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代偿
  • 1篇低频电
  • 1篇低频电刺激
  • 1篇滴定法
  • 1篇滴定法测定
  • 1篇电刺激
  • 1篇电机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动脉
  • 1篇短波治疗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针
  • 1篇穴位电针刺激
  • 1篇盐袋
  • 1篇折叠

机构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张敏
  • 2篇蔡西国
  • 1篇索莉娜
  • 1篇崔力扬
  • 1篇胡利杰
  • 1篇杨阳
  • 1篇蔡豫丽
  • 1篇吕英华
  • 1篇周帆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股动脉压迫协助装置
一种新型股动脉压迫协助装置,解决了现在在动股动脉压迫时,沙袋或盐袋易滑脱的问题。其包括本体,本体左端固定连接有两条第一束缚带,本体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每个第一束缚带背面为魔术贴的子面,第二束缚带正面为魔术贴的母面,...
张敏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超短波(ultra short wave)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进一步阐明mNGF联合超短波在PHN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mNGF在带状疱疹神经损伤疼痛区域行局部注射,同时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应用同样方法,但不给予超短波治疗。2组其余处理方式相同,2周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显效率。结果研究组总显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显著。
杨阳胡利杰蔡西国孙振双程新杰张敏张卫卫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鼠神经生长因子超短波局部注射
非水滴定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的巴比妥含量
1996年
非水滴定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的巴比妥含量张敏,蔡豫丽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是解热镇痛药物。河南省药品标准(84)采用银量法测定其中巴比妥含量的方法,在接近终点时反应较慢,终点难掌握。我们根据巴比妥药物的弱酸性,在某些非水溶剂中酸性较高,采用非水滴定...
张敏蔡豫丽
关键词:氨基比林巴比妥非水滴定法
一种多功能减压坐垫
本实用新型属于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减压坐垫,包括连接板、连接带和束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数个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凸起,所述滑轨的内壁凹槽上通过弹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板的凸起...
索莉娜刘珊珊刘梦珂胡泽敏张敏
一种糖尿病运动代偿器
一种糖尿病运动代偿器,包括带有万向轮的座椅,所述座椅前侧设置有可调节前后位置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调节座顶部前侧设置有左右两个可交替前后往复摆动的往复摆座;所述往复摆座顶部分别设置有可前后往复移动的往...
吕英华周帆田洁张敏景琳琳
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观察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局部低频电刺激,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针治疗, 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中医症状积分、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简化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及肿胀评分等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及缓激肽(BK)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SHSS评分、肢体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 肢体FMA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 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GRP、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 血清ET-1、SP及BK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 并且观察组上述血清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 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减轻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 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敏蔡西国崔力扬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穴位电针刺激关节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