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节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矽肺的常规CT诊断(附10例报告)
- 2008年
- 张正节洪美绥
- 关键词:CT诊断矽肺CT影像表现螺旋CTCT表现
- 喉淀粉样瘤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会厌淀粉样瘤声音嘶哑CT平扫喉异物
- 腰椎间盘CT检查避免椎弓峡部裂漏诊的体会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腰椎间盘CT扫描时,疑有椎弓峡部裂患者,从而发现峡部裂的CT资料,旨在探讨行常规腰椎间盘扫描时如何避免峡部裂的漏诊。
- 张正节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椎弓峡部裂
- 中枢神经细胞瘤MSCT误诊1例分析
- 2004年
- 宋嘉华张正节洪美缓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MSCT误诊
- 多层螺旋CT诊断62例胃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层厚1~2 mm,在此基础上进行CT仿真胃镜和VRT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31例(50%),胃底贲门部10例(16%),体部9例(15.7%),弥漫型12例(19.3%),病变检出率为100%。多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12例;其中早期胃癌10例,进展期胃癌52例;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转移17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胃癌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
- 无典型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症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4年
- 宋嘉华张正节洪美绥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塞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显葡胺(Gd-DTPA)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简称Gd-DTPA MRA)表现及相关MR I改变对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诊断的病毒性脑炎和30例急性脑梗死的MR I及Gd-DTPA MRA表现,按疾病分组,分析病灶分布区域的血管状态。结果:Gd-DTPA MRA显示全脑动脉及细小分支和静脉系统;急性脑梗死Gd-DTPA MRA表现相应供血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闭塞、硬化;29例病毒性脑炎Gd-DTPA MRA表现正常。两种疾病在Gd-DTPA MRA存在差异(P<0.05)。结论:Gd-DTPA MRA技术可快速而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相应的脑梗死,结合常规MR I能及早对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急性脑梗死
- 胆总管泥沙样结石CT误诊分析(附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张正节许祖梅宋嘉华洪美绥
- 关键词:胆总管下段结石CT误诊泥沙样结石误诊分析
- CT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CT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4例有X线及CT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例中单侧股骨头受累32例,双侧受累12例,股骨头外形完整16个,塌陷28个。结论CT能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变;对已发现的病变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和程度;能清楚显示骨性关节面、骨皮质中断及关节腔内异物,髋臼缘硬化等,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 许祖梅张正节叶梨洪美绥
-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CTX线关节腔病变范围骨皮质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 4例SAH患者进行MSCTA检查,均经CT平扫及腰穿明确诊断,1 8例MSCTA检查后行DSA检查。结果:2 4例SAH中经MSCTA显示动脉瘤1 1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另6例正常。1 1例脑动脉瘤中MSCTA显示动脉瘤1 3个,检出率为92 . 9%。7例脑动静脉畸形中MSCTA显示与DSA一致。结论:MSCTA是简单,快速,无创伤和可靠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对危急重SAH患者可随时检查;MS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价值,可补充DSA诊断信息。
- 许祖梅陈国章张正节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血管成像技术CTA检查DSA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