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荔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评价
- 202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慢性病主要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慢性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3831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个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广州市荔湾区18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2.7%,慢性疾病患病顺位为其他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过敏性疾病、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其中,男性患病率(55.5%)高于女性(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总监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影响因素有家族史、控盐、睡眠质量差、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影响因素有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的影响因素有家族史、控盐、超重或肥胖;其中超重或肥胖是共同危险因素,控盐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荔湾区主要慢性病仍处于较高流行水平,主要流行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且超重或肥胖是共同危险因素,应根据本地流行特点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和策略,重点关注肥胖人群,以减少广州市慢性病发生和流行。
- 杨心怡谈宇菲靳月琴杨丽莉张万方余毅郑荣杰饶宗远卓慧琼陆龙
- 关键词:慢性病
- 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辖区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4 467例,发病率为497.33/10万,1例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上旬—12月中旬,高峰为9月中旬—10月中旬;男女性别比1:1.05;发病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为9 d,以中青年为主。疫情覆盖全区22个行政街175个居委;病毒型别为登革Ⅰ型和Ⅱ型并存,以Ⅰ型为主。结论 2014年荔湾区发生高强度的大规模登革热流行,持续时间长,范围覆盖全区。该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 杨丽莉景钦隆杨翠辉蔡明伟王敏曾伟锋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 广州市荔湾区2009年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防控措施,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附录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每1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疫情持续7d,共确诊36例病例,罹患率为1.68%;男女性别比0.5∶1;住宿生走读生比3.5∶1。结论此次疫情为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 杨丽莉范健文杨翠辉曾伟锋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 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 杨丽莉景钦隆曾伟锋王敏蔡明伟杨翠辉何国宽范健文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 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族聚集性暴发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效率,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6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该家族15名家庭成员先后共有6人发病,罹患率40.0%,其中6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3例,病毒分离阳性3例,荧光PCR检测阳性者1例,基因序列测序和病毒分离结果最终确定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该家族部分患者登革热抗体为阴性,但病例发病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因此可以确定该家族发生了登革热聚集性暴发,荔湾区龙津中路龙兴里最有可能是共同感染地,感染来源不明,感染时间为家庭聚会日可能性大。
- 罗雷范健文杨丽莉
- 关键词:登革热
- 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共接报350例病例(包括疑似病例),采集336份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登革热IgM和(或)IgG阳性296份,其中12例分离到登革热病毒;共对176个疫点进行处理.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10例,发病率为43.66/10万(按户籍人口计算),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20个行政街,有4个暴发点;流行季节为7月上旬至11月中旬,高峰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病毒为登革Ⅰ型;男性177例,女性133例,性别比1.33∶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136例,占43.87%.结论该区存在有利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
- 杨丽莉范健文余毅杨翠辉曾祥越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热病毒流行病学
- 广州市某社区一起登革热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某社区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布雷图指数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首例发病8月21日,末例9月3日,流行时间14 d,共发病74例,罹患率为3.47%,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第二代病例。实验室检测74例患者中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73例,布雷图指数在采取大规模的综合控制措施前最高达93.4,在采取控制措施后,蚊媒密度达到要求。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起疫情是登革热暴发流行。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除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该社区的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 李美霞杨丽莉范建文杨智聪刘于飞李铁钢
- 关键词:登革热
- 一起疑似食源性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8~31日,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7例,罹患率为3.31%(27/816)。3月28日14:00—22:00时为发病高峰,病例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饭前洗手(OR=0.13,95%CI:0.03—0.63)和每天洗手次数≥5次(OR=0.26,95%CI:0.10~0.72)为保护因素。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85份标本,其中5份检出诺如病毒GII-4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II-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带毒厨工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 蔡文锋杨翠辉马晓薇杨丽莉范建文刘于飞陈建东
- 关键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
- 广州市荔湾区步滘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 杨丽莉范健文余毅杨翠辉曾祥越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2016-2017年广州市荔湾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6-2017年广州市荔湾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荔湾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共报告7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报告病例207例,总罹患率为2. 51%(207/8 247),男女性别比0. 90:1。7起疫情中,6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1起在公司。病例分布具有明显季节性,10月-次年3月是发病高峰,占85. 71%。幼托儿童罹患率高于学生及老师。食源性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单位易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应重点针对高危人群开展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
- 王敏蔡明伟杨丽莉杨心怡杨翠辉陈秋月
-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罹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