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初发的DM1,DM2,LADA患者体内GAD-Ab,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TNF-浕,SIL-2R,NO)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免疫因素在各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DM1组GAD-Ab,CD4+T淋巴细胞,CD4+与CD8+T淋巴细胞之比,以及TNF-浕,NO,SIR-2D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ADA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有相同的趋势。而DM2组则无上述变化。在DM1组及LADA组,GAD-Ab,与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TNF-浕的水平正相关,NO与TNF-浕水平正相关,而DM2组及正常对照组无上述变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DM1及LADA的发病均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而DM2的发病与自身免疫不密切:GAD抗原的暴露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重要的启动因素,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GAD-Ab来帮助糖尿病分型,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 林永丽石琳琳邵红吴晓萍曹桂莲
- 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
- 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行Parks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觉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儿童行Parks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觉。方法 采用颜氏随机点同视机图片与立体视图本 ,对 2 1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儿童 ,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Parks中间带移位术后 ,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 ,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 ,视力提高 2~ 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 ,视锐度从 80 0″至 6 0″逐级提高 ,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 先天性眼球震颤儿童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 ,中间带方向好于非中间带方向 ,经Parks中间带移位术后 ,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 ,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 曹桂莲辛浩蓉王丹王淑霞张铭刘斌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立体视觉外科治疗
- 重复使用的LASIK角膜板层切削刀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板层显微切削刀在应用不同手术次数后 ,与未使用过的新切削刀对比所发生的变化 ,从而为临床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共收集 12只 CHIRON显微切削刀 ,其中 2只为未用于手术的新刀 ( 0眼术后 ) ,其余为 3眼、 4眼、 5眼、6眼、 8眼术后各 2只。这些刀片在术后立即收集到原盒中保存以防进一步的损伤。所有切削刀均用 HITACHI S- 32 0 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本文通过对 12只重复使用的板层切削刀行扫描电镜观察 ,且与未使用过的新刀相对比 ,发现未使用过的切削刀质地细腻 ,刀缘连续性好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 ,刀质粗糙 ,出现裂隙和孔洞。结论 :角膜板层切削刀随着使用次数增加 ,刀质的损害程度加重 。
- 张丰菊鲁智莉曹桂莲王秀郝永祥
- 关键词:扫描电镜LASIK
- 存在两个相反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2例报告
- 2001年
- 曹桂莲王雅杰吕杰王小鸥
- 关键词:症状病例报告
- 儿童眼球震颤矫正术的立体视觉研究
- 先天性眼球震颤为儿童一种疑难眼病。有关手术治疗后立体视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自1993年以来,选择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36例。年龄7~14岁,视力0.3以上,有明显中间带,代偿头位扭转角15°~40°左右;有Ⅰ...
- 曹桂莲
- 文献传递
- 5MM下斜肌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 1998年
- 曹桂莲
- 关键词:下斜肌亢进切除术
- Hess屏在眼肌检查中的应用
- 1994年
- 曹桂莲史桂荣等
-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时机和效果。方法 :本组 2 2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均采用Parks氏 (加部分调整 )法手术 ,并追踪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中间带移至正前方 ,头位改善 ,视力提高。结论 :采用Parks氏 (加部分调整 )法 ,适合于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乔晓望赵维强曹桂莲
- 关键词: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时机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 手术矫治分离性垂直偏斜
- 1997年
- 曹桂莲唐宜军唐德祥
- 关键词:斜视手术矫治
- 学龄前儿童中远距离立体视测定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检测学龄前儿童中、远距离立体视正常均值及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中、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方法 :应用胡聪等研制的图形和随机点立体视软件 ,对 41 4例正常学龄前儿童及 1 9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前后进行 1~ 5m中、远距离立体视检测。结果 :1得到学龄前儿童中、远距离立体视正常均值 ;2得到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立体视锐度随距离增加而下降的临床特征。结论
- 乔晓望胡聪赵维强黄欣曹桂莲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远距离立体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