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硬脑膜下积液的诊治与B超检查的意义
- 1993年
- 对3年内收治的婴幼儿硬脑膜下腔积液38例进行了分析。其原发病均为化脑,发现于病程的第2~62d,平均10.74d。主要表现发热26例(68.9%),前囟膨隆及紧张34例(89.4%),颅骨透照与穿刺放液符合率85%。硬脑膜下腔穿刺证实左侧9例。右侧8例,双侧19例;B 超检查硬脑膜下腔上下径增宽达0.3~1.8cm,证实有双侧或单侧积液者17例,与穿刺放液的符合率44.7%。文中提出及早常规作硬脑膜下腔穿刺以便及时诊断,并对屡放液屡再生者提出停止穿刺的指征。
- 张惠民张素梅
-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超声波诊断
- 西安地区8月龄内母婴配对174例麻疹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 :总结 8月龄内母婴配对麻疹抗体水平及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 0~8月龄内未患过麻疹的婴儿及其母亲行麻疹抗体 Ig G水平测定 ,滴度≥ 1∶ 2 0 0为阳性。结果 :新生儿期母婴抗体阳性率均为 1 0 0 % ,且滴度高 ,母 GMT1∶ 1 2 1 3,婴 GMT1∶ 1 0 5 6,抗体滴度几乎一致。从 2个月后母婴抗体滴度逐渐降低 ,以婴儿滴度下降更为明显 ,母 GMT1∶696,婴 GMT1∶ 2 4 5。又将母婴分别分成 0~ 5月龄与 6~ 8月龄两组比较 ,婴儿两组分别为GMT1∶ 2 84,GMT1∶ 1 75 ,P<0 .0 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从 6个月后胎传抗体已非常低 ,两组母亲抗体水平分别 GMT1∶ 791 ,GMT1∶ 5 2 0 ,P>0 .0 5 ,两组无明显差异。配对 78%抗体滴度的高低一致。结论 :母婴配对检测麻疹抗体水平除新生儿外均不高 ,随月龄增大 ,逐渐下降 ,且与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 ;6个月后婴儿胎传抗体降低更为显著 ,GMT1∶ 1 76,达不到保护作用。
- 邓慧玲常荣芬张素梅张景霞靳雪兰李亚绒
- 关键词:母婴配对麻疹抗体月龄胎传抗体
- 70例学龄前儿童麻疹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分析我院1994年收治麻疹中学龄前儿童70例(36.8%),在各年龄组中居第二位,以4~6月发病最多,占50%,农村患儿占44.3%,城市儿童以流动人口居多,未作预防接种者占51.4%,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有各种并发症占91.4%,治愈91.4%,死亡1.4%。作者对发病规律的变化,疫苗接种及应急接种,并发症多而严重的因素作了讨论。
- 常荣芬张素梅罗兴育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麻疹流行病学
- 小儿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与治疗:附145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中的一些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该病主要患者为20~40岁青壮年,小儿病例较少,国内报道小儿病例不多。现将我院22年来积累的145例作一临床分析。 一、一般资料 (1)
- 张素梅常荣芬张惠民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儿童
- 儿童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1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对 1 5例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 ( EEMM)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1 5例经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治疗 ,适当抗感染 ,按烫伤样护理后 ,5例病程≤ 3 d,2~ 3 d体温下降至正常 ;全部病例最长 7d体温正常。EEMM并发肝损害 5例 ,病毒引起 EEMM9例中肝损害 3例 ,占 3 3 .3 % ;药物引起 EEMM3例中肝损害 2例 ,占 66.7%。休克、心力衰竭、神经系统损害 1~ 3 d恢复 ,而肝损害、心肌损害随体温下降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期全身脱皮呈手套、袜套样大块脱皮 ,伴有色素沉着 ,不留瘢痕。本组病程最长 47d痊愈 ,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诊 2月至 9年 ,未见复发。提示 :早期、大剂量、短疗程激素加支持治疗是关键 ;在 EEMM疾病过程中 ,除药物引起肝损害外 ,病毒引起肝损害应引起重视 ;按烫伤样护理能预防继发感染发生 ,缩短病程 。
- 李亚绒常荣芬张素梅
- 关键词:儿童多形性红斑药物疗法激素类药丙种球蛋白
- 高压氧治疗乙脑恢复期症状55例临床观察
- 2002年
- 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 55例乙脑恢复期症状 ,并与对照组 45例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显效 1 9例 ,有效 3 0例 ,有效率 89%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且入舱时病程<1 0 d者有效率为 45% ,入舱时病程在 1 0~ 1 5d者有效率为 3 2 .7% ,入舱时病程 >1 5d者有效率为 5.5% ,提示 :高压氧治疗在促进乙脑患者意识恢复 ,改善肢瘫、吞咽困难及运动性失语等症状上有显著疗效 。
- 张京霞张素梅李利萍
-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高压氧乙型脑炎
- 疫苗初种前婴儿麻疹1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回顾分析免疫初种前婴儿麻疹 1 86例的临床表现 ,结果 :临床经过典型 ,有发热 ,呼吸道卡他症状 ,按顺序出皮疹 ,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轻 ,病程包括并发症 8d治愈 ;前躯期短 ;病死率低 ;预后良好。提示 :免疫初种前的婴儿体内尚有少量母传抗体 ,但不足保护免受病毒的侵害 ,加之此期婴儿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造成发病因素之一。所以此期应尽量避免与麻疹现症病人接触 ,若已接触应立即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 。
- 张素梅张京霞常荣芬
- 关键词: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疫苗接种
- 8个月内婴儿麻疹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张素梅常荣芬张惠民
- 关键词:麻疹婴儿
- 柏-查综合征──关于“面黄、尿黄、腹胀4天”的病案讨论
- 1996年
- 柏-查综合征──关于“面黄、尿黄、腹胀4天”的病案讨论(思考病案见上期)张惠民,张素梅/西安市儿童医院(710003)1本例的临床特点①女性.13岁,入院4天前尿少尿黄呈淡茶色伴呕吐乏力;②自感腹胀伴阵发性腹痛痛无固定位置;③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
- 张惠民张素梅
- 关键词:G-B综合征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30例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 (简称腮脑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腮脑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 ( 30例 ) ,干扰素治疗组 ( 34例 )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更昔洛韦组发热、腮肿消退时间、病程方面明显较干扰素组缩短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头痛消失时间、病理征消失时间比干扰素治疗组有所缩短 ,但两者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更昔洛韦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治疗有效。
- 李亚绒张素梅常荣芬张京霞
- 关键词:更昔洛韦流行性腮腺炎脑炎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