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运会女排决赛跳发球的初探
- 1988年
- 三年前,掌握跳发球技术的男子选手还廖廖无几;现今,不仅国内外比赛中已经广泛运用,而且其中女子选手也不乏其人。这一新技术成为可与后排进攻并列的两大潮流之一。我国女排掌握运用这一新技术的情况怎样呢?六运会女排决赛期间。
- 张新中
- 关键词:优秀运动队飘球上旋球排球技术
- 排球发球技术的年代特征及其攻击性分析被引量:22
- 2002年
- 归纳总结排球发球技术在各年代的运用情况及其攻击性特点 ,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
- 张新中
- 关键词:发球
- 篮球规则新的修改条款
- 1991年
- 1990年国际篮联又对规则进行了新的修改,我国已从1991年1月起开始执行。修改的条款如下: 1.发边线界外球必须经裁判递交或触摸后方可发球进场; 2.掷界外球队员接裁判递交来的球后,最多只能原地移动一步将球传出; 3.取消“1+1”罚球或二次罚球后可以选择发中线界外球的规定; 4.罚球时,攻、防站位队员的人数改为2对4(即攻方2人,
- 张新中
- 关键词:篮球规则球后
- 软式排球与硬排球竞赛规则的不同点被引量:1
- 2001年
- 软式排球活动方法简单,技术容易掌握,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场上队员的组合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软式排球可组织没有排球技术基础的初级比赛,也可以作为娱乐游戏在群众中开展.
- 张新中
- 关键词:软式排球运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项目
- 如何启发调动排球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 2001年
- 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但运动成绩总是要通过每一次训练课的实践才能一点一点地提高。能不能抓好每一堂训练课与教练员能不能启发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 张新中
-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教育
- 知识经济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对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面对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只有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认识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师资管理与开发 。
- 张新中
-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教育体育教育
- “佩寄制”编排方法介绍
- 1994年
-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决赛的第二阶段1—4名的比赛,国家体委采用了“佩寄制”编排方法(5—12名采用交叉淘汰制)。此编排方法是在我国排球比赛中首次采用。“佩寄制”编排方法与“交叉淘汰制”编排方法相比有着优越之处。为此,将“七运会”第二阶段1—4名编排方法(即“佩寄制”编排方法)作一介绍。
- 张新中
- 关键词:淘汰制全国运动会排球比赛国家体委决赛
- 排球“高压”吊球持球“尺度”之我见
- 1990年
- “高压”吊球是以高点压腕的手法,从拦网队员手的上空进行吊球的一种方法。这种吊球多在近网时使用。由于击球点高,球的下落路线陡,又有一定速度,因而具有攻击性。这种技术如被个子高、弹跳力强的队员所掌握,常常给对方造成较大威胁,使之防不胜防。“高压”吊球持球“尺度”的掌握,近年来经历了一个“起伏波动”“忽左忽右”的过程。1987年以前,为鼓励这种创新技术,“尺度”放得较宽,有时就是出现抓住球往下按的现象,裁判也不吹持球,甚至在基层比赛还出现了“高压”
- 张新中张新勇
- 对排球新规则触网条款的理解
- 1994年
- 国际排联为了达到减少比赛中断的次数,使来回球增多,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更加吸引观众等目的,放宽了对触网犯规的尺度,对1993—1996年排球竞赛规则16.4关于触网条款作了较大的改动。将原来的“不得触及球网的任何部分或标志杆”改为“只有击球活动在进攻区时,队员触网方为犯规。根据“只有击球活动在进攻区时,队员触网方为犯规”这一条款的精神,在临场判断中要明确、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张新中
- 关键词:犯规排球竞赛规则条款排球新规则
- “贝格尔”(Berger)编排方法与传统编排方法利弊分析
- 1993年
- 本文根据“贝格尔”编排方法与传统编排方法各自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贝格尔”编排方法可用于各种比赛项目的编排。相出之下是一种较好的编排方法。
- 张新中
- 关键词:世界女排大奖赛甲级联赛世界锦标赛裁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