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玲

作品数:171 被引量:801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8篇卵巢
  • 43篇卵巢早衰
  • 35篇中医
  • 31篇左归丸
  • 30篇免疫
  • 23篇岭南
  • 23篇复发
  • 23篇复发性
  • 22篇罗氏
  • 22篇免疫性
  • 19篇阴道
  • 19篇外阴
  • 19篇外阴阴道
  • 18篇阴道假丝酵母...
  • 18篇阴道假丝酵母...
  • 18篇外阴阴道假丝...
  • 18篇外阴阴道假丝...
  • 18篇假丝酵母
  • 18篇假丝酵母菌
  • 18篇假丝酵母菌病

机构

  • 143篇广州中医药大...
  • 8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医学实...
  • 2篇广东省第二中...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柳州市中医院
  • 2篇广东省计划生...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70篇朱玲
  • 56篇罗颂平
  • 21篇许丽绵
  • 13篇郜洁
  • 8篇曾诚
  • 7篇李道成
  • 6篇曹蕾
  • 5篇赵颖
  • 5篇周英
  • 5篇阮丽君
  • 5篇彭慧娟
  • 3篇邓高丕
  • 3篇高飞霞
  • 3篇任明能
  • 3篇郭淑敏
  • 2篇黄洁明
  • 2篇黄泉智
  • 2篇朱初良
  • 2篇谢宇晖
  • 2篇顾菁

传媒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新中医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第十四次全国...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14篇2019
  • 14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1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生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动情周期、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受孕率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泼尼松、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观察动情周期、受孕率,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FSH、E2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FSH增高,E2降低,受孕率低下。左归丸各剂量组动情周期时间延长,但仍有规律性变化。FSH升高及E2降低均不明显,受孕率也低下。结论:模型组卵巢功能损伤、破坏。左归丸能改善、保护卵巢功能,但对受孕率改善不明显。
朱玲罗颂平许丽绵
关键词:卵巢早衰左归丸动情周期FSH受孕率
岭南罗氏妇科诊疗盆腔炎性不孕的临证特色被引量:7
2017年
岭南以其特有气候与地域特点,逐渐形成岭南地区治疗疾病独特的临证特色。岭南医学在三因制宜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流派学说。岭南罗氏妇科流派源远流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治疗妇科疾病有其不同于传统的思维与方法。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常影响输卵管结构及通畅度,引起盆腔炎性不孕症。中医辨治盆腔炎症多以清热祛湿治疗为主,基于因地制宜、治病求本原则。岭南罗氏妇科认为盆腔炎性不孕的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正虚以肾虚、气虚、阴虚常见;邪实以湿热瘀互结、湿瘀互结多见;治疗原则为补虚祛邪,经后祛邪为主,清热养阴,兼顾扶正,经前扶正调和气血为主,补益脾肾,兼顾祛邪。其用药平和,擅用南药,临床疗效显著。
彭慧娟朱玲
关键词:岭南临证
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AMH、GDF-9信号转导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卵巢抗苗勒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and diffe...
朱玲任锦锦章雅琼彭艳丽
关键词:免疫性卵巢早衰左归丸生长分化因子-9信号转导
文献传递
中医妇科学教学案例库构建的初探被引量:3
2014年
案例是案例教学开展的基石,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有序开展的保障。对中医妇科学临床案例进行收集,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目的进行整理、加工。操作平台基于Excel表格。栏目分设总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每栏中分层设15个模块,包括基本资料、主诉、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诊断、应用目的及情境等,并选定相应检索词。案例设置从难易程度上分为入门案例和提高案例,从特征类型分为典型案例和不典型案例。案例库内容还需通过教学活动不断修正,使之更适合临床课程教学。
朱玲郜洁黄洁明罗颂平许丽绵赵颖曾诚廖慧慧曾蕾曹蕾
关键词:案例库案例教学中医妇科学
岭南罗氏妇科调经特色浅析
岭南罗氏妇科强调肾—天癸—冲任—子宫轴在月经中的调节作用,首重阴阳,擅调冲任,重视肾肝脾,擅调气血,熟悉药性,擅用南药。
朱玲
关键词:月经病中医治疗学术思想
岭南罗氏妇科诊治复发性流产的经验
文中介绍了岭南罗氏妇科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理论基础及诊疗特色(病因病机、治疗思路、治疗原则、治疗特色)。
朱玲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病理机制中医诊疗
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对不同程度盆腔炎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新方法。方法将盆腔炎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85例随机分为4组:手术组(轻度)20例,手术+中药组(轻度)22例,手术组(中度)21例,手术+中药组(中度)22例。手术组术后不予中药治疗,手术+中药组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至排卵前,口服盆炎康合剂,排卵后口服助孕3号丸。盆腔中度粘连者于术后第一次月经干净3~5 d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若未妊娠,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重新按周期给药,连续使用3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各组的妊娠率及临床症征改善情况。结果①轻度粘连者,手术+中药组的妊娠率为59.1%,与手术组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粘连者,手术+中药组妊娠率为54.5%,与手术组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体征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手术+中药组(中度)明显低于手术组(中度)(P<0.05),手术+中药组(轻度)与手术组(轻度)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受孕率。
陶莉莉傅艳红朱玲陈小平王慧颖曾诚史云
关键词:盆炎康合剂腹腔镜手术
左归丸对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影响。方法以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于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用左归丸处理小鼠,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水平(E2),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抗卵巢抗体(AoAb),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组织生长分化因子-9(GDF-9)mRNA的表达。结果POF小鼠卵巢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外周血FSH升高,E2下降,AoAb阳性,卵母细胞GDF-9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减少。左归丸能减缓POF小鼠外周血FSH升高,提高体内E2水平,抑制AoAb产生,提高卵母细胞GDF-9 mRNA阳性细胞数,使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增加,早期用药比后期用药作用显著。结论左归丸能改善卵巢免疫性炎症的损伤,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治疗作用。
朱玲罗颂平许丽绵朱初良
关键词:左归丸抗卵巢抗体生长分化因子-9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生长分化因子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的中医病机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反复发作的特点,并结合中医学藏象理论和经络学说,从脾虚肝郁、湿热蕴带,肾虚血瘀、湿瘀结带,脾肾阳虚、寒湿凝带,肝肾阴虚、冲任虚损四个方面来探讨VVC反复发作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复发性VVC的发病过程中脏腑功能失常是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湿邪留滞带脉为其中心线索。脾肾气虚为本,湿邪兼夹热、瘀、寒等病理因素结带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该病的重要病机特点。
阮丽君朱玲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机带脉
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检索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来源包括: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风险度(RR)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5篇,1306例受试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组[RR=1.22,95%CI(1.16,1.29),Z=7.10,P<0.01],但绒毛膜下血肿消失的时间[SMD=-2.19,95%CI(-3.17,-1.22),P<0.0001]、阴道流血时间[WMD=-1.96,95%CI(-4.22,0.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较西药效果好,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王松露朱玲周秀丽彭慧娟
关键词:补肾活血绒毛膜下血肿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