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均
- 作品数:44 被引量:4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屯溪流塘小型煤盆伸展构造及其成因被引量:1
- 1996年
- 安徽屯溪流塘聚煤盆地是江南隆起东端的一个小型盆地。其中发育了强烈的伸展构造,属于典型的重力滑动成因。这种特征构造的解剖有助于深化认识江南隆起的构造特点和演化历史,有助于寻找煤炭资源。
- 张开均
- 关键词:煤盆地煤矿床地质构造
- 论皖南中生代褶皱冲断带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 张开均
- 洋底高原及其对地球系统意义研究综述被引量:20
- 2016年
- 洋底高原是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分布在洋底的一种面积广大、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为主并且具有异常厚度洋壳的区域。由于洋底高原分布广泛,加之其形成与地幔柱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洋底高原是研究地球深部过程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系统总结了洋底高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洋底高原的全球分布情况、基本特征(产出规模、形成时限、岩石组合、结构组成、地球化学)、鉴别标志、成因机制、地球动力学意义以及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洋底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制约大洋俯冲;引起大洋俯冲带后撤和俯冲极性反转;促进大陆增生,构成古老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洋壳平俯冲及高原隆升;诱导板块构造体制的发生。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造成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引起大洋缺氧与黑色页岩沉积;诱使生物大灭绝与快速更迭。除此之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西藏中部中特提斯残余洋底高原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洋底高原在中特提斯洋发育、班公-怒江缝合带演化以及青藏高原初始隆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陆鹿严立龙李秋环曾璐金鑫张玉修侯泉林张开均
- 关键词:中特提斯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腹地榴辉岩研究进展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5
- 2009年
-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腹地的中羌塘构造带、班公湖-怒江构造带的八宿变质杂岩及拉萨地体内部的松多和蓬湖等多处,发现了榴辉岩,在八宿和蓬湖榴辉岩中还甄别出辉石中出溶石榴石条带等多种典型的超高压变质现象.这些榴辉岩所记录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均发生于早中生代.伴随这些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在中羌塘带、班-怒带东部和拉萨地体东部都发生了广泛的(后)碰撞型岩浆活动.这些早中生代榴辉岩的厘定揭示特提斯演化的无序性,它们本身可能是西羌塘-拉萨复合陆块不规则大陆边缘与东羌塘陆块,沿着连接的班-怒带东部至羌塘中部构造带穿时碰撞拼贴的结果,相关岩浆岩则是岩石圈加厚熔融和拆沉的产物.中羌塘和八宿榴辉岩都是大陆俯冲的产物,它们的折返和剥蚀分别为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和班-怒带西部侏罗纪复理石沉积提供了重要的物源.青藏高原榴辉岩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亟需在岩石分布、典型岩石-矿物序列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形成和折返的时限和机制、原岩特征及构造背景、与特提斯演化和大型盆地关系上,深入进行研究.
- 张开均唐显春
- 关键词:青藏高原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特提斯
- 安徽东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运用现代构造几何最新理论,研究安徽东南煤田的逆冲推覆构造,指出其主要构造风格为台阶式逆冲推覆,并划分了主要构造类型。
- 张开均黄钟瑾施央申施央申
-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煤田断层
- 月球多色测光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04年
- 近几十年来,月球多色测光研究成为天文学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Clementine飞船作了几乎整个月球表面的多色测光,得到高分辨月球多色图像.联系Apollo等飞船取回月球样品的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研究和新的分析方法,揭示于全月球表面和区域的特性.本文综述一些重要进展和最新成果,包括一些主要概念(反照率,位相函数、全月面累积测光和区域测光)、测光模型、分光反照率测定结果,尤其是Clemmentine飞船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光度参数、月面温度分布、FeO和TiO2分布、月壤成熟度、盆地抛出物、火山沉积物和区域地质.
- 胡中为张开均
- 关键词:月球多色测光温度分布
- 羌塘中部后中新世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被引量:7
- 2002年
- 对青藏高原地壳缩短率 (量 )的测量是诠释青藏高原巨厚地壳成因的关键 .以前的研究认为青藏内部新生代的地壳缩短不超过 4 0 % .通过在羌塘地体中部达卓玛盆地内细致的地层测量 ,我们发现了形成于中新世之后的、典型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 .断层均以高角度向北倾斜 ,累计缩短率在 6 7%以上 .此种变形及其强度在南羌塘地区具有代表性 ,显示青藏内部的地壳缩短对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 张开均王启飞夏邦栋卢辉楠章炳高张光辉
- 关键词:羌塘地体中新世地壳缩短断层
- 华南-华北大陆碰撞的物理模拟
- <正>华南-华北大陆板块是欧亚大陆的两个主要构造单元,这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构造带-苏鲁-大别-秦岭-祁连超高压构造带,以及中国东部早中生代复杂的构造变形。对华南-华北大陆板块碰撞拼贴构造的研究...
- 张开均蔡建新朱君星
- 文献传递
- 台阶式逆冲推覆-安徽沿江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被引量:6
- 1996年
- 运用现代构造几何最新理论,指出安徽沿江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为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并对其构造类型进行详细的分类。
- 张开均施央申
-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构造型式推覆构造
- 安徽巢湖大型平卧褶皱研究被引量:5
- 1993年
- 巢湖平卧褶皱由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组成,枢纽呈NNE向,轴面微向NWW平卧背斜根部倾斜。卷入褶皱的地层为上震旦统至上三叠统,厚达3.1km。褶皱分布面积约380km^2,波长9km,波幅18km。后期直立褶皱叠加于平卧褶皱之上,褶皱缩短量达19.17km,缩短率约53.7%,褶皱受控于大玵台阶状滑脱断层。褶皱地层由NWW往SEE运动,是一种变动滑脱褶皱。
- 张开均施央申
- 关键词:巢湖平卧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