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朝勇

作品数:74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0篇地震
  • 20篇地震预警
  • 10篇地震计
  • 9篇嵌入式
  • 8篇地震仪
  • 8篇频带
  • 8篇宽频
  • 8篇宽频带
  • 7篇地震数据
  • 7篇强震
  • 7篇网络
  • 7篇宽频带地震计
  • 5篇地震数据采集...
  • 5篇预警
  • 5篇震级
  • 5篇海底
  • 4篇地震观测
  • 4篇一体化
  • 4篇预警信息
  • 4篇台站

机构

  • 45篇中国地震局地...
  • 3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6篇北京港震机电...
  • 5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73篇彭朝勇
  • 37篇陈阳
  • 34篇朱小毅
  • 31篇薛兵
  • 28篇林湛
  • 28篇李江
  • 22篇郑钰
  • 22篇杨建思
  • 20篇周银兴
  • 15篇刘明辉
  • 15篇徐志强
  • 9篇李建飞
  • 9篇姜旭东
  • 9篇杨桂存
  • 9篇王洪体
  • 8篇庄灿涛
  • 8篇朱杰
  • 7篇高尚华
  • 7篇叶鹏
  • 6篇崔仁胜

传媒

  • 8篇地震地磁观测...
  • 7篇地震
  • 6篇地震学报
  • 4篇中国地震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2014年中...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机端地震预警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23年
传统地震预警方法通过在地震频发区域部署高密度地震监测台网,进而构建区域地震预警系统.但此方法所需投资较高,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不同行业间的密切合作,使得大部分位于地震频发区域的国家和地区无力支撑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与运维.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地震预警技术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利用智能手机开展地震预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研发完成多款诸如MyShake、i-jishin之类的手机端APP地震预警软件.本文详细描述了利用手机端内嵌MEM_(S)芯片开展地震预警的研究进展,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在手机端进行地震预警时所涉及的处理流程以及相关算法.
陈美蓉彭朝勇
短周期海底地震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周期海底地震仪,包括:一个保护外壳;一个密封仪器仓球,装在所述保护外壳中。密封仪器仓中装有数据采集器、调平机构、地震计、可充电锂电池和水声通讯电路;用于释放耦合架的电腐蚀释放机构,其固定在保护外壳上...
李江庄灿涛傅建武薛兵朱小毅陈阳朱杰彭朝勇叶鹏梁鸿森刘明辉杨桂存周银兴李建飞林湛崔瑞兰牛领辉
文献传递
地震应急科技支撑产品自动化快速产出系统研制
地震是人类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次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中国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后痛定思痛,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作为衡量防震减灾工作成...
彭朝勇杨建思刘爱文陈波郑钰迟明杰吴新燕
关键词:地震应急系统研制
文献传递
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各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筛选出标准数据;对筛选出的各强震动观测台站事件记录数据,去掉线性趋势,手动选取P波和S波初至时间的...
彭朝勇杨建思郑钰徐志强姜旭东田宝峰刘莎陈美蓉高瑜
用能量累积法检测地震波雷达信号被引量:8
2015年
将具有高度重复性的地震波雷达长时间向地壳内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经过地下介质的传播后到达地面,用地震仪器在监测点和检测点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地壳速度结构及波速变化.线性调频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它的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有很好的能量聚集性,非常适合做时间-频率分析.本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监测点的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分析,以检验地震波雷达发射信号的时间和频率是否和控制系统一致.通过WignerVille分布将地震波雷达发射的信号能量聚集在线性调频直线上,再用Hough变换累积聚集的能量形成波峰,按照线性调频直线的倾角提取波峰所在行,计算到时后构成地震波走时曲线图.用靠近本次实验地点的H-21剖面得到的地壳速度结构正演该测线的Pg、Sg、PmP和SmS的折合走时曲线,并与用能量累积法提取出的地震波走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间和频率都符合控制要求,重复性高达99.9%以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Pg、Sg震相,并且PmP和SmS震相可辨.
刘明辉周银兴彭朝勇陈阳李江王洪体
关键词:线性调频波速结构波速变化
利用P波参数阈值实时估算地震预警潜在破坏区范围被引量:6
2019年
由于传统的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方法只能在已获取到震中位置和地震事件结束后才能产出,且往往需要数分钟的耗时,其实时性已无法满足地震预警要求。因此,为了快速产出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结果并将其用于预警,本文采用了一种结合现地预警技术和区域预警技术、基于预警参数(位移幅值P_d和特征周期τ_c)阈值的实时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方法。首先利用国内地震事件(4.0≤MS≤8.0)的记录数据和日本强震动观测事件(6.5≤MJ≤8.0)的数据拟合出特定的适应于我国的参数关系式,包括τ_c与震级M的相关性、P_d与峰值速度PGV的相关性以及P_d与τ_c和震源距R的相关性;其次,根据最小震级(M_S6.0)和仪器烈度(Ⅶ度)定义相应的参数阈值(P_d=0.1 cm和τ_c=1.1 s);最后,利用已有的3次破坏性地震事件数据开展线下模拟,对该方法的适应性和时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2013年M_S7.0四川芦山和2014年M_S6.5云南鲁甸两次中强地震,震后约10 s即可获取到比较稳定的潜在破坏区范围估计结果;而对于2008年MS8.0汶川特大地震,在其记录台站分布密度不高的情况下,震后40 s左右的估算结果始呈稳定状态。
彭朝勇杨建思
关键词:地震预警
应对巨大地震的震后应急流动观测系统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地震的震后应急流动观测任务,2007年在“十五”网络项目的流动地震台网集成时,通过项目实施细化设计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安排,将应对巨大地震的流动观测系统列入了应急流动观测台网集成项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
姜旭东彭朝勇杨建思徐志强郑钰
关键词:地震学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宽频带地震计的大行程调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宽频带地震计的大行程调零系统,包括:零位检测及控制电路、动力单元、传动机构,地震计的摆体与框架相枢接,零位检测及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地震计零位状态的电容位移检测单元,零位检测及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动力...
朱小毅薛兵杨晨光李江高尚华林湛彭朝勇陈阳崔仁胜王洪体周银兴
文献传递
正弦标定自动处理算法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由于种种原因,地震计的周期、阻尼、灵敏度等参数在仪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震计的性能和观测数据的质量。为了掌握地震计参数的变化,通常采用定期标定的方法,对运行中仪器的参数进行跟踪监测,通过分析标定数据得到仪器的运行状态。目前,对于标定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人工分析的办法。随着台站数量的增加,对标定数据的处理工作变得日益繁重。该文介绍一种正弦标定自动处理算法,利用这种算法编写的自动处理程序,在标定数据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计算机可以自动提取有效的波形数据进行测量计算,并可以对效果不好的数据进行修复,最终给出仪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林湛朱小毅薛兵陈阳彭朝勇段荣马中华杜则澄
关键词:频率特性
通用地震数据采集器EDAS-24GN中CPU数据收发方式被引量:4
2012年
通用地震数据采集器EDAS-24GN引入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AT91SAM9263CPU板带有的同步串行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解决前一种方式存在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新型的数据传输方式在每秒传输50 kB数据时,引起的中断次数只有十几次,有效提高了CPU处理效率,且不存在数据丢失现象。
彭朝勇杨建思薛兵朱小毅陈阳李江林湛
关键词:SSC嵌入式开发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