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皮肤
  • 6篇激光
  • 5篇细胞
  • 4篇点阵
  • 4篇YAG激光
  • 3篇色素上皮
  • 3篇色素上皮衍生...
  • 3篇上皮
  • 3篇ND:YAG
  • 3篇ND:YAG...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血管
  • 2篇增殖
  • 2篇嫩肤
  • 2篇能量密度
  • 2篇皮脂
  • 2篇皮脂腺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张淑兰
  • 11篇王永贤
  • 10篇应朝霞
  • 7篇李蕊联
  • 5篇周俊
  • 5篇刘藕根
  • 5篇张颖鹏
  • 5篇李春明
  • 5篇王梅
  • 4篇刘志刚
  • 3篇马慧群
  • 3篇王琼玉
  • 2篇王冰
  • 1篇曾敏帆
  • 1篇梁斌慧
  • 1篇任诗峰
  • 1篇彭胜男
  • 1篇熊一峰
  • 1篇刘艳
  • 1篇刘艳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10TH I...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被引量:2
201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左下腹、腰臀及大腿红斑、水疱伴疼痛10d”于2013年12月8日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散在水疱,局部疼痛明显,水疱逐渐增多,发展至整个左大腿、臀、腰及左下腹。于当地诊所就诊(用药不详),疗效欠佳,红斑、水疱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片。既往有“恶性淋巴瘤(具体分型不详)”病史7年,且间断化疗;“活动性乙肝”病史7个月,一直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查体:体温36.8℃。双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左下腹、臀、腰及左大腿见弥漫性炎性红斑,其上见群集性水疱、大疱、血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局部触痛阳性(见图1,2)。
张淑兰刘藕根刘志刚梁斌慧
关键词:带状疱疹个案
治疗剂量308nm准分子光对小鼠皮肤的致癌性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 探究常规治疗剂量308nm准分子光长期照射对小鼠皮肤的致癌性。方法 将96只昆明小鼠根据308nm准分子光照射时间(4周、8周、12周、16周、20周和24周)不同分为6组,每组8只,每个时间组均设正常对照组;参考人非增生性皮肤病变治疗剂量,初始照射剂量60mJ/cm2,1次/周,再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治疗剂量。照射结束后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无明显改变,P53阳性表达率随照射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P>0.05);308nm准分子光照射16周后,部分小鼠皮肤开始出现角质形成细胞的非典型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病理表现,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照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照射16周、20周和24周时,308nm准分子光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08nm准分子光对小鼠皮肤具有一定致癌性,致癌风险同照射时间呈正相关。
周俊应朝霞王永贤马慧群张淑兰李蕊联
关键词:小鼠皮肤癌P53蛋白
铒玻璃点阵激光嫩肤参数优化的动物实验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观察铒玻璃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微孔密度参数组合方案与嫩肤疗效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参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未照射对照组(A)、高能量密度/低微孔密度组(B)、中能量密度/高微孔密度组(C)、高能量密度/高微孔密度组(D)。用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照射背部脱毛皮肤,每周1次,共8次。结果:与未照射对照组相比,各照射纽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均增加,嫩肤疗效D组〉B组〉C组。结论:1550nm铒玻璃点阵激光嫩肤疗效安全可靠。选择嫩肤治疗参数时,在采用较高能量密度基础上适当提高微孔密度曼有利干提高临床疗效.
张淑兰应朝霞王永贤周俊许美凤李蕊联
关键词:点阵嫩肤能量密度
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对自然老化小鼠真皮重塑的比较研究
李蕊联应朝霞王梅王永贤王琼玉张淑兰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2021年
报告1例以全身红斑、丘疹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6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和发热20d,加重2d入院。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滤泡消失,高内皮血管增生,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CD5、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3、CD2、CD7及CD4均阳性,CD 10(少许细胞)及增殖核抗原(Ki-67)(约30%)阳性,CD20及B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PAX)5示B细胞局灶阳性,CD21示不规则滤泡树突细胞网,EB病毒编码的RNA(EBER)示少量大细胞阳性。根据患者皮损、淋巴结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张淑兰张颖鹏彭亚婷李春明刘藕根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
点阵CO_2激光和Nd∶YAG激光对自然老化小鼠真皮重塑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 064nm波长)对老化昆明小鼠真皮重塑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嫩肤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两种波长激光照射自然老化昆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真皮厚度测量,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及Gomor i醛品红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两组照射组中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点阵CO2激光组均高于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组(P均<0.05);两组照射组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照射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均可引发小鼠真皮重塑,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李蕊联应朝霞王梅王永贤王琼玉张淑兰
circRNA_0008259通过抑制miR-423-5p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circRNA_0008259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过表达circRNA_0008259,分别应用高通量测序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过表达circRNA_0008259后KFs中miRNAs和蛋白质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qRT-PCR分析验证circRNA_0008259下游的靶miRNA和蛋白。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DLR)验证circRNA_0008259与下游靶miRNA的结合。结果过表达circRNA_0008259后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有48种(倍数≥2,P<0.05),差异表达的蛋白有40种(倍数≥1.3,P<0.05)。qRT-PCR证实miR-423-5p水平显著下调,DLR证实miR-423-5p可与circRNA_0008259及靶基因CTSD结合。结论circRNA_0008259可能通过抑制miR-423-5p,进而上调CTSD表达水平,最终抑制KFs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杨馨悦熊一峰张淑兰张志彬彭亚婷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
海绵状血管瘤伴晕皮炎1例
2024年
报告1例海绵状血管瘤伴发晕皮炎。患者男,23岁,因背部一暗紫红色结节20余年,周围出现境界清楚环状红斑丘疹伴瘙痒1 d就诊。皮肤科检查:患者背部见一直径约0.7 cm的暗紫红色结节,周围见约1 cm的环状红斑,伴少许丘疹。皮肤镜检查示:红色背景下皮损区域散在分布多个小的边界清楚的紫红色腔隙,周围可见淡红色环状背景下散在不规则分布的点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被覆鳞状上皮,真皮浅层和深层见大量大而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管腔、血窦,内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物质,血窦内衬单层内皮细胞。诊断:海绵状血管瘤伴晕皮炎。行手术切除中央暗紫红色结节后湿疹样皮炎消退,但1月余后血管瘤部分复发,无特殊不适,目前仍在随访中。
王小燕张淑兰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
铒玻璃点阵激光嫩肤参数优化的动物实验
目的:研究观察铒玻璃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微孔密度参数组合方案与嫩肤疗效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参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未照射对照组(A)、高能量密度/低微孔密度组...
应朝霞张淑兰王永贤周俊刘艳
关键词:点阵嫩肤能量密度
单针射频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单针射频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36例12~17岁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根据患者痤疮炎症程度及治疗后改善情况,共治疗2~3次,每次间隔1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都取得了临床成功。36名患者中有2名(5.6%)在最后1次治疗后半年,出现临床复发。结论单针射频选择性破坏皮脂腺是12~17岁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淑兰彭亚婷李春明张颖鹏王小燕刘志刚
关键词:痤疮射频皮脂腺单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