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作品数:171 被引量:646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我国1988-2012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及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ARCMAP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同时期世界几个森林火灾多发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2年我国森... 杨光 于宏州关键词:森林火灾 人员伤亡 施肥对柚木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21年 【目的】以柚木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光合生理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肥料及其配比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之间柚木的瞬时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1)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柚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荧光(F_(m))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其中,处理5(0.25 kg NPK肥+1.5 kg CaMgP肥)的P_(n)、F_(m)和F_(v)/F_(m)值均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48%、11.52%和5.73%;叶片P_(n)值表现为T5>T2>T3>T1>T4>CK。2)处理2(0.25 kg CaMgP肥+2.5 kg有机肥)叶片WUE值最大,为7.32,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及对照。3)施肥后,柚木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下降趋势,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变化无明显规律。T2、T3、T5处理的qp值高于CK,T1、T4却低于CK。T5的NPQ值最小,T3最大。除T5外,其它施肥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不大。4)施肥显著提高了柚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随钙镁磷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T5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提高了27.25%,但施肥后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1)5种肥料和肥量的配施,均可改善柚木幼林的光能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2)10个光合生理指标的施肥效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25kg NPK+1.5kg CaMgP配施效果最佳。 张青青 周再知 王西洋 黄桂华 梁坤南 杨光 刘高峰关键词:施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 荧光参数 林木资源损失评估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以森林火灾灾后林木资源损失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为基础,利用2006年黑龙江省嫩江县北部嘎拉山林场施业区的森林火灾进行实证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计算林木资源损失的结果分别为33 953.7万元和38 583.8万元,评估的结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采用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对森林火灾灾后林木资源损失进行评估都是可行的。但由于林木资源损失评估中受林木受害程度和林木生长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其评定参数的划定,土地机会成本的确定都存在困难,因此林木资源损失的准确评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测算的精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评估参数划定、评估参数的确定以及评估方法的选取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邸雪颖 隋堃 蔡慧颖 杨光关键词:森林火灾 林木资源 配比施肥对柚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研究N、P、K和Ca不同施肥处理对0.5~4.5年生柚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为干热河谷柚木无性系施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柚木无性系为材料,设置N、P、K、Ca四因素三水平,采用正交试验L_(9)(3^(4))设计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完全随机区组,3次重复。【结果】0.5~4.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不同施肥处理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差异达到极显著,2.5~4.5年生柚木无性系施肥处理(N_(2)P_(1)K_(2)Ca_(3))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最好;其中4.5年生平均树高9.64 m,平均胸径10.49 cm和平均单株材积0.05185 m^(3),分别是对照不施肥的1.25、1.26和1.84倍,施肥效果极显著。1.5~3.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N、P、K各不同水平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Ca不同水平差异不显著;4.5年生柚木无性系的K不同水平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达极显著差异,而N、P和Ca不同水平仅树高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2.5~4.5年生K是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第一因素,P则是影响4.5年生树高生长的第一因素;4.5年生的影响树高生长因素排序为P>N>Ca>K,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因素排序为K>N>P>Ca。【结论】施肥极显著地促进柚木无性系幼林早期生长,经济施肥最佳配比为N_(2)P_(1)K_(2)Ca_(0)(即每公顷施N 100 kg、P_(2)O_(5)100 kg和K_(2)O 100 kg,不施Ca),K极显著影响无性系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 陈天宇 黄桂华 王西洋 周再知 杨光 梁坤南关键词:施肥配比 幼林生长 干热河谷 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质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室内点烧试验,定量揭示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变化特征,为森林火灾释放的颗粒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北东部山区红松人工林为对象,构造不同风速、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108次点烧试验,利用溶气胶监测仪(美国TSI Dust Trak 8533)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不同粒径颗粒物预测模型。【结果】风速是影响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最主要因素之一,PM_(1)受风速(37.207%)和温度(25.651%)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影响最小(8.304%);PM_(2.5)受风速(43.293%)和可燃物载量(22.855%)影响最大,受燃烧效率(7.509%)影响最小;PM4受风速(43.552%)和可燃物载量(21.225%)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841%)影响最小;PM_(10)受风速(40.832%)和可燃物载量(23.337%)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946%)影响最小。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M_(1)、PM_(2.5)、PM4、PM_(10)预测模型R2分别为0.804、0.810、0.806和0.812。【结论】颗粒物质量与风速、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燃烧效率(>80%)呈正相关,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总体而言,随机森林算法能够较好地解析各变量与颗粒物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观测区间1.72~56.04 g,预测变化区间为5.67~36.33 g,可为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消防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标准提供数据基础。 刘鑫源 杨光 宁吉彬 耿道通 于宏洲 邸雪颖关键词:红松人工林 燃烧 颗粒物 风速 林火导致树木死亡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0年 林火导致树木死亡的机制对计划烧除、火灾损失评估和火烧迹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对林火的作用途径和树木死亡的过程仍不甚清楚。本文将林火行为与树冠、树干和根系的受热过程联系在一起,分析火后树木死亡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总结树木烧伤程度的评判方法和死亡率预测模型。火后树木的直接死亡主要取决于叶片和分生组织(芽和形成层)的烧伤情况,而树木受热的边界条件和局部传热过程的精确量化是评判和预测树木烧伤程度的关键依据。由树冠光合速率和韧皮部传导能力下降共同促成的养分胁迫以及由导管(或管胞)气穴栓塞和软化形变导致的木质部水分运输失败都是导致火后树木死亡的潜在原因,而后者更倾向于在短期内造成树木死亡。气孔的导度和对饱和水气压差骤变的敏感性可决定叶片在林火发生时的响应能力,而叶片单位面积的光合速率会因林火矿化作用提供的养分而短暂上升。激素、酚类、萜烯类和乙醇等代谢产物是反映树木延迟死亡的关键生化指标,同时也与火后病虫害的侵染密切相关。树冠的烧伤程度是短期内评估树木死亡概率及恢复情况的可靠参数,次年萌芽和展叶情况应作为补充参考。独立指示变量、综合评级指标和统计经验模型都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火后树木死亡率最可行且有效的途径,而基于过程的生物物理学模型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此外,本文还对该研究领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可为火后树木死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韩大校 韦睿 王晓红 丛日征 邸雪颖 杨光 蔡慧颖 张吉利关键词:林火 热传递 一种森林灭火冲锋式喷土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灭火冲锋式喷土枪,包括工作构件,所述工作构件的底侧安装有锥形转子,锥形转子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远离锥形转子的一侧延伸至安装槽外并固定连接有分开器,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 舒立福 杨光 赵凤君 陈锋 刘柯珍 王伟 张媛 宋光辉 丁永全 杜建华文献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成为全球治理的典范,也为有效践行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的倡议目标与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承担着强化与沿线国家加深经济互通、推动国际贸... 杨光关键词:木质林产品 国际贸易 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2024年 森林可燃物作为森林燃烧三要素之一,其载量、燃烧特性和连续性分布均会影响林火的发生、蔓延和防控。森林可燃物作为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林火蔓延的主要载体。一旦发生高强度火灾会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开展森林可燃物调控,减少可燃物积累,改善可燃物的燃烧特性以及改变其水平和垂直连续性,对降低林火风险,减小林火强度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可燃物调控技术(人工调控、机械清除、计划烧除、化学除草、微生物降解、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等)和评价方法(林火行为、森林燃烧性、火灾风险和生态效应等)2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和调控效果评价方法,对比了不同调控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可燃物调控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需要开展森林可燃物的基础研究,针对性探讨适宜重点火险区的调控措施,并长期监测和动态评估调控效果,量化调控效果的时间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在理解阻火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绿色防火”理念结合森林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未来森林防火研究与管理的重要方向。 李保中 杨光 宁吉彬 于宏洲关键词:林火行为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及潜力演变 被引量:10 2021年 依据2001-2018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合方式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变化、贸易结构变化特征,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变化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演变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优势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中国的人造板、木家具、木制品,俄罗斯的原木、锯材、木浆,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且持续提升;俄罗斯出口与中国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常年高于中国出口与俄罗斯进口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原木、锯材、木浆互补性明显;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田刚 杨光 吴天博 刘畅关键词:木质林产品 贸易优势 贸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