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贞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燕麦
  • 3篇Β-葡聚糖
  • 2篇燕麦Β-葡聚...
  • 2篇葡萄糖
  • 1篇药物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糖含量
  • 1篇葡聚糖
  • 1篇葡聚糖酶
  • 1篇葡萄
  • 1篇葡萄糖含量
  • 1篇主动外排
  • 1篇主动外排系统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喹诺酮类药

机构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5篇李贞
  • 3篇樊明寿
  • 1篇郑伟
  • 1篇王凤梅
  • 1篇李发虎
  • 1篇赵雪峰
  • 1篇张燕
  • 1篇郑克宽
  • 1篇黄美琴
  • 1篇赵月英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燕麦β-葡聚糖的合成与积累被引量:6
2006年
燕麦β-葡聚糖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燕麦β-葡聚糖具有-β(1,3)(1,4)两种糖苷键,而且排列有序,主要分布于籽粒糊粉层,通常与其它物质结合存在。燕麦β-葡聚糖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但β-葡聚糖的合成过程目前还不清楚,β-葡聚糖合成酶(或复合体)可能是合成过程的关键酶。除遗传因素外,水分供应、总辐射、矿质营养、籽粒成熟期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对β-葡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
李贞王凤梅樊明寿黄美琴
关键词:燕麦Β-葡聚糖Β-葡聚糖酶
耐喹诺酮类药物乳酸菌的特性与其主动外排系统的相关性
本试验以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酸马奶中的14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2种喹诺酮类药物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14株乳酸菌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100%...
李贞
关键词:乳酸菌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主动外排系统
燕麦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范围被引量:2
2008年
从燕麦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和β-葡聚糖的分子量范围的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介绍了目前分离纯化过程中研究认为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以期为今后我国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郑伟李贞樊明寿李发虎赵月英
关键词:燕麦分离纯化分子量
燕麦籽粒β-葡聚糖积累规律的研究
燕麦β-葡聚糖是麦类作物籽粒糊粉层及胚乳细胞细胞壁的一种非淀粉多糖。本文以燕麦中β-葡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测定方法、含量变化、积累规律及籽粒糊粉层形成发育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两种β-葡聚糖测定方法中缓冲液的研究...
李贞
关键词:燕麦Β-葡聚糖葡萄糖含量
文献传递
燕麦籽粒β-葡聚糖的积累动态被引量:4
2008年
为给燕麦优化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高β-葡聚糖含量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地区的四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到籽粒完全成熟,β-葡聚糖含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总β-葡聚糖在花后15 d内迅速合成,是β-葡聚糖合成积累的关键时期,之后合成和积累速度减缓,其中可溶性β-葡聚糖在花后10 d内积累速度较快,而后变缓。不同燕麦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可溶性β-葡聚糖所占比例表现为皮燕麦高于裸燕麦。从燕麦籽粒形成到成熟,不同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花后15 d左右达到最大值,葡萄糖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葡萄糖含量不是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合成的限制因素。
李贞张燕赵雪峰樊明寿郑克宽
关键词:燕麦Β-葡聚糖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