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文喆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电荷
  • 1篇钝化
  • 1篇有机太阳能电...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体硅
  • 1篇晶体硅
  • 1篇缓冲层
  • 1篇胶凝
  • 1篇固定负电荷
  • 1篇P型
  • 1篇AL
  • 1篇C60
  • 1篇C_(60)
  • 1篇PENTAC...

机构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榆林职业技术...

作者

  • 2篇曹文喆
  • 1篇张福俊
  • 1篇曹晓宁
  • 1篇刘瑞
  • 1篇徐征
  • 1篇赵谡玲
  • 1篇龚伟
  • 1篇孔超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Al/_2O/_3薄膜钝化p型硅特性研究
目前,晶硅电池占据着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晶体硅钝化技术是提高太阳电池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全Al背场背面钝化方法已经不适应薄的晶体硅太阳电池,而且随着n型电池的研究发展,需要寻找合适的技术工艺钝化p型晶体硅。研究发现...
曹文喆
关键词:溶胶凝胶钝化固定负电荷
文献传递
利用不同阴极缓冲层来改善Pentacene/C_(60)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制备了结构为ITO/Pentacene/C60/Al的双层光伏电池器件,在C60/Al界面插入了常用的缓冲层材料bathocuproine(BCP)作为阴极缓冲层,通过优化BCP层的厚度来提高电池的性能并研究了阴极缓冲层的作用机理.实验发现,BCP厚度为10nm时器件的效率最高,为0.46.在此基础上,利用bathophenanthroline(Bphen)和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PTCDA)材料取代BCP,分别研究了缓冲层材料电子迁移率以及光吸收特性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在使用电子迁移率比BCP高两个数量级的Bphen材料作为缓冲层后,电池效率提高到了0.56.而当使用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光吸收的PTCDA材料作为缓冲层时,可以起到增加电池光吸收的作用,电池短路电流提高至5.97mA/cm2,效率达0.87.
刘瑞徐征赵谡玲张福俊曹晓宁孔超曹文喆龚伟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PENTACENEC60缓冲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