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博 作品数:42 被引量:144 H指数:7 供职机构: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青岛市科技局基金 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突发胸痛1小时 2012年 病例摘要患者,男,59岁。主因"突发胸痛1小时"而入院。患者1小时前活动时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于当地急诊室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当时测血压70/50mmHg,予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等治疗,同时给予波立维、阿司匹林等口服,病情无好转,由120转入我院急诊室。 贾兆广 李芳芳 袁涛 刘同赏 曹庆博 牟向东关键词:突发胸痛 病例摘要 肾上腺素 阿司匹林 急诊室 术后镇痛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术后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及血压的变化,探讨术后镇痛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胆囊结石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术毕A组接电子镇痛泵,配方为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0.01mg/kg+格拉司琼3mg,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抽静脉血测ET-1、NO、6-Keto-PGF1α血浆浓度。结果A组术后血压平稳,与术前比无明显变化。B组术后24h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术前分别升高了16.5%、15.9%。A组和B组ET-1浓度在术后24h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但B组升高更明显(A组为29.2%,B组为77.0%,P<0.01);术后24hA组和B组NO浓度较术前分别降低了33.3%和60.0%,6-Keto-PGF1a浓度分别降低了20.3%和42.0%(P<0.01)。A组术后出现心绞痛及心电图心肌缺血1例,B组6例。结论术后镇痛可减轻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引起的舒缩血管物质分泌失衡状态,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胡燕华 曹庆博 孙雪华 姚光 王耀岐关键词:术后镇痛 内皮素 一氧化氮 6-酮前列腺素F1Α 冠心病 QT离散度对老年严重心力衰竭病人无预后价值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对老年严重心衰(CHF)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362例老年严重心衰患者人院时记录基础静态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离散度,平均随访(7.2±4.8)个月。结果:随访期间142例(39.2%)病人死亡.QT离散度为(76.3±28.6)ms,存活者220例,QT离散度为(74.8±30.2)ms。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QT离散度对总死亡率(RR1.00。95%CI1.00~1.00),心源性死亡率(RR 1.00,95%CI1.00~1.01)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率(RR1.00。95%CI1.00~1.01)均无预后价值(P〉0.05).结论:QT离散度(QTd)对老年严重心衰病人的总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均无预后价值。 张清潭 李明娥 石斗飞 李宗清 曹庆博 薛春才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L(sCD40L)等指标变化,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40mgqd)、治疗2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4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20mgqd)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3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3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PCI治疗后12h、24h、7d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个治疗组术后12、24h的CK-MB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抗血小板、稳定冠脉血管内皮及粥样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 曹庆博 王修卫 韩增雷 孙学玉 袁涛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CD40L 冠心病患者血浆cAMP、cGM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2年 曹庆博 马建群关键词:冠心病 血浆 CAMP CGMP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4年 张清潭 石斗飞 李忠清 曹庆博关键词:内科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优化缺血后适应在STEMI患者PPCI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优化缺血后适应(IPoC)术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及意义,探索最佳缺血后适应术式。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并行PPCI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IPoC组(50例)及优化IPoC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CI治疗;IPoC组在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给予常规缺血后适应处理,再置入支架;优化IPoC组在开通IRA后,给予优化缺血后适应处理,再置入支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CTnT、NT-ProBNP、Hs-CRP水平,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24 h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心脏超声LVEF等指标,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CTnT、NT-ProB⁃NP、Hs-CRP水平,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24 h ST段回落比例,心功能恢复等方面,优化IPoC组及IPoC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优化IPoC组优于IPoC组(P<0.05)。结论在STEMI患者PPCI术中,优化缺血后适应术式可以明显减轻再灌注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起到很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韩增雷 王修卫 孙学玉 丁思华 曹庆博关键词:缺血后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基础上,加用冠脉内注射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急诊确诊为急性STEMI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6),治疗组在急诊给予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15μg/(kg·min)维持24h,PCI时给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μg/(kg·min),对照组直接行PCI。观察两组患者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PCI后90rainST段回落幅度及临床预后。结果实验组在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及CTFC、TMPGⅢ级、90min ST段回落程度及1个月时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前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加PCI时冠脉内注射,不仅可以提高TIMI及TMPG的分级,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再灌注,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吴鹏飞 曹庆博 孙学玉 韩增雷关键词: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急性 急诊PCI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1例 2007年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91岁,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20年。2007年8月5日,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1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L导联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正常,急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弥漫性狭窄,整个管腔较细,狭窄重处达90%,回旋支中段节段性狭窄约85%,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O级,考虑右冠为梗死相关血管,决定行急诊PCI治疗,用PT Graphx指引导丝通过闭塞段达远端, 王庆久 孙学玉 王萌 曹庆博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 ST段明显抬高 梗死相关血管 PCI治疗 高血压史 高渗盐水合并大剂量呋噻米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HSS)合并大剂量呋噻米治疗老年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7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47例在常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SS并大剂量呋噻米静脉滴注30 min,对照组(Ⅱ组)40例在常规口服ACE抑制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只静脉应用大剂量呋噻米。Ⅰ组患者每天钠摄入量120 mmol,Ⅱ组患者每天80 mmol,两组每天液体摄入量均为1 000 ml,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短期随访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变;两组患者每天尿量及尿钠均明显增加,Ⅰ组更明显(P<0.05);Ⅰ组患者血钠增高,而Ⅱ组患者血钠降低(P<0.05),出院时Ⅰ组患者血钠明显高于Ⅱ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血钾均降低(P<0.05);体重均减少(P<0.05),Ⅰ组更明显(P<0.05);Ⅰ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再住院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HSS合并大剂量呋噻米治疗老年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安全,可靠,耐受性好,短期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张清潭 石斗飞 李明娥 李宗清 曹庆博 薛春才 沃金善关键词:呋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