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被引量:180
- 2003年
- 田间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农田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与雨强、作物覆盖、施肥因子的关系,以及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对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增大,氮素流失越多;作物覆盖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土和颗粒态氮流失;(2)颗粒态氮浓度占径流全氮浓度的88.9%(施尿素)和98%以上(未施氮肥),是农田径流氮损失的主要形态;(3)施用化学氮肥增大了农田径流溶解态氮浓度,化学氮肥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流失;(4)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粒径<0.25mm的团聚体,尤其是含氮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富集氮的主要原因。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降低表土速效氮含量是减少农田地表径流氮养分流失的关键。
- 黄满湘章申张国梁张秀梅
- 关键词:农田氮素地表径流团聚体水土流失
- 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土壤溶解性无机氮的提取方法选择被引量:14
- 2005年
- 用2M KCl溶液(5:1)、饱和CaSO4溶液(5:1)、0.01M CaCl2溶液(20:1,100:1) 和去离子水(20:1,100:1)4种提取液、6种提取方式,采用Auto-analyzerⅢColorimeter (Bran Luebbe),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Griess-Ilosvay法测定并对比了北京地区4种天然土样的溶解性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硝态氮的测定结果不受提取液和水土比(小于100:1)的影响,而溶解性氨氮测定结果受影响较大。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对于土壤中可向水体迁移的溶解性无机氮含量的测定,应根据来水水源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浸提剂和水土比。
- 王红萍梁涛张秀梅夏军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壤污染
- 官厅水库近三十年的水质演变时序特征被引量:28
- 2003年
- 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官厅水库近三十年来的水质演变过程,分阶段探讨了官厅水库水污染的来源和特征。与此同时,从污染物的角度探讨了官厅水库典型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的水质演变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1972~1975年以有机毒物和重金属污染为特征的水体污染,1981~1992年以有机污染为主体的水体再污染,1992~1995年增加了大肠杆菌污染的水体复合污染,以及1996年至今以氮磷污染为明显特征的水体有机复合污染。从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变化上看,库区COD和主要重金属含量均在缓慢上升,挥发酚的含量呈现波动趋势,氨氮和总磷的含量持续大幅度上升。污染物在库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入库处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出库处的污染物浓度。
- 梁涛王浩丁士明薛金凤蔡春霞张秀梅
- 关键词:官厅水库水质污染
- 官厅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磷流失初探被引量:25
- 2003年
- 农田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进入官厅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针对该流域夏季农田暴雨径流发生的典型情景进行模拟降雨径流试验,对该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泥沙和磷流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降雨过程径流累积泥沙产量为30.51~2493.34 g/m2,受雨强、坡度和作物覆盖的影响明显;径流溶解态磷(DP)中绝大部分是生物可利用性磷(DRP),径流平均DP、DRP浓度都远大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 mg/L,对官厅水体存在直接污染危害.径流累积全磷(TP)流失达0.0439~2.0798 g/m2;估算的流域农田径流全磷(TP)流失水平达2.67 kg/(hm2(a)以上,其颗粒态占96%以上,可能成为官厅水库浮游生物长期丰富的潜在可利用磷源.降低农田土壤速效磷水平、减少水土侵蚀,是控制库区水华季节性发生和复原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关键.
- 黄满湘张国梁张秀梅周成虎
- 关键词:农田地表径流磷流失非点污染源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
- 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为研究妫水河流域的颗粒态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以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氮磷输移率与产沙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颗粒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94和0 9772。建立了新的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其中富集系数等于泥沙中总氮总磷百分含量与土壤中百分含量之比。根据妫水河流域的土壤图、土地利用图及数字高程模型,应用新的模型研究了妫水河流域颗粒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颗粒态氮磷主要来自地表植被覆盖差的丘陵和山地。
- 薛金凤夏军梁涛张秀梅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官厅水库
- 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与示范
- 郝晋珉高旺盛张兴权王和洲夏穗生王璞郭洪海闫晓明刘小京王秋杰李志杰周凌云庞鸿宾马永良吴海芹肖荧南林治安齐学斌杨四军李绪厚刘海军扬剑波刘孟雨寇长林逄焕成徐富安李维炯董振国孟兆江常有宏李健民高贤彪吴清鹄张秀梅雷玉平武继承等
- 该课题是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大型研究项目,该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形成了“一个核心,二个保障”的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即以区域农业系统内部生物结构优化与功能放大技术为核心,以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技...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
-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被引量:104
- 2002年
-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90%,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
- 梁涛张秀梅章申于兴修王浩
-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人工降雨西苕溪流域
- 北京官厅水库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生物可利用磷流失规律被引量:11
- 2003年
- 在模拟降雨条件下(30-69mm/39min),对官厅水库流域玉米地和休闲地地表径流泥沙和生物可利用磷(BAP)流失进行了初步研究. 累积泥沙产量受雨强、坡度和作物覆盖影响,变幅为305.1-24933.4g/10m2;径流平均颗粒态生物可利用磷(BPP)、溶解态磷(SP)浓度都超出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L,表明流域农田地表径流对库区水体存在潜在污染危害;径流累积BAP流失达0.08-4.804g/10m2,估算的农田径流BAP流失达0.49kg/(hm2.a)以上. 79.7%以上的BAP是颗粒态的. 研究结果有助于采取措施减少农田径流向库区输入生物可利用磷、准确地评估流域农业管理实践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 黄满湘周成虎章申张秀梅
- 关键词:官厅水库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生物可利用磷水环境坡度
- 河口、海湾沉积磷在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18
- 2001年
- 通过探讨海陆交互作用带近代沉积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与大气圈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的相关关系 ,综述了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陆边缘近代沉积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赋存形态、与相关元素的耦合关系等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特殊意义。藉此追溯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区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 ,揭示河口、海湾近代沉积磷对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为预测未来区域和全球变化趋势及建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 张秀梅梁涛耿元波
- 关键词:海湾沉积磷气候环境变化
- 基于GIS的溶解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为了研究妫水河流域的氮磷非点源污染来源,在官厅水库周围进行了野外人工降雨实验,结果表明,氮磷输移率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溶解态氮、磷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是0.997 8和0.988 9,因此提出了新的溶解态氮磷负荷模型.从妫水河流域的土壤图、土地利用图中提取地理信息,以数字高程模型为依据,应用新模型研究了妫水河流域溶解态氮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溶解态氮主要来自水浇平地,其次是低山和丘陵.
- 马彦涛薛金凤梁涛夏军张秀梅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官厅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