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
-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索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为高产花生品种选育和大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大花生为材料,自花生结荚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大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结荚后0,9,19,28,38和47d)的冠层温度进行观测,并于收获后调查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对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总体差异极显著(P<0.01);单株结果数与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相关均不显著(P>0.05);饱果率与结荚后0,9,28和38d的冠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百果质量和产量除与结荚后19d冠层温度相关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均显著负相关(P<0.05);在一定范围内,冠层温度每升高1℃,花生产量减少225.8~393.2kg/hm2。【结论】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密切相关,冠层温度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指导花生育种、栽培等生产实践。
- 任学敏朱雅王小立王长发
- 关键词:花生产量性状冠层温度育种
- 苏州工业园区水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苏州工业园区湖泊和河流水体的浮游甲壳动物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年度变化,探讨其分布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园区水体有枝角类6科12属24种,桡足类7科13属18种,其中短尾秀体溞、长额象鼻溞、汤匙华哲水蚤及近邻剑水蚤在不同水体中不同季节均为优势种.在湖泊水体和河流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且在夏、秋季分别具有2个峰值.枝角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河流水体中均高于湖泊水体,两者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在河流水体和湖泊水体间差异不显著,而平均生物量要显著高于湖泊水体.湖泊水体和河流水体在溶解氧、p H、透明度、总溶解固体、盐度、总磷、总氮及铵氮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无论是湖泊水体还是河流水体,多数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与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CODMn)和总磷等指数呈正相关,只有枝角类中的溞属、船卵溞属种类的分布与水体溶解氧、p H值及透明度呈正相关.
- 于婷婷朱雅徐珑赵磊钱文杰常青王国祥陈建琴
-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开办农学专业可行性分析——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
- 2013年
-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化农业的快速、深入推进,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开办农学专业,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是一条重要解决途径。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从开办农学专业的必要性、办学实力、教学资源、生源供应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对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开办农学专业可行性进行分析。
- 任学敏王小立黄思良夏敏朱雅
- 关键词:农学专业可行性地方本科院校
- 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索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花生结荚期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北方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主茎顶3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收获时调查了分枝数、侧枝长和主茎高等农艺性状,对各生理和农艺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有分异,其中,豫花153的冠层温度最低,开农41的最高。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均有强烈影响。生理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含量,其次是SOD活性、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CAT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农艺性状中以主茎高的影响最大,侧枝长和分枝数次之。【结论】花生冠层温度与生理和农艺性状密切相关,生理活性强,植株高、分枝数多,利于冠层温度降低。
- 任学敏朱雅王长发王小立
- 关键词:花生生理性状农艺性状冠层温度
- 粗犷豪放之美的汉画建鼓舞韵
- 2022年
- 建鼓舞是汉代创造出的优美的击鼓演奏艺术,以男性舞者居多,也有双人对舞、单人独舞与多人共舞,彰显汉代击鼓舞蹈的风格--粗犷豪放,飘逸洒脱,栩栩如生,动感十足,极富力度感、节奏感,再现宏丽悠远的乐风舞韵,展示汉代国力强盛、气势雄浑、博大豪迈的时代精神!
- 田平朱雅
- 关键词:粗犷豪放动感飘逸建鼓舞
- 施氮水平对花生冠层温度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大白沙和鲁花11号2个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不施氮、低氮、中氮和高氮4个施氮水平处理,自花生结荚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观测每个品种各处理的冠层温度,收获后调查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研究施氮水平对花生冠层温度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施氮能够降低花生冠层温度,且施氮量越高,冠层温度越低;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随冠层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施氮量、冠层温度和产量性状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冠层温度的高低有可能作为施肥情况是否良好的一个较可靠的指标。
- 刘一佳任学敏朱雅张乃群
- 关键词:花生施氮水平冠层温度产量性状
- 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特征,探索更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理解该区森林动态提供理论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09年7—9月和2010年7—8月在太白山北坡和南坡锐齿槲栎林分别设置21和12块样地,对乔木更新状况及环境因子进行系统调查(2009年7—9月在北坡调查及取样,2010年7—8月在南坡调查及取样),分析更新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高度级结构等特征参数,探讨更新密度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30种乔木更新物种,其中葛萝槭、四川木姜子、锐齿槲栎、白檀、湖北山楂和桦叶荚蒾的重要值均大于20%,其重要值之和占所有更新物种重要值总和的69.31%,为最重要更新物种;总更新密度为9 697株·hm^(-2),主要集中于幼苗(H<1.3 m)阶段,约为幼树(1.3 m≤H<3 m)密度的3倍;更新密度随高度级呈倒"J"型分布;锐齿槲栎缺失高度为210~300 cm的更新苗,在林下不能形成完整的更新大小序列;不同样地间更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较大,表明更新苗分布不均匀,趋向斑块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坡向、土壤全P含量、坡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总更新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总变异的73.2%;更新多样性主要受全P含量和坡向的影响。【结论】太白山锐齿槲栎林乔木更新种类丰富,整体上具有一定更新能力,但作为建群种的锐齿槲栎在林下不能完成自然更新,因此,在森林管理中可适当考虑人为地创造一定的开阔环境(如林窗)来促进其更新,同时对该林型的管理还应注重坡向、全P含量、坡度和有机质含量对更新的影响,较凉爽湿润坡向、坡度平缓、土壤全P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生境利于乔木更新。
- 任学敏朱雅陈兆进丁传雨李玉英杨改河
- 关键词: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
- 不同温度型花生品种的抗衰老特性
- 2014年
- 以我国北方4个大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于花生结荚期到收获,用红外测温仪对各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差异。冠层温度低的品种比冠层温度高的品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NR、SOD和CAT活性明显偏高,而MDA含量明显偏低,且越往生育后期越明显,说明冠层温度低的品种比冠层温度高的品种生活力更旺盛,抵抗衰老能力更强。因此,冠层温度可作为花生抗衰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指导花生育种和栽培等生产实践。
- 任学敏朱雅王小立丁传雨王长发代惠萍
- 关键词:抗衰老冠层温度花生
- 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索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以揭示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方法】于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照度计对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冠层、1/2株高层、0.02m株高层光照度日变化(06:00-18:00,每隔2h观测1次)进行了观测。【结果】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分异,冠层温度偏高的品种(暖型花生)持续偏高,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冷型花生)持续偏低,且越是到生育后期,差异越明显。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温度型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均能用三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各层光照度日变化均能用二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温度和各层光照度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不同生育时期各因子的作用大小不同,结荚期:地表温度>1/2株高层光照度>0.02m株高层光照度>冠层光照度;饱果期:地表温度>冠层光照度>1/2株高层光照度>0.02m株高层光照度。【结论】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温度密切相关,到生育后期,冠层光照度也对其起重要作用。
- 任学敏朱雅王小立王长发
- 关键词: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光照度日变化
- 施氮对花生冠层温度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花生品种大白沙为试验材料,于结荚到收获期,用红外测温仪对不同施氮处理的花生冠层温度进行连续观测,测定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氮(952 kg/hm2)处理的花生冠层温度明显低于不施氮肥(CK)的,而中氮(543 kg/hm2)和低氮(222 kg/hm2)处理的花生冠层温度在结荚至饱果中期均高于CK,饱果后期低于CK;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及NR、POD、CAT活性均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CK,而MDA含量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
- 刘一佳任学敏朱雅张乃群
- 关键词:冠层温度生理特性花生可溶性糖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