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曙明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甲烷
  • 3篇芳构化
  • 2篇脱氢
  • 2篇脱氢芳构化
  • 2篇W
  • 1篇积碳
  • 1篇硅烷化
  • 1篇GA
  • 1篇MCM-22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 1篇
  • 1篇Z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朱曙明
  • 3篇林国栋
  • 3篇黄利强
  • 3篇曾金龙
  • 3篇张鸿斌
  • 2篇袁友珠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促进W/MCM-22基催化剂上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
2004年
制备了MCM-22沸石分子筛负载双促进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W基催化剂W-Co-Mo(或W-Ga-Zn)/MCM-22.在常压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1073 K、GHSV=1500ml/(h·g)的反应条件下,苯选择性最高达到70%~72%,相应甲烷转化率为~15%;H2-TPR和NH3-TPD表征研究显示,适量Co3+/2+/Mon+或Ga3+/Zn2+的掺杂,一方面导致Wn+物种还原活化所需温度下降及可还原W6+物种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消除去最强的一些B酸位,同时诱生相当数量的中强酸位,这两方面的促进效应都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及减缓积碳有贡献.
黄利强朱曙明曾金龙袁友珠林国栋张鸿斌
关键词:甲烷脱氢芳构化
双促进W/MCM-22基催化剂上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
制备了MCM-22沸石分子筛负载双促进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W基催化剂W-Co-Mo(或W-Ga-Zn)/MCM-22.在常压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1073K、GHSV=1500ml/(h·g)的反应条件下,苯选择性最高达...
黄利强朱曙明曾金龙袁友珠林国栋张鸿斌
关键词:催化剂积碳脱氢芳构化
文献传递
载体硅烷化改性对W/MCM-22催化剂上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用正硅酸乙脂(TEOS)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硅烷化试剂,分别对MCM-22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考察其对所担载W/MCM-22基催化剂上甲烷脱氢芳构化(DHAM)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或TMCS对MCM-22分子筛载体的硅烷化处理主要导致分子筛外表面最强和最弱的表面酸性位被消去.分子筛孔道内的B酸位(芳构化中心)几不受影响;在DHAM反应化学上表现为:CH4转化率大体持平,但芳烃选择性明显上升,催化剂的结焦/积碳速率有所减缓.单程操作寿命明显延长.在经硅烷化处理的8%W-0.6%Zn/MCM-22催化剂上,苯选择性最高达73.1C%(相应甲烷转化率为15.3%),是未经硅烷化处理相应参比样(61.3C%)的~1.2倍.单程操作寿命从300min延长至470min(就同等芳烃产率水平而言);类似的结果在Mo促进的W/MCM-22体系上也观察到.经硅烷化改性催化剂上可溶性积炭主要是分子量较低(在200~400范围)的饱和脂肪烃聚合物,而未经硅烷化处理参比样的可溶性积炭分子量多在500以上.
朱曙明黄利强曾金龙林国栋张鸿斌
关键词:硅烷化甲烷芳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