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勇刚

作品数:47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5篇肿瘤
  • 24篇放疗
  • 22篇前列腺
  • 21篇疗法
  • 19篇放射疗法
  • 18篇调强
  • 16篇腺癌
  • 15篇前列腺癌
  • 14篇腺肿瘤
  • 13篇前列腺肿瘤
  • 10篇调强放射
  • 10篇食管
  • 8篇调强放疗
  • 8篇食管肿瘤
  • 8篇术后
  • 7篇调强放射疗法
  • 7篇食管鳞癌
  • 7篇鳞癌
  • 7篇多中心
  • 7篇靶区

机构

  • 47篇北京医院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 8篇福建省肿瘤医...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大学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滕州市中心人...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 1篇北京丰台右安...

作者

  • 47篇徐勇刚
  • 44篇李高峰
  • 28篇钟秋子
  • 28篇高鸿
  • 25篇修霞
  • 19篇李明
  • 18篇吴钦宏
  • 11篇赵婷
  • 10篇侯秀玉
  • 9篇林海磊
  • 8篇乔学英
  • 8篇王澜
  • 8篇祝淑钗
  • 8篇郝崇礼
  • 8篇陈俊强
  • 8篇张开贤
  • 8篇沈文斌
  • 8篇韩春
  • 8篇刘妙玲
  • 8篇李苓

传媒

  • 19篇中华放射肿瘤...
  • 5篇医疗装备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北京放射肿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身照射技术的临床应用(之二)——电子束全身皮肤放射治疗
2015年
放射治疗技术自1951年开始应用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Total Skin Electron Irradiation-TSEI)以来,到目前为止仍被临床医生认为是治疗皮肤恶性淋巴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接受TSEI治疗的早期患者40%可获得长期无瘤生存。
张绍刚李高峰徐勇刚
关键词:放射治疗技术全身照射技术皮肤恶性淋巴瘤临床医生无瘤生存
同步加量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泛京津冀食管肿瘤多中心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3JECROG R-05)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同步加量放疗(SIB-RT)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癌的远期疗效及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泛京津冀食管肿瘤多中心协作组(3JECROG)10家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食管鳞癌患者2132例,其中接受SIB-RT 518例(SIB组),非SIB-RT 1614例(No-SI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按卡钳值=0.02进行1∶2匹配。PSM后,SIB组515例,No-SIB组977例。比较SIB组和No-SIB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1.7个月。PSM前,SIB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42.8%和35.5%,No-SIB组患者分别为74.3%、41.4%和3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PSM后,SIB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5%、43.4%和36.4%,No-SIB组患者分别为75.3%、41.7%和3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对PSM后的样本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同步放化疗、大体肿瘤体积(GTV)和是否SIB-RT与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根治性放疗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TNM分期、GTV和同步放化疗是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根治性放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在GTV≤50 cm^(3)的患者中,SIB组和No-SI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7和30.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在GTV>50 cm^(3)的患者中,SIB组和No-SI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和20.1个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18)。SIB组患者重症食管炎和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3%和2.5%,均低于No-SIB组(分别为13.1%和11.0%,均P<0.001)。结论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行SIB-RT的远期生存不劣于常规分割放疗,且未增加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缩短了治疗时间。SIB-RT可作为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根治性放疗的选择之一。
王晓敏王澜王鑫陈俊强李晨章文成葛小林沈文斌胡苗苗袁倩倩徐勇刚郝崇礼周志国郄帅路娜韩春庞青松王平孙新臣张开贤李高峰李苓刘妙玲王雅棣乔学英祝淑钗周宗玫赵一电肖泽芬
关键词:食管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ART)及挽救性放疗(SRT)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分析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水平和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IGRT)的58例患者资...
钟秋子李高峰修霞高鸿徐勇刚吴钦宏李明赵婷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术后辅助放疗毒副反应
放疗恶性胸腺瘤对合并的重症肌无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评价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恶性胸腺瘤患者放疗中重症肌无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共45例进行了分析。放疗单次肿瘤吸收剂量1.8~2.0Gy,中位总剂量54.2Gy。疗中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控制肌无力症状。结果44例患者按时完成了放疗,1例因呼吸肌受累中断放疗。44例术后放疗患者中4例肌无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肌无力症状有所加重,2例术后出现胆碱能危象,余34例肌无力症状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前放疗的1例患者放疗中及术后肌无力症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单次剂量1.8~2.0Gy的照射方式不会加重肌无力症状,但放疗中必须应用合理的抗胆碱酯酶药物,密切观察肌无力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侯秀玉徐勇刚高鸿李明李高峰刘明远
450例全身照射患者的照射方法及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450例全身照射(TBI)患者的照射方法及结果。方法(1)测算方法:①对TLD的剂量标定采用单点剂量标定法;②人体纵轴方向体中线吸收剂量的测算采用对皮肤表面入射与出射剂量的平均值并加修正的方法。(2)照射方法:①4个野照射方法:射线成水平入射,射野的对角线与患者人体长轴方向一致,患者取仰、侧卧位,组成两对平行对穿的照射野。照射方案采用患者在TBI前一周左右通过4个野等剂量预照射(预照剂量为TBI总量的1/10),筛选出均匀度最佳的仰、侧卧位相同或不同的剂量配比方案,用于TBI的正式照射。②小野照射方法:患者仰坐在特制木椅上,照射分左侧位和右侧位两野平行对穿照射。椅背可顺时针(CW)或反时针(CCW)旋转,脚蹬可前后移动并可固定。③双侧位照射方法:与4个野照射方法基本相同,但患者仅取仰卧位,射线分别从身体两侧入射形成一对平行对穿的照射野。在使用双侧位照射方法收治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采用了FTBI治疗方案。另外,收治的全部TBI患者,在射线入射方向上,紧贴患者身体均放置一块具有一定建成厚度的有机玻璃散射屏。结果①使用4个野照射方法的87例患者,其人体纵轴方向体中线的不均匀度平均为±8.1%。②使用小野照射方法收治的91例患者,其不均匀度平均为±7.4%。③使用双侧位照射方法收治的272例患者,其不均匀度平均为±4.9%。结论①使用TLD或半导体剂量仪实时监测患者体表入射与出射剂量是TBI治疗重要的质量控制和保证。②对使用常规仰、侧卧位,射野不能完全包罗患者身体各个部位时,采用小野照射方法,它从过程到结果都优于4个野照射技术。③当射野的对角线〈110cm时,采用4个野和小野照射的均匀度都不及对角线〉180cm患者取平卧的双侧位照射。④双
张绍刚李高峰刘明远徐勇刚
关键词:全身照射
每次在线图像引导下肺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每次在线锥体束CT (cone-beam CT,CBCT)图像引导下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治疗原发和转移性肺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 方法...
高鸿李明李高峰钟秋子徐勇刚吴钦宏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锥体束CT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受照剂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在线校正的必要性。方法16例前列腺癌患者调强放疗中行治疗机下的锥形束CT(CBCT)扫描共214次,其图像与计划CT图像融合配准获得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将上述误差引入治疗计划系统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直肠等的剂量和体积参数并与原计划行配对t检验。结果214次摆位误差再计划的PTV95%体积剂量D95(7613.73cGy比7764.25cGy,t=2.494,P=0.025)和最小剂量Dmin(80.20±9.83比86.80±5.05,t=5.536,P〈0.001)小于原计划,但未超过可接受偏差范围。膀胱接受50Gy剂量体积(V50)和30%膀胱体积剂量(D30)以及直肠接受50Gy剂量体积(V50)和25%直肠体积剂量(D25)与原计划差异不明显。结论平移摆位误差导致PTVD95下降但可接受,膀胱、直肠总体受量变化不明显,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在线误差纠正能提高治疗精确性。
李明修霞王婵侯秀玉高鸿徐勇刚钟秋子赵婷林海磊李高峰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非手术食管鳞癌病变长度对临床分期影响——Ⅱ/Ⅲ期根治性放疗患者多中心回顾性分析(3JECROG R-01D)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病变长度对预后的影响和在临床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6年全国10所医疗中心(泛京津冀食管癌协作组)符合纳入标准的2086例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中位病变长度与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的关系,进一步分层分析病变长度对临床分期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5.6个月和18.2个月。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年龄、临床分期、病变长度为预后影响因素。≤5cm组中位生存时间28.9个月,1、3、5年生存率为77.3%、45.0%、36.3%。全组>5cm组中位生存时间21.9个月,1、3、5年生存率为69.9%、37.9%、28.1%(P<0.05)。Ⅱ期患者≤5cm组和>5cm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1个月和38.9个月(P=0.303),Ⅲ期患者的分别为23.9个月和19.3个月(P<0.001),N1期患者的分别为24.1个月和18.4个月(P<0.001)。结论Ⅱ、Ⅲ期食管癌患者病变长度与放疗预后相关,可能对目前临床分期具有补充作用,≤5cm长度对Ⅲ期、N1期患者能更好的预测生存。
周志国王鑫王澜陈俊强章文成王晓敏葛小林沈文斌胡苗苗袁倩倩徐勇刚郝崇礼郄帅路娜庞青松王平赵一电孙新臣张开贤李高峰李苓刘妙玲王雅棣李晨祝淑钗肖泽芬韩春乔学英
关键词:病变长度
124例局限期中高危前列腺癌调强放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局限期中高危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分析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水平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调强放射治疗局限期中高危前列腺癌124例.98例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90例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
钟秋子李高峰徐勇刚高鸿修霞吴钦宏刘明远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
文献传递
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2019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采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的36例早期(T_(1-2)N_0M_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照射剂量方案:95%的计划靶体积接受处方剂量9~12 Gy/次,1次/d,5次/周,共4~6次;中位等效剂量100Gy(范围92.4~115.5 Gy)。每次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在线校正摆位误差。结果 36例患者1、3、6个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0%、33.3%、47.2%,有效率分别为80.6%、91.7%、94.4%。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91.7%,1、2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100.0%、94.4%。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局部控制率和疾病特异生存率相关的因素。结论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钟秋子高鸿徐勇刚吴钦宏李高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