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成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阳市科委资助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蛋白
  • 3篇手术
  • 3篇舒芬太尼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谷氨酰胺
  • 3篇芬太尼
  • 3篇腹腔镜胆囊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心肺
  • 2篇心肺转流
  • 2篇心肺转流术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机构

  • 16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李玉成
  • 7篇胡啸玲
  • 6篇彭庆明
  • 6篇旷昕
  • 6篇刘文捷
  • 5篇郭立平
  • 3篇周志刚
  • 2篇郭曲练
  • 2篇马欣
  • 1篇尹峰
  • 1篇陆煜
  • 1篇彭正良
  • 1篇李详
  • 1篇石永忠
  • 1篇卿国忠
  • 1篇贺军
  • 1篇罗科
  • 1篇李超
  • 1篇郭立萍
  • 1篇王露

传媒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手术患者核因子-κB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预处理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组)和对照组(C组),术前4dG组患者静注谷氨酰胺0.5g/kg,1次/天,手术当天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的谷氨酰胺,总计5次;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开放主动脉后1h(T2)、6h(T3)、12h(T4)、24h(T5)抽取桡动脉血15ml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浓度,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钠总用量。结果 T2~T4时C组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明显高于T1时和G组(P<0.05);T2时G组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明显高于T1时(P<0.05)。T2~T5时两组患者心肌cTnI浓度明显高于T1时,且C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多巴胺的用量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预处理能有效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文捷郭曲练李玉成胡啸玲
关键词:谷氨酰胺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心肺转流术
谷氨酰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预处理组(n=30)和对照组(n=30),谷氨酰胺预处理组患者在手术前4天开始经外周静脉给予谷氨酰胺0.5g/kg,每天一次,手术当天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的谷氨酰胺,总计5次;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方法及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开放主动脉后60min(T2)、6h(T3)、12h(T4)、24h(T5)分别抽取桡动脉血10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并于开放主动脉后30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约1~2g,做病理切片检查。记录各个时点患者的血压以及患者停转流后多巴胺及硝普钠的用量。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心肌间隙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白细胞浸润,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则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从T2时点开始显著增加(P<0.05),T4时点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且谷氨酰胺预处理组自T2时点开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硝普钠用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谷氨酰胺预处理组多巴胺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谷氨酰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李玉成胡啸玲刘文捷石永忠李波马欣彭庆明
关键词:谷氨酰胺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肌钙蛋白I
纤支镜与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中的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在困难气道患者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时,使用纤支镜与可视喉镜插管的差异。方法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48例,ASA评级Ⅰ~Ⅱ级,插管困难程度分级(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回顾性均分为纤支镜组和可视喉镜组。纤支镜组直接运用纤支镜先引导双腔支气管插入气道,再行纤支镜对位;可视喉镜组先运用可视喉镜插管,再行纤支镜对位。观察两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心率(HR)及收缩压(SBP)的变化、口腔咽喉部损伤情况及术后咽喉部不适感。结果两组在插管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一次性成功率纤支镜组为100%,可视喉镜组为95%,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前后可视喉镜组HR、SBP变化幅度较纤支镜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视喉镜组口腔咽喉部损伤例数(11例)比纤支镜组多(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视喉镜组术后咽喉不适感患者(14例)多于纤支镜组(7例)(P<0.05)。结论在困难气道行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直接使用纤支镜引导及对位比先使用可视喉镜插管后运用纤支镜对位具有损伤更小、刺激更轻等优势,对患者更有利,是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的首选方法。
李超旷昕胡晓玲李玉成郭立萍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双腔支气管导管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乌司他丁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以了解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所致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按12ku/kg体重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心肺转流开始时按6k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min,30min,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1h,3h,6h抽取桡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同时测定诱导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后1h,3h,6h等时间点的肺死腔率和血浆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体表面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前心肺功能,病种,总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类别和手术时间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min至循环后6h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均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达高峰。循环后1h至6h至两组肺死腔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肺死腔率在体外循环后1h达高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在体外循环后3h达高峰。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30min至体外循环后6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循环后1h至6h肺死腔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过度释放,减轻术后早期肺死腔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对改善肺氧合保护肺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旷昕郭曲练李玉成胡啸玲郭立平李祥
关键词:外科学乌司他丁心肺转流术基质金属蛋白酶9肺损伤
不同麻醉方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发现更适合LC的麻醉方案。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LC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G组(n=10)为全麻组;GE组(n=10)为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组患者给予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1~2mg/kg、卡肌宁0.6mg/kg诱导插管,术中给予卡肌宁维持肌松;GE组患者在选择T8-9,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行全麻插管,诱导药物剂量及麻醉机参数调节同G组,术中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镇痛。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微泵静推维持麻醉深度。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腹腔充气后即刻(T2),腹腔充气后30min(T3),放气后10min(T4)及24h(T5)5个时点抽血检测患者的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选择同一手术组医生完成手术,且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5);除T1和T5外,G组其他时点MAP、HR均较GE组要显著增高(P〈0.05);同时,除T1外,其他各时点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及血糖也是G组较GE组要显著升高(P〈0.05);GE组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则较C组要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也较G组明显要短(P〈0.05);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的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结论 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要显著减轻,是更适合该类手术的麻醉方案。
刘文捷彭庆明李玉成
关键词:麻醉方法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皮质醇
舒芬太尼在小儿唇裂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周志刚胡啸玲郭立平旷昕彭庆明李玉成
关键词:舒芬太尼唇裂修补术小儿唇裂麻醉并发症氯胺酮麻醉麻醉药物
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将90例腹腔镜气腹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C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肝脏分泌的急性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常规监测MAP、HR、SPO2。结果三组患者中气腹时A组和B组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E、NE、CRP在气腹后20min明显升高(P<0.05),而C组病人在气腹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干扰导致应激反应显著增强,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是气腹下腹腔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彭庆明郭立平李详李玉成
关键词:应激反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急性反应蛋白腹腔镜气腹SPO2气腹前后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TCI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及气腹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Ⅰ组插管时血压升高,Ⅱ组明显下降;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明显降低。结论 TCI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李玉成胡啸玲
关键词: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插管下行胸腔镜下肺大泡结扎术患者40例,ASAⅠ~Ⅲ级,分为对照组(C组,n=20)及高碳酸血症组(H组,n=20),依据Omeda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的PETCO2数据,调控每分钟通气量。使C组PETCO2≤45mmHg,H组PETCO2则维持在50~55mmHg之间。观察记录麻醉后仰卧位双肺通气(T1)、侧卧位单肺通气后15min(T2)、单肺通气后30min(T3)、术后2h(T4)、术后6h(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抽取动脉血5mL行血气分析及TNF-α测定,观察术毕的恢复情况(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正确回答时间)。结果:两组组内各时点与其相应的T1时点比较血浆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均在T3时点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但到T5时点仍然显著高于T1时点(P<0.05);两组组间比较,除T1时点外,其他各时点的血浆TNF-α浓度C组均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容许性高碳酸血症能抑制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浆TNF-α的产生,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文捷李玉成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高碳酸血肿瘤坏死因子Α
不同麻醉方案对LC患者血浆TNF-α及IL-1β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LC患者血浆TNF-α及IL-1β的影响。 方法 120例ASAI~Ⅲ级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G)组和全麻+硬膜外麻醉(GE)组,每组各10例。G组给予芬太尼、异丙酚、卡肌宁诱导插管;GE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行全麻插管,诱导药物剂量及麻醉机参数调节同G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微泵静推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腹腔充气后即刻(T2),腹腔充气后30min(T2),放气后10min(T4)及24h(T5)5个时点抽血检测TNF—α及IL-1β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MAP、HR变化、各组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 结果 除T1和T5外,G组其他时点MAP、HR较GE组显著增高(P〈0.05);同时,除T1外,其他时点血浆TNF-α及IL-1β含量G组较GE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T5时点的IL-1β值均较其T1时点降低,G组降低有显著性(P〈0.05)。GE组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较G组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较G组明显缩短(P〈0.05),且不增加患者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P2〉0.05)。 结论 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于LC患者血浆TNF-α及TNF-1β含量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显著减轻,能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适合于该类手术。
彭庆明刘文捷李玉成郭立平
关键词:麻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