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标

作品数:45 被引量:369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城镇化
  • 7篇城镇化进程
  • 5篇金融
  • 4篇能源
  • 3篇工业化
  • 2篇地域分工
  • 2篇信息化
  • 2篇政治经济学
  • 2篇政治经济学分...
  • 2篇失业
  • 2篇失业率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能源强度
  • 2篇能源消费
  • 2篇农村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现代化
  • 2篇区域经济
  • 2篇主义

机构

  • 41篇西南财经大学
  • 7篇暨南大学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市委党校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光大集团

作者

  • 41篇李标
  • 16篇丁任重
  • 7篇吴贾
  • 2篇宋长旭
  • 2篇陈姝兴
  • 2篇王黎
  • 1篇李俞
  • 1篇杨英
  • 1篇陈霄
  • 1篇王林
  • 1篇陈旭辉
  • 1篇崔西伟
  • 1篇陈成
  • 1篇孙根紧
  • 1篇吴波
  • 1篇张航
  • 1篇吴波

传媒

  • 3篇财经科学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四川省情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软科学
  • 1篇中国西部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改革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南方经济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需求侧管理的政治经济学阐释被引量:2
2022年
新发展阶段下,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内在要求加强需求调控。基于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辩证分析,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代需求侧管理理论。新时代需求侧管理是发挥社会需求总量牵引与结构优化效能,着力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均衡的新型管理模式。新时代需求侧管理强调短期与中长期目标相互融合,总体目标的核心在于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顺利塑造;具体目标的内核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扩大社会需求规模、引导就业改善和牵引结构升级。管理好需求侧应以实现经济提质扩容为目的,坚持供需有机融合思路,立足扩张需求基点,消除经济循环堵点,抓住社会再生产着力重点。生产环节侧重以结构型需求政策为引导,塑造高质生产体系、增加有效供给;分配环节侧重以健全的三次分配机制为保障,优化分配结构、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流通(交换)环节侧重以消除流通阻滞为关键,建立高效流通体系、改善流通效率;消费环节侧重以消费安全与潜力释放为抓手,促进消费量质同升。
李标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社会再生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特征、困境与提质路径被引量:3
2021年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赋予川渝两地的重大战略任务。明晰产业发展特征、困境与提质路径是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在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逐年改善、产业集聚趋势明显、吸纳就业能力优良,但也面临着协同建链水平不高、创新能力相对不强和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三大制约。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建构产业协同的合理布局、筑牢产业提质的创新基础、引导产业发展协作共赢。
李标李溪铭张航
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镇人口比例衡量的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越50%,这说明我国已由“乡村主导型”迈向“城镇主导型”社会。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
丁任重李标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的能源强度被引量:30
2015年
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对能源强度正负双面效应的叠加,使其施加于能源强度的总体影响难以把握。本研究依托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生产函数,借助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联系机制,推导三者与能源强度的数理关系。我们以此为基础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并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5-2013年的数据,使用FE、IV-FE、IV-GMM和MG四种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城镇化短期内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并没有持续发挥其在集约利用能源方面的优势,以至于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长期影响表现为正。2在控制工业化的内生性后,IV-FE、IV-GMM模型表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改善能源强度。3信息化在改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方面的短期和长期作用均较为显著。从而,中国需将城镇化短期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化为长期节能降耗优势;需构筑节能型现代产业体系,释放工业化结构节能红利;需深挖"信息节能"潜力,强化信息化节能效应。
李标吴贾陈姝兴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能源强度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吗?被引量:12
2021年
污染排放强度意指单位GDP的污染物综合排放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环境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内蕴着沿江城市污染排放强度的降低。本研究基于2006—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开展计量分析,旨在检验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排放强度,识别该国家级发展战略的污染减排机制及其作用大小。本研究有如下实证发现:(1)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污染减排的作用评估看,DID的估计结果表明,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显著的污染减排效应,使污染排放强度大约下降了0.045个百分点。(2)从此国家级发展战略的污染减排传导机制角度考察,DID的实证结果显示,该国家级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新型城镇化、结构优化、创新投入和循环生产的机制传导,能够显著促进沿江城市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3)由不同传导机制的污染减排作用大小分析,SYS-GMM的回归结果说明,新型城镇化的污染减排效果最好、结构优化其次、创新投入和循环生产的负弹性系数较为接近。(4)此外,SYS-GMM的回归结果表明,污染排放强度的累积滞后效应显著,且长江经济带的累积滞后效应明显大于全国与非长江经济带地区。因而,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以及生态本底增进,确保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在省级空间上一致联动与执行强度在时序上连贯的同时,沿长江的城市有必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和提高循环生产水平。
李标张航吴贾
关键词:污染排放强度双重差分系统广义矩估计
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与物价的稳定:基于断点联动识别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采用RPI以及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猪肉6个序列2002年12月至2017年5月的月度价格指数,对序列间断点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基于离散结构突变和平滑漂移结构突变的假设,我们研究了冲击在不同价格序列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传递性,验证了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本文发现三种粮食作物,即小麦、玉米、大米序列存在断点的共变性(同期性),这种共变主要由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推动;大豆、猪肉和RPI序列则表现出断点的序贯性,主要源于猪肉价格的冲击传递至大豆中,并推动了通货膨胀率。研究结论说明,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宏观政策应考虑生产要素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广泛影响。同时,需着重稳定构成价格指数中具有高权重产品的价格,因其价格上涨不仅直接拉升通货膨胀率,还会将冲击传递至其他农产品价格中,从而增加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
吴贾李标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正>一、引言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新词开始在我国财经界频繁地提及。2015年11月3日,公开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培育发展动力,优化劳动力、资...
丁任重李标
文献传递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尤其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高度关联性,使得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这—增长动力的演进,以期在城...
李标
关键词:集约型城镇化综合评价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将能源因素和环境因素引入索罗模型构建了低碳经济理论模型,使用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考察了相关因素在短期和长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就业...
李标
关键词:经济建设能源消费污染控制节能减排
文献传递
四川省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与路径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探讨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及其在四川的实践路径。结果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城乡统筹是两化互动的目标,两化互动是统筹城乡的根本路径;新型工业化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依托,协调联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最后,针对四川城乡统筹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四川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6条途径。
陈成李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