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丰博 作品数:31 被引量:1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及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徐丰博 刘惠兰 孙懿心脏瓣膜钙化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 徐丰博 孙懿 王银娜 程浩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结果对全部入选者的白蛋白水平无影响;升高了白蛋白低于25%分位患者的白蛋白,在0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36.4±3.1)g/L、(39.9±3.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06)。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食欲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49)。SGA在试验3个月及6个月均较0个月有显著升高(P<0.05),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营养基线水平较低的患者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徐丰博 刘惠兰 左力 吴华 李冀军 蔡砺 汤天清 殷培 程叙扬 鲍云飞关键词:高通量透析 营养状况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12个月。治疗0个月(治疗前)、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12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敏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时间高通量血液透析不会加剧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而且可能对微炎症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 徐丰博 孙懿 刘惠兰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NI/D)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65例、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患者(CKD-non-HD)25例和健康对照者24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多参数流式细胞仪计数CEC数目。用CD3-PerCP和CD146-PE进行标记,确定CD3-CD146+的细胞为CEC。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及有关临床参数。对CEC与IMT及有关参数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MHD组透前和CKD-non-HD组CEC数目[(151.52±98.24)和(183.00±81.38)个/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6.50±24.14)个/ml](分别为P〈0.05和P〈0.01),但MHD组和CKD-non-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组和CKD-non-HD组CCA-IMT[(0.94±0.36)和(1.02±0.37)mm]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75±0.15)mm](分别为P〈0.05和P〈0.01)。MHD组透前血CEC数目和CCA-IMT呈正相关(r=0.328,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HD组CEC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C是MHD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MHD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新指标。 张坤英 刘惠兰 李国刚 段晓峰 徐丰博关键词:内皮细胞 血液透析 颈动脉 血管中膜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6 2012年 钙磷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证据表明,CKD患者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可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可引起转移性钙化,包括肺、心肌、心脏瓣膜和血管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不仅引起CKD患者诸多的临床表现,而且与病死率增加相关联。本研究观察不同病期的CKD患者的外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变化及FGF-23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心脏瓣膜钙化之间的关系,为早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李国刚 朱颖辉 刘惠兰 徐丰博关键词:肾疾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脏瓣膜 代谢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2012年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特异性蛋白,研究显示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平滑肌的增殖以及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变,终止炎症反应、改善脂代谢等几个方面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且多项研究证实脂联素水平下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丰博 刘惠兰 孙懿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肾病患者 脂联素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特异性蛋白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清除β_2微球蛋白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 被引量:80 2010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中分子毒素水平与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名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60或FX60,超纯透析液)6个月。试验前(0个月)、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透析前血样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可以显著降低原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水平,从试验开始时0个月、3个月与6个月分别为(39.92±19.14)mg/L、(27.31±19.16)mg/L与(33.03±10.96)mg/L(P<0.001)。hsCRP水平也显著下降,分别为(11.23±21.77)mg/L、(8.37±11.61)mg/L与(8.82±11.66)mg/L(P=0.0412)。血cystatin C水平试验前后没有变化。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并减轻慢性微炎症状态。 蔡砺 刘惠兰 吴华 李冀军 徐丰博 汤天清 殷培 鲍云飞 程叙扬 左力关键词:血液透析 高通量 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及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在T2DM患者中血浆PAI-1和血清TGF-β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93例,其中T2DM无蛋白尿患者(DM组)37例;微量蛋白尿患者(DN 1组)27例,尿白蛋白/肌酐(A/C)20~200mg/g;显著蛋白尿患者(DN 2组)29例,A/C>200mg/g。选取正常对照组32例,均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检测对象过夜禁食10~12小时后,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其中2ml不抗凝血用于生化指标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PAI-1、TGF-β水平。结果①血浆PAI-1水平DN1、DN2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9.28±18.61)ng/L、(69.43±17.86)ng/L vs(51.97±30.11)ng/L(P<0.05)。②血清TGF-β水平DM、DN1、DN2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7.99±21.47)ng/L、(180.36±40.45)ng/L、(298.92±77.37)ng/L vs(100.65±24.21)ng/L(均P<0.01)。③血清TGF-β和血浆PAI-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④血浆PAI-1水平及血清TGF-β水平升高是T2DM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肾病患者血浆PAI-1水平、血清TGF-β水平升高,两项指标可以预测T2DM合并肾病的危险。 徐丰博 刘惠兰 孙懿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转化生长因子Β 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的临床观察 徐丰博 刘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