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婷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聚合物驱
  • 9篇聚合物驱后
  • 7篇油田
  • 7篇固定剂
  • 7篇采收率
  • 5篇调剖
  • 5篇封堵
  • 4篇原油
  • 4篇深部调剖
  • 4篇提高采收率
  • 4篇注水
  • 4篇注水开发
  • 4篇注水开发油田
  • 4篇采油
  • 4篇残余阻力系数
  • 3篇冻胶
  • 3篇絮凝
  • 3篇絮凝剂
  • 3篇岩心
  • 3篇原油采收率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0篇徐婷
  • 13篇赵福麟
  • 11篇李秀生
  • 9篇张学洪
  • 3篇刘传喜
  • 3篇孙建芳
  • 2篇孙莹
  • 2篇宋汝强
  • 2篇王学忠
  • 2篇黄爱先
  • 2篇沈建新
  • 2篇范坤坤
  • 2篇魏漪
  • 2篇杜殿发
  • 2篇秦学杰
  • 2篇乔明全
  • 2篇孙仁远
  • 2篇杨世凯
  • 2篇雷少飞
  • 2篇刘冬冬

传媒

  • 3篇油田化学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河南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物驱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
本文系统研究了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V<,IP>)的影响因素,对于聚合物驱后滞留在地层中的聚合物溶液,通过聚合物再利用剂将这部分聚合物絮凝和固定,形成的絮凝体和冻胶对高渗透层具有深部调剖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注入深部调剖剂和...
徐婷
关键词:采收率聚合物驱不可入孔隙体积固定剂深部调剖
不同基质-裂缝耦合模式下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针对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复杂、单井产能差异大的特点,基于不同孔缝介质并存的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多重介质耦合下的流动机理,结合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和岩心薄片等静态资料,基于裂缝类型、尺度和发育程度的变化,将致密油储层储渗模式划分为多级裂缝-孔隙型、大裂缝-孔隙型、微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4种类型,不同储渗模式具有不同的孔缝介质组合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渗流特征和产能特征。利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静态资料,揭示出各类储渗模式下油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对比分析得出,只有当不同尺度的大裂缝和微裂缝组成复杂缝网时,储层出油能力最强。针对不同储渗模式,应采用合适的储层改造方式,使天然裂缝与人工压裂裂缝形成缝网,有效沟通基质,在增加初期产量和产量规模的同时,增大基质的动用程度,提高致密油采出程度。
魏漪徐婷钟敏秦学杰
关键词:裂缝动态特征
聚合物驱后地下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通过平板模型物模试验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地下聚合物的再利用技术 ,从而得到聚合物驱后对地下聚合物溶液固定技术和絮凝技术效果的认识。研究表明 ,聚合物固定剂溶液对高质量浓度、高相对分子质量的HPAM的固定效果好 ,可用于对聚合物驱后未恢复水驱油藏的聚合物的固定 ;聚合物絮凝剂与低质量浓度HPAM发生絮凝 ,产生的絮凝体具有良好的封堵水驱后形成的大孔道的作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说明 ,聚合物驱后的聚合物固定剂技术 ,可以大大提高聚合物驱后水驱的波及系数 ,进而提高聚合物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在此基础上再注入深部调剖剂 ,还能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后若地层中聚合物溶液部分被注入水稀释 。
徐婷李秀生张学洪赵福麟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再利用技术絮凝剂固定剂残余阻力系数
注水开发油田二次孔道最佳封堵时机和最佳封堵位置的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平板模型的流动实验方法 ,研究了二次孔道封堵的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从最佳封堵时机研究得到油井刚见水时是最佳的封堵时机 ,水道一形成即进行封堵 ,可减少注入水的无效循环 ,也可以减少二次孔道的形成 ;从最佳封堵位置研究得到在靠近注水井的位置是最佳的封堵位置 ,说明封堵越靠近注水井 ,对流线影响越大 ,波及系数越大 ,因此原油采收率越高。
徐婷张学洪李秀生赵福麟
关键词:注水开发封堵提高原油采收率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地区长8层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在调研国内外致密储层表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陆相致密砂岩特征,筛选了以场发射扫描电镜直接观察、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间接测定以及微米CT三维数字岩心的表征方法,结合前人提出的孔喉大小、分选以及连通性表征内容,提出反映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点的表征参数。孔隙方面,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大小呈负偏态分布,以最大孔隙直径、平均孔隙直径、孔隙直径中位数和孔隙直径众数表征孔隙大小,以孔隙直径均质系数表征孔隙分选特征;喉道方面,以主流喉道半径表征喉道大小特征,以喉道均质系数表征喉道分选特征;结合二维图像观察与三维数字岩心技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以孔喉组合类型和最大连通体占储集空间的比例表征孔喉连通性。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红河地区典型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以上表征方法、参数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物性储层的孔隙、喉道以及孔喉连通性差异较大,一定程度反映了本文表征方法与参数的适应性。
邹敏邹敏夏东领徐婷
关键词:致密砂岩
致密砂岩油藏部分射开压裂直井产能分析
目前国内外针对压裂直井产能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已有的渗流模型上,并且求解产能模型的方法采用了近似的处理方法,产能模型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修正压裂直井产能方程,提高产能预测精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最基本的三维渗流方...
刘海龙刘传喜孙建芳徐婷魏漪
关键词:产能分析
文献传递
超稠油油藏蒸汽、氮气、降粘剂复合吞吐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稠油油藏蒸汽、氮气、降粘剂复合吞吐实验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恒温控制系统、产出计量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注入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蒸汽注入装置、气体缓冲装置、降粘剂注入装置和油水饱和装置,且各个装...
孙仁远杨世凯杨元亮乔明全王学忠马瑞国黄爱先沈建新熊启勇杨之照陈洪程春杰徐婷杜殿发范坤坤刘冬冬纪云开雷少飞路永胜孙莹
文献传递
三次采油过程地层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探索建立了聚合物在岩心中不可入孔隙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双段塞法。实验成果表明下二门油田岩心的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为 10 %~ 2 0 % ,聚合物在岩心中不可入孔隙体积与岩心渗透率成反比、与聚合物分子量成正比关系。
苗建生李爽徐婷赵福麟
关键词:岩心不可入孔隙体积
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采用双段塞法分析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岩心孔隙分布、温度及矿化度对聚合物的不可入孔隙体积 (VIP)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VIP随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VIP随着岩心平均孔隙半径增大、温度升高、矿化度增加而减小。在不断变化的地层条件下 ,HPAM的VIP可能出现高值的现象 ,这将严重影响聚合物驱的波及系数 ,从而使聚合物驱的原油采收率降低。
徐婷李秀生莫文丽赵福麟鲍霞
关键词:聚合物驱HPAM矿化度三次采油方法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平板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模拟孤岛油藏条件(温度70℃,原油粘度237mPa·s,地层水和注入污水矿化度5004和6049mg/L),在沿对角线方向有高渗带、两端布置注入、流出口的正方形平板模型上,考察了水驱、聚合物驱(1750mg/LHPAM溶液,0.3PV)之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2种方法:①深部调剖—活性水驱(0.3PV);②聚合物固定化—适度深部调剖—活性水驱(0.3PV)。深部调剖剂为一种HPAM/Cr3+冻胶体系;聚合物固定剂为可交联HPAM的一种无机氧化 还原体系,溶液浓度1.0×104mg/L;活性水为界面张力小于10-3mN/m、浓度2.0×103mg/L的石油磺酸盐溶液。在驱替实验1中,水驱、聚合物驱、深部调剖(注入量为高渗带孔隙体积的1/3)+水驱、活性水驱、最后水驱的采收率分别为24.80%、9.80%、11.40%、5.80%、1.80%,合计53.6%;在驱替实验2中,水驱、聚合物驱、固定化(注入量为高渗带孔隙体积的1/2)+水驱、深部调剖(适度)+水驱、活性水驱、最后水驱的采收率分别为28.66%、9.20%、10.33%、5.49%、7.65%、2.89%,合计64.22%。给出了2组实验的采收率、含水率、注入压力曲线,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注入的深部调剖剂由于流度高,可进入中、低渗透层,使后续驱替液体注入压力升高、波及体积减小,而注入固定剂可将大孔隙中存留的聚合物分子交联。
徐婷李秀生李忠张学洪赵福麟宋汝强
关键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