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卵巢
  • 19篇肿瘤
  • 13篇卵巢癌
  • 13篇宫颈
  • 11篇卵巢肿瘤
  • 9篇细胞
  • 9篇宫颈癌
  • 8篇上皮
  • 7篇预后
  • 7篇上皮性
  • 5篇上皮性卵巢癌
  • 5篇子宫
  • 5篇病理
  • 4篇子宫内膜
  • 4篇细胞癌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内膜
  • 4篇抗原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机构

  • 40篇中山大学
  • 6篇汕头大学
  • 3篇湖南省肿瘤医...
  • 3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1篇李俊东
  • 12篇冯艳玲
  • 8篇李孟达
  • 8篇刘富元
  • 8篇刘继红
  • 8篇李艳芳
  • 7篇朱安娜
  • 7篇陈晨
  • 7篇徐漫漫
  • 6篇王銮虹
  • 5篇庄圆
  • 4篇肖娟
  • 4篇熊樱
  • 4篇陈亮
  • 3篇彭小萍
  • 3篇黄永文
  • 3篇黄欣
  • 2篇云径平
  • 2篇肖艳
  • 2篇郑敏

传媒

  • 9篇癌症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1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防癌健康教育方式初探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评价广州越秀区开展防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效果 ,探讨适用于社区开展的有效的防癌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区内所辖居民进行为期4年的防癌健康教育 ,活动前后分别调查居民对肿瘤的认识及肿瘤知识来源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防癌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包括新闻发布会、大型宣教咨询活动、常见肿瘤宣传折页等。②活动后居民通过广播和电视、宣传板报/小册子等方式而获得癌症知识的人数明显增多。③居民最喜欢获得防癌知识方式依次是广播/电视、读报纸/杂志等。居民对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7.9%提高到82.9%,防癌健康教育的参与率由29.9%提高到87.0%。[结论]社区防癌健康教育是一项可显著提高社会效益的群体性活动 ;被动性的防癌健康教育方式居民易于接受 ,为最好的社区防癌健康教育方式 ;主动性的防癌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肿瘤防治相关知识 ,有助于社区防癌健康教育网络的形成。
李俊东万德森柳青戎铁华杨基然林鹏刘颜管幼琼许祥策
关键词:肿瘤健康教育流行病学
社区防癌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探讨社区防癌健康教育实施的内容和方式 ,以及如何评价社区防癌健康教育的效果。
曾立忠方志顺张光建陈正萍杨基然李俊东
关键词:肿瘤健康教育流行病学
提高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手术切除率的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背景与目的:复发性卵巢上皮癌能否手术切除对预后影响较大,提高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手术切除率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期间因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在我院行第二次细胞减灭术的5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灶部位局限于盆腔19例,超出盆腔35例。病灶数目为1个者16例,≥2个者38例。无腹水38例,有腹水16例。接受术前化疗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以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复发间隔时间、复发病灶部位、数目、有无腹水及复发术前化疗对复发术后残留灶的影响。结果:肿瘤的满意切除率为81.5%(44/54),其中无残留灶者占53.7%(29/54),残留灶≤2 cm者占27.8%(15/54)。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部位及有无腹水是影响复发术后残留灶的显著性因素(P<0.05);复发术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满意切除率分别为100%(12/12)和37.5%(3/8),卡方检验显示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40.7%(22/54)的患者手术较复杂,涉及胃肠道、泌尿道或肝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9/54),手术死亡率1.9%(1/54)。结论:根据患者瘤灶的边界、部位、有无腹水及术前化疗的疗效,对复发患者进行适当的选择。
李艳芳李孟达刘富元刘继红李俊东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手术切除率手术治疗术前化疗
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至2008年宫颈癌病例4075例,25例为宫颈小细胞癌,其中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24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年龄、症状、疾病FIGO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案及预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小细胞中CK、EMA、NSE、Syn、CgA、CD56、TTF-1和S100的表达,并分析其特征。【结果】24例病例的中位年龄为44.8岁。中位生存时间为初次确诊后19.2月。病理资料显示18例为单纯宫颈小细胞癌,6例为宫颈小细胞癌合并其他类型宫颈恶性肿瘤。此24例SCCC免疫组化显示:NSE100.0%,Syn95.8%,CD5666.7%,CgA79.2%,TTF-137.5%,EMA83.3%,CK66.7%及S1008.3%。【结论】SCCC为宫颈上皮恶性肿瘤罕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其他方法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NSE、Syn、CD56及CgA的联合检测有提高病理诊断意义。
庄圆李俊东云径平侯景辉朱安娜徐漫漫
关键词:宫颈恶性肿瘤小细胞癌免疫组化
中国和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目的 探讨中国和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 ,并比较两组患者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 115例中国宫颈癌患者和 79例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DNA ,用测序法和反向核酸杂交法对HPV进行分型。并分析HP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中国组HPV阳性率为 76 .8% ,澳大利亚组为 89.9% (P =0 .0 17)。两组间HPVl6和 18型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80 6 ) ,HPV5 8和 5 9型在中国组比澳大利亚组多见。HPV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但HPV型别与组织学类型及分级相关。澳大利亚组中晚期及非鳞癌患者较中国组多。两组患者在宫颈涂片普查次数及一些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澳大利亚组子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比中国组明显为高 ;在中国组中HPV5 8和 5 9型是并列第 3常见的感染类型 ;HPV18和 5 9型与恶性度高的宫颈癌相关。
刘继红黄欣廖革望李俊东李艳芳李孟达Barbara RoseCarol Thompson
关键词:宫颈癌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和SCCAg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0
2009年
背景与目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可用于细胞角蛋白19片段的定量检测,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血清CYFRA21-1及SCCAg检测,以2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分析其作为诊断参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CYFRA21-1、SCCAg用于宫颈癌诊断的特异性均为100%。CYFRA21-1、SCCAg升高用于治疗前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36.0%和4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到60.0%,与CYFRA21-1单一指标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CYFRA21-1升高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相关;SCCAg升高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CYFRA21-1升高显著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与SCCAg升高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宫颈深肌层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SCCAg升高用于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YFRA21-1(75.0%vs.29.2%,P=0.001;55.8%vs.26.9%,P=0.024),联合检测CYFRA21-1对提高SCCAg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2%vs.75.0%,P>0.05;63.5%vs.55.8%,P>0.05)。结论:CYFRA21-1对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深肌层浸润的价值不及SCCAg。对于宫颈鳞癌患者,SCCAg是首选的肿瘤标志物。
熊樱彭小萍梁立治郑敏李俊东
关键词:CYFRA21-1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
酪氨酸激酶c-Kit及phospho-c-Kit(Tyr71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膜受体型的酪氨酸激酶c-Kit及719位酪氨酸磷酸化的c-Kit[phospho-c-Kit(Tyr719)]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Kit、phospho-c-Kit(Tyr719)在上皮性卵巢癌(82例)及卵巢良性肿瘤(25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卵巢癌中,c-Ki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Kit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Ⅰ、Ⅱ期患者的c-Kit阳性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Phospho-c-Kit(Tyr719)在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病变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几乎无表达。【结论】c-Kit在卵巢癌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Ki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c-Kit蛋白可能是在卵巢癌发展的早期阶段起作用的。而phospho-c-Kit(Tyr719)在卵巢癌组织中几乎无表达,提示c-Kit蛋白在Tyr719位点磷酸化可能不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激活途径。
陈晨李俊东王浩渊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肿瘤C-KIT免疫组织化学法
B23和Ki67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B23和Ki67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4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23和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率与B23和Ki67的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B23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和76.9%(P<0.001)。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5.0%和44.2%(P=0.014)。单因素分析显示B23及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无进展生存率呈负相关。B23和Ki67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联合检测B23和Ki67可能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生存率,作为临床疗效的预后指标。
王銮虹李俊东
关键词:宫颈癌KI67预后
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会诊的开展情况,评价MDT模式在卵巢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参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单病种MDT会诊的连续性患者队列,分析临床资料、MDT会诊决策内容、执行情况和随访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结果在入组的243例患者中,原发性卵巢癌203例,其中诊断为Ⅰ~Ⅱ期5例(5/203,2.5%),Ⅲ~Ⅳ期85例(85/203,41.9%),复发性113例(113/203,55.7%);组织学类型为上皮性肿瘤171例(171/203,84.2%)。全部病例共进行265例次讨论,建议化疗236例次(236/265,89.1%),其中203例次(203/236,86.0%)执行化疗,184例次(184/203,90.6%)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vs.45.5%,P<0.001);建议手术治疗154例次(154/265,58.1%),其中145例次(145/154,94.2%)执行手术,143例次(143/145,98.6%)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6%vs.33.3%,P<0.001);建议其他治疗168例次(168/265,63.4%),其中112例次(112/168,66.7%)执行建议,95例次(95/112,84.8%)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vs.33.9%,P<0.001)。结论MDT模式在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布局以及全程管理等临床实践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近期治疗效果。但由于随访时间及病例数有限,卵巢癌单病种MDT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
邱雅杨帆梁思思周文灏成霞琴王寅何洁华张嵘李力人郑云刘学奎王军业张旭彭柔君李俊东
关键词:卵巢肿瘤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02年
背景与目的:实验和临床证明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这过程由多种血管生长因子调控,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测定血清VEGF水平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能否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材料与方法:采用R&DSystemsIncminneapolisMNUSA生产的QuantikineHumamVEGF试剂盒,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宫颈癌、39例子宫内膜癌和89例卵巢癌患者的术前血清,以及其中3例卵巢癌术后3、6、9个月及复发时血清的VEGF水平;另用80例健康妇女血清的VEGF水平作为对照。用SPSS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5th和95th位数的区间描述变异程度。结果:8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VEGF中位水平为218.5ng/L(42.06-671.70ng/L)。50例宫颈癌、39例子宫内膜癌和89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血VEGF中位水平分别为272.00ng/L(91.94-745.53ng/L)、383.50ng/L(105.67-776.50ng/L)和479.85ng/L(99.47-1326.88ng/L),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妇女(P<0.0001),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与健康妇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例卵巢癌患者术后3、6、9个月无复发时测定的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彭小萍李俊东李孟达1叶鲜明颜婉嫦
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妇科恶性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