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清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多级土壤传感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土壤传感器,涉及农业物联网传感器领域。该多级土壤传感器的激励信号生成电路与多个信号检测电路电连接,多个信号检测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连接,激励信号生成电路用于生成多路激励信号,并将每路激励信号传输至一个信...
- 杨剑超姜学玲郭绪良孙晓张占田张广和张瑞清徐维华丁朋松宋海平石超非宋勇义
- 文献传递
- 两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A1和MC-N1的筛选及其协同功能初探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连续传代方法分别从自制堆肥和几种自然发酵基质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两组混合菌复合系MC-A1和MC-N1,前者是通过高温摇瓶发酵定期传代获得的耐高温好氧性的纤维素分解茵群,后者则是通过高温静止培养定期传代获得的耐高温兼氧性的纤维素分解茵群,这两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在96h内对天然纤维素材料麦秆粉的分解率分别达到42%和38%,分解速度最快时期均发生在48~96h内,96h以后麦秆粉分解率迅速减缓。麦秆粉发酵培养液先接种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茵复合系MC.A1摇瓶发酵96h,再接种兼氧性纤维素分解茵复合系MC-N1静止培养96h,麦秆粉的分解效率可以提高到47%,说明这两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在非天然纤维素分解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 张瑞清袁堂玉孙燕霞刘克宁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复合系好氧兼氧
- 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苹果容器苗生长的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下生长状况的差异,研究了苹果容器苗获得最大生物量积累所需要的最佳施肥水平。试验以一年生"脱毒烟富3"苹果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4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苹果容器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产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影响;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施肥水平与苹果容器苗生物量积累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均对苹果容器苗生物量累积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其肥效顺序为xN>xK>xP,氮、磷、钾交互效应均表现为负作用,负作用的大小顺序为xNxK>xNxP>xPxK;氮对苹果容器苗的生长表现为正效应,氮、钾交互作用以及过量施用磷和钾均会对苗木的生长产生负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施用水平分别为氮(N)43.33 mg/L、磷(P2O5)28.28 mg/L、钾(K2O)93.94 mg/L时,苹果容器苗总生物量可以达到理论最大值(干重)94.334 g/株。
- 张瑞清孙晓杨剑超孙庆田孙燕霞姜中武
- 关键词:施肥水平生物量
- 量条配方按产施肥技术及在苹果树上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苹果树等多年生作物,通过根系从介质(如土壤)中吸取养分和上年度树体内贮存养分,所以对其施肥应主要参考树体生长状态而定.笔者认为,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仅仅适用于指导一年生作物播种前的施肥,不适合苹果树等多年生作物.因此,需要有针对苹果树等多年生作物的更加细致的施肥方案.为此,笔者于10年前提出了量条配方按产施肥的方案,通过多年的试验应用,实现了果树必需的所有大、中微量元素及其它物质的配方施肥,探索出了一条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各种弊端的途径,从而达到壮树、丰产、无小年的目标,解决了多年来,苹果园偏施肥、配方难、浪费大、高成本、低收入等施肥管理的历史.现将苹果园量条配方按产施肥的具体方案以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 辛玉成王海涛杨剑超张瑞清孙晓
- 关键词:施肥技术测土配方一年生作物中微量元素多年生
- 白地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5
- 2010年
- 采用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SYX-1和白地霉SYX-2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在菌悬液浓度为106~107cfu/ml时黄瓜种子胚根的伸长拮抗率分别为71.3%和81.2%,而混合菌株菌悬液的胚根伸长拮抗率高达85.3%;盆栽试验表明,SYX-1和SYX-2生防菌菌悬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43.3%和46.4%,其混合菌株菌悬液的防效达52.8%,两种生防菌对植株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孙燕霞张瑞清刘保友袁堂玉刘万好
- 关键词:白地霉解淀粉芽孢杆菌黄瓜枯萎病生防菌
- 硫酸钾镁肥在鲜食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烟台市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葡萄的产量还是品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烟台市在葡萄栽培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影响其品质的问题,如施肥不当、品种同质化、种植密度不合理、砧木技术未大面积推广、保鲜贮藏技术落后,以及经营模式制约规模化发展等问题。硫酸钾镁肥作为硫酸钾肥的换代品,是-种非常重要的肥料,
- 姜学玲杨建超孙晓张占田郑秋玲张瑞清张广和
- 关键词:硫酸钾镁肥鲜食葡萄施用效果保鲜贮藏技术栽培过程葡萄产业
- 两种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方法]基于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生物质炭——稻壳炭和苹果枝条炭的施用(11 mg/kg)及其与化肥(6.6 g/kg)混施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速率和滞留量的影响。[结果]单独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的淋失和滞留影响较小;生物质炭与化肥混施后,NH_4^+-N的淋失总量增加了39.3%~44.0%,在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减少了21.7%~28.8%;稻壳炭促使NO_3^--N的淋失量和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8.0%、43.3%,苹果枝条炭促使NO_3^--N的淋失总量和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减少了13.4%、12.1%;施用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结论]生物质炭本身对土壤氮素的动态影响较小;与化肥混施增加了NH_4^+-N的淋失风险,NO_3^--N的淋失和滞留与生物质炭的种类有关。
- 张瑞清孙晓杨剑超赵玲玲孙燕霞徐维华姜中武
- 关键词:生物质炭果园土壤NO3--N淋失
- 生物炭肥及其在苹果园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生物炭肥是在无氧环境条件下经高温裂解形成的一种有机物质,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能增加土壤碳库容量、保持土壤养分、构筑土壤肥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论述了生物炭肥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生物炭肥在苹果园中的应用前景.
- 孙燕霞宋来庆李慧峰唐岩赵玲玲张瑞清姜中武
- 关键词:生物炭农业领域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凋落叶分解的生态过程Ⅰ.凋落叶分解动态被引量:17
- 2006年
- 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系统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混合凋落叶分解的生态过程。野外试验采用网袋法,即1mm和100μm网眼网袋,分别限制大型土壤动物和螨类的进入,从而分别观测小型土壤动物(螨类)、线虫的分解作用;室内试验则通过控制温、湿度条件,采用灭菌_接种法分别观测微生物和线虫对凋落叶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凋落叶的分解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分解“滞留”阶段,分解速率变化发生波动,且波动的程度与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有关,食物链越复杂,波动程度越强烈。利用单指数衰减模型xt/x0=exp(-kt)和双指数模型xt/x0=a×exp(-k1t)+b×exp(-k2t)对凋落叶分解过程进行模拟,后者将凋落叶前欺的快速分解和后期的慢速分解两个过程分别拟合,不但弥补了分解前期单指数衰减模型与观测值之间不能吻合的缺陷,而且消除了单指数模型对长期分解进程的过高预测,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分解进程。利用双指数生物模型研究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贡献表明,土壤动物是影响分解进程的最重要因子,占影响因子总量的78.1%,非生物因素的作用为14.1%,微生物对分解速率的贡献只有7.8%。在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分解者。
- 张瑞清孙振钧王冲葛源李云乐乔玉辉庞军柱张录达
- 关键词:热带雨林
- 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机理及生态过程研究
- 自然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是一个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控制的复杂过程,其中生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因素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系统研究了西双版纳季节雨...
- 张瑞清
- 关键词:季节雨林酶活性生态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