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田

作品数:80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8篇家蚕
  • 44篇孢子
  • 44篇孢子虫
  • 44篇微孢子
  • 44篇微孢子虫
  • 26篇家蚕微孢子虫
  • 20篇基因
  • 17篇蛋白
  • 8篇基因组
  • 7篇荧光
  • 7篇免疫
  • 7篇免疫应答
  • 7篇抗原
  • 6篇体外
  • 6篇细胞
  • 6篇克隆
  • 5篇原核表达
  • 5篇重组蛋白
  • 5篇分泌
  • 5篇分泌蛋白

机构

  • 80篇西南大学
  • 39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重庆市公共卫...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食品药...

作者

  • 80篇李田
  • 48篇周泽扬
  • 43篇潘国庆
  • 15篇李春峰
  • 13篇陈萍
  • 12篇党晓群
  • 11篇龙梦娴
  • 8篇许金山
  • 7篇马振刚
  • 6篇陈洁
  • 6篇鲁成
  • 6篇韦俊宏
  • 4篇陈洁
  • 4篇林立鹏
  • 4篇邓远洪
  • 4篇吕银
  • 4篇申琦
  • 4篇闫登峰
  • 4篇张亮
  • 3篇李海银

传媒

  • 23篇蚕业科学
  • 7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3篇蚕学通讯
  • 3篇第十二届家(...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猪粪便中分离纯化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改良方法
2020年
为了从粪便样品中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E.bieneusi).我们从患腹泻病症的猪粪便中,通过改良网孔过滤、Percoll等密度离心以及蔗糖梯度离心等步骤,将粪便中的杂质去除,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同时在纯化的必要环节进行PCR法辅以韦伯氏染色法对获得的样品进行鉴定,从而进一步提高纯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所获得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纯度,最高能达到占样品总微生物的15%.比现有报道的9%提高了近1倍.毕氏微孢子虫感染人类和牲畜,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健康.但由于其在体外纯化和繁殖困难,关于它致病机理的研究非常有限.通过此改良方法获得更加纯化的毕氏肠微孢子虫,为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莫碧莹焦寒伟徐金智罗碱倪文佳李田包佳玲周泽扬
关键词:纯化PCR
一种雄性比率可控实用蚕品种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雄性比率可控的实用蚕品种的培育方法,以家蚕Z染色体上携带sch突变基因和W染色体上被转座有+sch基因共同控制的限性蚁色系统作为供体亲本,以普通蚁色实用蚕品种作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将供体亲本的Z<Sup>s...
陈萍陈曦李田蒋贵宾鲁成陈鹏李艳李海银吕银
文献传递
一株从原蚕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从广西蚕种繁育中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调查其感染性和分类地位,为蚕种生产掌握病原来源及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试验测定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微孢子虫(GXM14)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显微镜观察其孢子形态,采用吉姆萨染色法观察孢子的生活史;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并利用MEGA 5.0和DNASTAR中的Megalign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GXM14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1.68±0.15)μm×(3.06±0.15)μm,其孢子生活史中有双核,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符合Nosema属的特征。GXM14对家蚕的IC50为3.53×105个/mL,是家蚕微孢子虫(N.b)的5.8倍;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为5.0%,只是N.b的1/9。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长度1226 bp,G+C含量为34.42%;ITS序列长度503 bp,G+C含量为29.82%。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SE)SSU rRNA基因序列(KT336240.1)的遗传距离为0.2,相似度达98.9%,即GXM14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KT336240.1)的亲缘关系很近。基于微孢子虫ITS序列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GXM14与12株已知Nosema属微孢子虫的相似度均低于91.0%,而遗传距离在4.0以上,证实GXM14是一种新的微孢子虫,故将其暂命名为Nosema sp.GXM14。【结论】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GXM14)属于Nosema属,与N.b同属异种,是一株新的微孢子虫,可能是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家蚕的病原。因此,在蚕种繁育中加强防虫杀虫,防止昆虫微孢子虫污染桑叶交叉感染家蚕,是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黄旭华何强汤庆坤蒋满贵李田龙江琼潘国庆郑宁鲁成潘志新
关键词:微孢子虫蚕种繁育感染性
家蚕微孢子虫蓖麻毒蛋白B链基因RBL463-4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基因组中发现的蓖麻毒素B链(ricin B chain)序列数据设计引物,提取感染Nb第8天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RBL463-4基因,并将其克隆进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R4。重组质粒pPIC-R4经SacⅠ线性化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X33中,利用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重组酵母X33/RBL463-4。以2%甲醇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出现25kD和20kD2种蛋白,其中25kD蛋白与预测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表明获得了RBL463-4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RBL463-4蛋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能章潘国庆李田贾立丽邓远洪周泽扬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毕赤酵母表达免疫印迹法
家蚕C-型凝集素11基因BmCTL1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6年
昆虫的C-型凝集素参与先天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家蚕C-型凝集素11(C-type lectins,CTL11)基因BmCTL11是经家蚕微孢子虫(Nb)感染诱导后在蚕体内持续高量表达的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mCTL11基因编码有307个氨基酸的多肽,预测分子质量34.51 kD,等电点4.69,含2个串联的典型C-型凝集素糖识别结构域,与烟草天蛾的IML-1蛋白进化距离最近。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家蚕幼虫时期的转录水平较高,并在多个组织有转录。将灭活的家蚕病原细菌、真菌、微孢子虫、病毒等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的24 h内,q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组织内的转录水平均发生上调,说明该基因能够被多种病原微生物诱导。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脂肪体c DNA为模板克隆了BmCTL11基因,连接到p ET-32a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昆明鼠制备出效价为1∶102 400的BmCTL1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BmCTL11蛋白可能以二聚体形式主要分布于家蚕脂肪体、血浆、中肠、表皮等组织中,推测BmCTL11在家蚕识别病原微生物并介导引发进一步的先天免疫反应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季小存李春峰孙滨郑容李致宏陈洁龙梦娴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关键词:家蚕基因克隆表达谱多克隆抗体
家蚕蚁蚕体色限性系统的应用方法研究(英文)
2016年
控制雄性孵化、提高蚁蚕群体中的雌性比率,可以降低蚕种生产的直接成本。家蚕限性蚁色系统雌为黑蚁,雄为赤蚁,且雄性赤蚁具有胚胎期温敏致死性。基于限性赤蚁性状与催青温敏致死性的关系,建立适用于降低实用家蚕品种繁育成本的限性赤蚁系统应用方法:将限性蚁色系统中控制蚁蚕体色的Z^(sch)和W^(+sch)基因通过杂交、回交、系统选择分别转移到常规家蚕品种,即普通黑蚁系统,然后再将二者融合形成新的限性蚁色系统;新的限性蚁色系统胚胎发育至己_2~己_(3+)期的蚕卵在28~34℃、RH 50%~60%的环境中保护24~60 h,可获得雌雄比例为2∶1~1∶0的蚁蚕群体;在建立新限性蚁色系统过程中同步选择提高其综合经济实用性状,并实施降低高温催青对蚕体伤害的技术措施。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经济性状达到实用水平的限性蚁色家蚕品种,可通过调节催青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达到提高雌性比率的目的。
陈萍李田闫登峰鲁成蒋贵兵张亮肖俊杰代方银陈曦范晓林
关键词:基因转移催青条件蚕种生产
一种家蚕微孢子虫孢原质的分离富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微孢子虫孢原质的分离富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0.1M KOH水溶液处理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离心,弃上清,加入TC100昆虫培养基悬起孢子沉淀,孵育,得到培养基悬起的孢子样品;(2)吸取步骤(1)...
李田何强周泽扬
文献传递
家蚕微孢子虫侵染与宿主应答的分子基础
周泽扬潘国庆李田许金山李春峰吴正理马振刚李治党晓群李艳红陈洁龙梦娴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序列信息严重匮乏,成为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限制性瓶颈,严重阻碍了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进程。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我国蚕种生产企业在防控微粒子病上非常被动,给蚕种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蚕丝...
关键词: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基因表达
一种多克隆抗体在制备鉴别微孢子虫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克隆抗体在制备鉴别微孢子虫试剂中的应用,属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荧光显微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多克隆抗体的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经该抗原免疫小鼠后获得多克隆抗体。本发明所述的多克隆抗...
李田孙舒奕罗堿文远龙梦娴
家蚕多巴胺第二类受体基因BmDop2的进化及功能研究
多巴胺广泛存在于后生动物,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与许多生理功能有关。多巴胺发挥作用需要多巴胺受体进行介导,多巴胺受体(Dop)包括第一类多巴胺受体(Dop1)和第二类多巴胺受体(Dop2)2类。迄今的研究显示节肢动物仅有...
陈萍陈鹏李田闫登峰申琦
关键词:家蚕多巴胺受体基因进化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