张志培李小飞
应用胃蛋白酶消化的牛腱胶原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缓释载体(动物实验)被引量:28
1996年
胃蛋白酶消化牛腱胶原的提取纯化以及作为BMP的载体复合后注射入小鼠肌肉。术后7天组织学检查可见异位成骨,并有新生血管,胶原部分吸收。28天时软骨被吸收并被有红骨髓的正常骨组织替代,大部分胶原被吸收。未见排斥反应。钙含量测定显示成骨量大于单纯植入BMP组。单纯注射胶原组未见成骨。实验结果表明牛腱胶原经胃蛋白酶消化等提取纯化处理后,抗原性很弱,对部分纯化的BMP有助溶助悬作用,吸收快,利于成骨,是BMP的一种良好缓释载体。该种胶原与BMP的复合物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李亚非张晶胡蕴玉胡蕴玉李雪冰吕荣
关键词: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胃蛋白酶
Sandwich与P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对比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Sandwich和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选择90名2013年进入诊断学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Sandwich组,30人),对照组(PBL组,30人)和空白对照组(传统教学组,30人)。利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效果优于其他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且使学生学会分享。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杨光周勇安张志培田丰程少毅王艳李小飞
关键词:PBL教学法诊断学教学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被引量:9
2000年
孙国成蔡振杰刘维永万明明杨光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诊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诊断及其治疗经验。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发生6例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 ,结合有关文献 ,对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在体外循环后早期 ,6例均出现的以严重低血压伴血液动力学高排低阻为特征的现象。 2例由于认识水平有限 ,治疗欠佳 ,逐步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 ,最终导致死亡。 4例确诊后 ,立即开始大剂量收缩血管药物治疗 ,成功抢救后平顺出院。结论 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发生率不高 ,但是处理不当其后果是严重的 ,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对它要有充分的认识 ,做到判断准确。
王红兵蔡振杰郑奇军杨光汪钢王伟宪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管麻痹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出院低血压大剂量
异种骨移植时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的变化被引量:16
1996年
以新鲜小牛松质骨(FX)、脱抗原处理的牛松质骨载体(BC)及不同复合比例的重组合异种骨(RBX)植入Balb/c小鼠股部肌袋内,正常小鼠模拟手术做为对照组。术后7、14及28天,取材做组织学检查,同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及脾脏淋巴细胞中Thy1、L3T4、Lyt2及Tac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示:脱抗原载体植入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FX组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以Tac升高显著;组织学示局部免疫排斥而无骨诱导生成。RBX植入组Tac无增高,组织学见活跃的异位诱导成骨而无免疫排斥反应,但Thy1及Lyt2细胞荧光染色阳性率增高,以Lyt2增高明显,Th/Ts比值下降或倒置,为RBX中所含BMP所致。这一现象可能与机体对异种BMP及RBX不引起明显免疫排斥有关。Tac细胞阳性表达率对评价异种骨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有一定的意义。
桑宏勋胡蕴玉夏海滨夏海滨李雪冰杨光
关键词:骨移植移植免疫学T淋巴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