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维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有机质
  • 3篇有机质含量
  • 3篇施肥
  • 3篇农田
  • 3篇农田黑土
  • 3篇黑土
  • 3篇长期施肥
  • 2篇诊断层
  • 2篇中国土壤
  • 2篇中国土壤系统...
  • 2篇土壤系统
  • 2篇土壤系统分类
  • 1篇有机碳
  • 1篇水稳性
  • 1篇水稳性团聚体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分类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黑龙江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甘南县农业技...
  • 1篇广安市农业局

作者

  • 6篇李建维
  • 5篇隋跃宇
  • 4篇焦晓光
  • 4篇陈一民
  • 3篇陈文婷
  • 2篇郑利远
  • 2篇刘晓冰
  • 2篇付岩梅
  • 1篇程守全
  • 1篇张兴义
  • 1篇刘晶
  • 1篇张锦源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土壤与作物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吉林西部典型风砂土的土系分类研究及归属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吉林西部风砂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了吉林省西部4个风砂土的典型剖面。通过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状况调查分析,对野外典型剖面的描述,以及对土壤各项性状指标分析,并以土体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西部风砂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干润雏形土和砂质新成土2个亚纲。
李建维张锦源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郑利远
关键词:风砂土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
土壤分类的发展与方向被引量:7
2014年
土壤分类是认识土壤的基础,也是研究土壤的一种基本方法。随着土壤科学的发展,土壤分类也在不断前进。本文从国际到国内,从过去到近现代,叙述了土壤分类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土壤分类经历了早期以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为代表的定性分类时代而进入了近现代以土壤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定量分类时代,开始了新的里程。特别是近期关于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土系的研究成为当前从事土壤分类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土壤分类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土壤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维陈一民郑利远焦晓光隋跃宇
关键词:土壤分类
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旨在研究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黑土空间移位长期定位试验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并分析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及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可不同程度提高农田黑土的养分含量及土壤酶的活性,提高顺序是北安(SOM11)>嫩江(SOM6)>海伦(SOM5)>德惠(SOM3)>梨树(SOM1.7),北安黑土与其他4种土壤之间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显著相关,土壤脲酶、蔗糖酶可以反映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长期施肥后土壤质量变化趋势。
陈文婷付岩梅隋跃宇刘晓冰李建维
关键词:农田黑土长期施肥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
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断层与诊断特征,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冷凉淋溶土和湿润雏形土2个亚纲。
李建维焦晓光隋跃宇程守全
关键词:暗棕壤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
长期施肥下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分级特征、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全氮、全磷含量分布及相关性的影响,为阐明施肥对黑土肥力演变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空间移位长期定位试验,研究2种施肥方式下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中全氮、全磷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对2-1mm粒级大团聚体含量影响最大,施肥处理在该粒级团聚体分别增加了1.95%-4.59%之间,且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呈递增的趋势。不同农田黑土全氮、全磷在2~1mm粒级大团聚体中含量最高,在〉5mm和〈0.25mm含量最低。2~0.5mm土壤团聚体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mm和〈0.25mm与土壤全氮、全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全磷主要存在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施用化肥可提高水稳性大团聚体中全氮、全磷的含量,是改善农田黑土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刘晶陈一民付岩梅陈文婷李建维焦晓光
关键词:施肥农田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全磷
施肥对梯度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各类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本研究以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空间移位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施肥对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SOM1.7、SOM3、SOM5、SOM6、SOM11)的农田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肥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利于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同时可提高5种农田黑土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等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对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无影响。在5种农田黑土中,长期施用化肥对SOM11土壤影响最显著,其次是SOM6、SOM5、SOM3、SOM1.7土壤。化肥NPK处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分配比例总体上均低于无肥处理。施肥对5种农田黑土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相关关系无影响。
陈文婷刘晓冰隋跃宇李建维陈一民张兴义
关键词:长期施肥农田黑土活性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