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延辉

作品数:111 被引量:846H指数:1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经济管理
  • 52篇社会学
  • 20篇政治法律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社会
  • 17篇农民
  • 17篇农民工
  • 17篇民工
  • 14篇资本
  • 10篇社会质量
  • 10篇社会资本
  • 10篇城市
  • 8篇社会融入
  • 8篇社会学
  • 7篇福利
  • 6篇幸福感
  • 6篇外来人
  • 6篇外来人口
  • 6篇经济学
  • 6篇就业
  • 6篇城市外来人口
  • 5篇社会保障
  • 5篇效能感
  • 5篇经济社会学

机构

  • 88篇厦门大学
  • 11篇沈阳师范大学
  • 9篇沈阳师范学院
  • 5篇深圳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2篇中信银行
  • 2篇沈阳市商业银...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深圳市社会科...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共朝阳市委...
  • 1篇中新网络信息...

作者

  • 104篇徐延辉
  • 6篇黄云凌
  • 5篇兰林火
  • 4篇罗艳萍
  • 3篇郭玉辉
  • 3篇陈阳
  • 3篇史敏
  • 2篇李坚
  • 2篇丁煜
  • 2篇丛冬梅
  • 2篇孟述
  • 2篇王高哲
  • 2篇赵忠伟
  • 2篇陈凤兰
  • 2篇冯火红
  • 2篇邹师
  • 2篇于文峰
  • 2篇迟化
  • 2篇李金星
  • 2篇孟祥斐

传媒

  • 7篇学习与实践
  • 5篇社会科学辑刊
  • 4篇吉林大学社会...
  • 4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社会学研究
  • 3篇社会建设
  • 3篇中国社会工作...
  • 2篇政治学研究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沈阳师范学院...
  • 2篇经济社会体制...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对两大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历史转型期,随着社会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感出现了迅速下降后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当前转型期,总社会流动率和向上流动比不断上升,社会公平感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代际流动等社会结构因素是影响社会公平感变迁的基本要素,主观阶层流动感是社会公平感的直接来源,而文化规范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稳定潜在因素。本文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角度考察社会公平,发现社会公平与公平感具有统一性,但公平感所依据的道德观念已经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与心态转型发生了改变。
徐延辉孔一舟
关键词:社会转型代际流动
资本积累与农民工群体的阶层认同被引量:3
2019年
阶层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属阶层和社会位置的感知和判断,阶层认同高低会影响社会成员的态度和努力,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动力。文章从资本积累角度出发,将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四个维度,探讨了资本存量对农民工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中的家庭年收入和住房所有权、人力资本中的决策能力、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均对农民工群体的阶层认同有影响,其中物质资本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影响最小。研究还发现,客观的资本存量通过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的阶层认同产生影响。
徐延辉袁兰
关键词:资本积累农民工阶层认同
金融危机对外来女工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2010年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强。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深入考察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来女工的生存状况。研究发现:经济不景气导致外来女工收入增长幅度下滑,就业稳定性下降,基本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不利的经济环境也给外来女工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有所增强。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外来女工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徐延辉黄云凌徐婷
关键词:金融危机
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指标。在已有的幸福感研究中,大多只强调经济收入、社会人口学变量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却忽略了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的作用。文章利用社区能力理论以及莱夫拉克(Laverack)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基层社区服务、社会资本以及政府绩效对城市低收入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能力各要素对中国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基层社区能够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网络,减小绝对贫困和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徐延辉黄云凌
关键词:政府绩效社会资本主观幸福感
社会质量:欧洲议题与中国走向被引量:5
2018年
社会质量理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直接关注欧盟事务转向可持续发展等更具全球性的议题。虽然社会质量理论具有理论体系完整、经验研究和政策研究并重等优势,但是将一个起源于欧洲的社会发展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建设研究,在指标调适、本土化创新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质量理论的效力,在学术研究层面可以将生长于中国的本土社会质量理论与发端于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对接;在实践层面,可以将社会质量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和统计年鉴,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社会质量内容。
徐延辉龚紫钰
关键词:社会质量社会建设本土化
社会质量视域下城市居民创新意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社会质量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欧洲,是目前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新视角之一。本文以深圳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社会质量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影响城市居民创新意识的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在构成社会质量的四个社会条件因素中,社会经济保障因子对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社会凝聚的社会认同因子对创新意识具有显著影响,而社会信任因子则对创新意识具有间接作用;社会包容中的机会平等因子对创新意识具有显著作用;社会赋权中的社团参与因子对创新意识具有负向的影响。
徐延辉兰林火
关键词:社会质量社会包容
居住空间、社会距离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被引量:25
2017年
目前学界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关注较多,但对于居住空间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空间角度入手,探讨居住空间和社会距离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住房产权有利于增加农民工对"本地人"即城市居民这一身份的认同。居住的区位越靠近市区,越有利于农民工对本地人身份的认同。与农民工聚居形式相比,居住在以本地人为主的混合社区更有利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社会距离会降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同时社会距离在居住空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文章据此提出,我们要保障农民工拥有自己的住房,减少居住区位带来的机会差异以及尽量实行分散居住,同时要不断缩小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从而促进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徐延辉邱啸
关键词:农民工居住空间社会距离身份认同
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弱势人群健康投资观念的研究
邹师李坚王大操赵忠伟徐延辉迟化孟述冯火红丛冬梅
从就业主题方面来看,一个劳动者在一生中职业选择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素质的好坏对再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被引量:10
2018年
文章将社会资本分解为社会信任、互惠行为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运用因子分析及OLS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普遍较低,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中对陌生人信任、对不同职业群体的信任和对组织机构的信任对农民工社会公平感具有积极影响,互惠行为、参与单位组织活动和社团组织活动对公平感均有积极作用,而社会信任中的熟人信任对公平感具有消极作用,参与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没有显著作用。基于该结论,提出了提升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对策和建议:政府应为农民工及其他社会群体营造诚信互惠的社会环境,鼓励农民工从事互惠行为和参与单位、社团组织的活动,通过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徐延辉刘彦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民工社会信任互惠行为社会参与
低收入群体健康投资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低收入群体健康投资的观念,阐述关于低收入群体体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认为:1)现阶段低收入群体心态趋于缓和稳定,参与体育活动的"三低现象"的状态得到初步改变;2)对低收入群体的体育关爱和支持,应与社区其它活动有机结合;3)当前应侧重于发挥体育非本质功能,扩展本质功能的发展空间;4)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5)建立、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开展"三边工程",实现"三个贴近"。
邹师李坚王大超赵忠伟徐延辉迟化孟述冯火红丛冬梅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健康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