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娇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介入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造影
  • 2篇介入术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AMI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滴丸

机构

  • 6篇海南省农垦三...

作者

  • 6篇张海娇
  • 6篇周祥群
  • 6篇舒敏
  • 6篇陈海金
  • 4篇韦海珠
  • 2篇刘尚军
  • 2篇彭兴
  • 1篇王芳
  • 1篇韦迎娜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经验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在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优势。方法回顾行分析我院经桡动脉和传统股动脉路径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连续病例共152例,比较手术的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95.6%,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93.1%。2例因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1例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而改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但手术医师必须很好掌握桡动脉穿刺技术,导管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不断积累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
周祥群韦海珠陈海金舒敏张海娇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丹参滴丸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梗死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梗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自2014年4月—2014年11月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予以术后予以常规降脂治疗,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研究组52例在常规治疗上予以丹参滴丸(10丸/次,tid)联合强化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d,qd)治疗,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介入后24 h及介入后7 d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对比两组间心肌微循环灌注状况,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心血管事件。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用药不同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心肌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存在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介入后24 h、介入后7 d时血清CRP、TNF-α、IFN-γ、IL-6含量较低,血清CK-MB、c Tn I、BNP含量较低,血清ET、s ICAM-1含量较低,NO含量较高(P<0.05);研究组用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善程度更高(P<0.05);随访2年期间无病例脱落现象,两组间心血管事件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丹参滴丸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较强,抑制手术导致的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
周祥群陈海金刘尚军彭兴韦迎娜王芳舒敏张海娇
关键词:丹参滴丸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通窄饮对AMI介入术后再次狭窄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通窄饮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介入术后再次狭窄及一氧化氮水平影响。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探究,对照组49例患者予吸氧、休息、监护等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窄饮治疗,总疗程为1个月。对比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临床变化,以探究通窄饮对于AMI介入术后再次狭窄及一氧化氮影响。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ET(内皮素)、TXB2(血栓素)、6-PGF(前列腺素)、NO各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的ET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TX-B2、NO水平降低,6-PGF水平增高(P<0.05),研究组ET、6-PGF、NO水平均比治疗前增高,TXB2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ET、6-PGF、NO水平均较高,而TXB2水平较低(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75.00%)和总有效率(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5.10%)和总有效率(85.71%)(P<0.01),对两组患者的AMI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窄饮能明显降低AMI介入术后再次狭窄的几率,促进一氧化氮水平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祥群陈海金许有忠吴挺洲舒敏张海娇张菊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NO
冠心病介入诊疗中致血管迷走反射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特点及应对处理措施。方法总结468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18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共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冠脉造影术后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4例。拔鞘压迫止血时发生16例,拔鞘后发生2例。结论经股动脉途径在拔除动脉鞘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立即行相应处理。
周祥群韦海珠陈海金舒敏张海娇
关键词:冠脉造影术迷走神经反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例老年SAP患者作为SAP组,另选择同期行24h动态心电图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144例老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SAP组被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48例)和多支病变组(37例)。测量比较各组24h动态心电图,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P组TO[(0.77±0.37)%比(1.26±0.92)%]显著升高,TS[(5.45±4.02)ms/RR间期比(1.53±0.70)ms/RR间期]显著降低,P均<0.01;TO异常率(19.44%比42.50%)、TS异常率(15.97%比31.67%)和TO+TS异常率(11.11%比30.83%)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TO[(0.66±0.22)%比(1.28±1.11)%比(1.46±1.20)%]显著升高,TS[(2.04±0.82)ms/RR间期比(1.66±0.38)ms/RR间期比(1.29±0.58)ms/RR间期]显著降低,且多支病变组TO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TS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P均<0.01。结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可作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风险预测因素,为其临床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周祥群韦海珠陈海金彭兴刘尚军舒敏张海娇
关键词:老年人心率
AMI重症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行辅助循环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对AMI危重症患者在急诊PCI围手术期行辅助循环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AMI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行急诊PCI时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2~3d,探讨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结果:应用IABP支持1h后,1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舒张期反搏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均明显上升,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患者,即使给予成功的冠状动脉重建治疗,IABP仍然是一项有效的临时心脏辅助循环手段,能明显增加AMI危重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为患者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赢得时间和机会,并确保急诊PCI的临床效果。
周祥群韦海珠陈海金舒敏张海娇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