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剑波

作品数:50 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地理信息
  • 7篇地理信息系统
  • 7篇信息系统
  • 6篇遥感
  • 6篇植被
  • 6篇GIS
  • 5篇生态
  • 4篇施肥
  • 4篇基于GIS
  • 4篇耕地
  • 4篇红壤
  • 4篇反演
  • 4篇DEM
  • 4篇草地
  • 3篇地形
  • 3篇TM
  • 3篇城市
  • 3篇赤红壤
  • 2篇地表

机构

  • 4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青海大学
  • 4篇佛山教育学院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气象卫星...

作者

  • 49篇徐剑波
  • 21篇胡月明
  • 10篇宋立生
  • 10篇赵之重
  • 7篇李华兴
  • 6篇陈进发
  • 6篇赵凯
  • 5篇刘畅
  • 5篇肖志峰
  • 4篇吴谷丰
  • 4篇钟德福
  • 4篇王璐
  • 4篇刘序
  • 4篇林观土
  • 3篇刘振华
  • 3篇冯艳芬
  • 3篇席荣宾
  • 3篇朱晓强
  • 2篇张桥
  • 2篇宋兆璞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Agricu...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土壤
  • 1篇经济地理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土壤与环境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3
  • 5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山区耕地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及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以韶关南雄市黄坑镇耕地为例,利用地统计学、GIS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域耕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及综合肥力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非常丰富,平均值分别为186.25、40.39mg/kg,全氮含量中等,有机质、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偏低;肥力元素变异系数在13%~69%之间,均为中等强度变异;碱解氮具有弱空间自相关性,有效磷、有机质、全氮、pH值、速效钾、缓效钾空间自相关性依次增强;土壤综合肥力总体中等偏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肥力东北及东部较高,中部、西南部相对较低。
钟林忆徐剑波蔡德楠肖志峰
关键词:土壤肥力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
大尺度下广东赤红壤全钾含量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土壤图、地形图、全钾图等资料为数据源,利用ArcGIS 9.2建立广东省赤红壤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钾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全钾含量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相关程度很高,并随这些地形因子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并呈现倒数形式;在坡向上,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研究结果直接证明地形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影响土壤全钾的积累及转化。
刘序李华兴胡月明徐剑波席荣宾
关键词:DEM地形因子
土壤养分空间估测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45
2011年
土壤养分是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土壤养分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的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区域尺度上,而且也表现在田块尺度上。在研究方法上经历了从传统统计学到地统计学,再到神经网络、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高精度曲面建模等新方法的不断改进过程。文章从地统计学方法引入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为出发点,论述了国内外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来确定合理的土壤采样数目,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定量化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然后简述了神经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高精度曲面建模等技术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最后对比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指明了今后应加强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在四维空间尺度上的演变机理以及环境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徐剑波宋立生彭磊张桥
关键词:土壤养分
基于DEM的广东省赤红壤全磷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以土壤类型图、地形图、全磷含量图等为数据源,利用ArcGIS建立广东省赤红壤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磷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全磷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存在负相关,并随这些地形因子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变化呈现倒数形式;在坡向上,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研究结果直接证明地形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影响土壤全磷的积累及转化。
刘序徐剑波胡月明席荣宾李华兴
关键词:DEM赤红壤土壤全磷地形因子
基于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的TM影像分类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针对传统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精度低的缺点,运用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对TM影像进行分类研究。【方法】在考虑TM影像光谱信息和地表结构变化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经过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训练后的分类器对TM影像进行分类研究,并与利用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区TM影像采用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进行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9.1%和0.873,而采用最大似然法分别为70.6%和0.646,前者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明显优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
王璐刘艳华刘振华徐剑波严会超
关键词:最大似然法
基于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51
2001年
本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东省东莞赤红壤农业现代化试验区为例 ,应用 Arc Info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 ,采用叠置分析方法 ,以评价因素的组合确定评价单元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 ,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 ,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 ,应用 Arc View 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胡月明吴谷丰江华张馨远徐剑波李华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质量
基于PhoneGap的跨平台农田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数据多样性、采集难度大一直是制约农田信息采集的瓶颈。近年来,以3G移动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为农田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方法。主流市场上的移动智能终端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大部分移动应用存在因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的差异而导致应用移植难和开发周期长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honeGap框架的跨平台农田数据采集系统,对农田信息分析并进行数据类型分类,以SQLite为系统的主数据库,HTML5的localStorage为缓存数据模块。建立采样点,地块信息,病虫害以及土壤养分等信息数据表,并通过GPS和网络定位进行农田环境相关信息的采集,实现对农田信息的统一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还能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
钟德福朱晓强钟林忆徐剑波
关键词:HTML5跨平台
近15 a来黄河源地区玛多县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动态监测被引量:35
2012年
依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黄河源区草地退化的实际情况,选取草地覆盖度、植株高度、地上生物量、牧草可食率、土壤有机质5个重要指标建立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植被退化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采样测定,对5个评价指标在遥感影像上进行反演,并进行图层的加权叠加,得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玛多县草地在1994年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化现象,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且草地的退化过程一直在继续。2009年草地退化空间特征显示在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区域、河道两侧、鼠害严重以及靠近居民点等区域草地退化较为严重。通过对4期草地退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94-2001年间玛多草地植被退化情况最严重,重度退化面积高达1 355 943.30 hm2,占草地面积的86.53%。2001-2006年间和2006-2009年间重度退化、较大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的面积都下降较大,同时退化的速度已经有了较大缓和,黄河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恢复。
徐剑波宋立生赵之重胡月明刘畅
关键词:草地退化遥感监测黄河源区
Research on th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Based on TM-NDVI被引量:8
2011年
By means of ground survey and "3S" technology,taking Maduo County in three river sources areas as example,the remote sensing model between biomass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in sampling points was established after calculating the NDVI distribution of TM image in Maduo County,and the grade distribution map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Maduo County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grade division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Qinghai Province,so as to monitor grassland productivity step by ste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ssland coverage area in Maduo County in 2009 was about 2.22 million hm2,and NDVI was mainly from 0 to 0.5,accounting for 88.64% of total grassland area in Maduo Count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iomass and NDVI in sampling point,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above 0.7,and their model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expressed as follows,namely Biomass = 552.632 × NDVI1.137;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Maduo County was 750-3 000 kg/hm2 which occupied 72.1% of total grassland area;the highest 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Maduo County was 4 500-6 500 kg/hm2,but it accounted for below 1% of total grassland area.
陈进发陈凯敏徐剑波
关键词:NDVI
基于DEM和Cokriging的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研究
在1:10万尺度下,利用土壤采样分析数据与DEM提取的海拔高度以及地统计学分析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上升,水稻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在新塘镇——...
刘序李华兴缑武龙徐剑波胡月明
关键词:DEM提取COKRIGING水稻土土壤碱解氮海拔高度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