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旭东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邹平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碘-125粒...
  • 2篇疗法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放射疗法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药
  • 1篇胸部
  • 1篇胸部肿瘤
  • 1篇抑制药
  • 1篇增敏
  • 1篇增敏作用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治疗剂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内外研究

机构

  • 5篇邹平中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天津大港油田...

作者

  • 5篇朱旭东
  • 1篇侯朝华
  • 1篇王庆伟
  • 1篇胡效坤
  • 1篇梁业民
  • 1篇柴树德
  • 1篇娄永忠
  • 1篇张开贤
  • 1篇刘宏
  • 1篇巩秀珍
  • 1篇张德修
  • 1篇赵桂森
  • 1篇李子祥
  • 1篇王俊杰
  • 1篇高阳
  • 1篇于忠和
  • 1篇叶剑飞
  • 1篇张福君
  • 1篇彭丽静
  • 1篇王保明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Ⅰ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再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再次评价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16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省邹平中医院等12家医院31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412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技术,评价疗效和并发症。对颅内恶性肿瘤进行分层研究,行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结果单发脑转移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后复发、放疗后复发、其他(脑膜瘤、垂体瘤等)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9、67、41、26、23、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是19、42、6、9、11、12个月。并发症种类多,发生率低,总并发症发生率10.4%;术后7~45 d死亡3例。结论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并发症较低,与外科切除、外放射治疗各具特点,应该进一步研究,并形成临床路径。
胡效坤彭丽静刘士锋张开贤刘院生张福君朱旭东巩秀珍高阳王德峰Tina Kapur李子祥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放射治疗剂量脑肿瘤碘-125粒子
CT引导术中实时计划对胸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价值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部肿瘤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0-2012年间31例行^125I粒子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3例术中行TPS实时计划优化(A组),余18例未行术中实时计划(B组)。按经验间隔1cm植入粒子,所有患者处方剂量110Gy,术后均行TPS质量验证。并在B组原术中影像资料上重新模拟实时计划(C组),比较各组质量验证满意率。采用x^2检验差异。结果A、B组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分别为92%、39%(P=0.003),C组重新模拟计划后满意率为94%,也高于B组(P=0.001),但与A组相似(P=0.811)。结论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胸部肿瘤可显著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满意率,具有可操作性,对胸部肿瘤粒子治疗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价值。
霍彬侯朝华叶剑飞赵桂森柴树德王俊杰娄永忠宋杨朱旭东王保明于忠和
关键词:胸部肿瘤碘-125粒子
参龙金灵丸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张宵岳张德修朱旭东
参龙金灵丸配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用于临床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设对照组36例,对其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免疫功能等进行观察。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达91.43%,而对照组为22.22%,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
关键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硼替佐米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的体内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Hep-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在100n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2h后,经过0、2、4、6、8及10Gy照射后,检测其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并通过建立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其体内放射增敏作用。利用Trans AM^TM NF—κB P65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硼替佐米对Hep-2细胞辐射诱导NF-κB活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照射前后的细胞凋亡;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状况。结果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硼替佐米可增加Hep-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34%。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肿瘤生长延迟放射增敏值为1.46。经2Gy和8Gy照射后2h可诱导NF-κB活化,且存在剂量相关性(r=0.989,P〈0.05)。硼替佐米在0、2、8Gy不同的照射剂量均能降低Hep-2细胞NF-κB的活性(t值分别为20、02、14、20、17.46,P〈0.01);经硼替佐米干预的细胞有明显的G2-M期阻滞作用(t=22.31,P=0.000),并在照射后明显的细胞凋亡率增加(P值均〈0.01)。Hoecht33342染色可见细胞核均匀染色,凋亡细胞的核凝集,呈强蓝色荧光,细胞核碎裂呈花瓣状。硼替佐米照射组凋亡比例高于单纯照射组。结论硼替佐米通过可影响Hep-2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NF-κB活化的途径,从而增加其对放射的敏感性。
王庆伟刘宏梁业民王涛朱旭东
关键词:喉肿瘤蛋白酶抑制药放射疗法
扶正抗癌中药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扶正抗癌中药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0例,采用扶正抗癌中药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和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扶正抗癌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CD3、CD4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了显著的提高(P<0.05),CD8与治疗前相比有了显著下降(P<0.05),而NK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食少纳呆、心悸自汗、疲倦乏力、气短懒言等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5.4%、78.0%、81.0%、77.8%。结论:采用扶正抗癌中药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食少纳呆、心悸自汗、疲倦乏力、气短懒言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巩瑞红朱旭东顾汉涛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