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输血
  • 4篇手术
  • 3篇心脏
  • 3篇外科
  • 2篇心脏瓣膜
  • 2篇贮存式
  • 2篇贮存式自体输...
  • 2篇自体
  • 2篇自体输血
  • 2篇瓣膜
  • 1篇动脉
  • 1篇对心
  • 1篇心外科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外科
  • 1篇心血管外科手...
  • 1篇心脏瓣膜手术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卫梅
  • 5篇车辑
  • 5篇戴萍
  • 3篇常莹
  • 2篇沈欣
  • 2篇王金平
  • 2篇张辉
  • 2篇刘丽娟
  • 1篇杨凤梅
  • 1篇王立军
  • 1篇朱红岩
  • 1篇郝星

传媒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外科手术患者输血前疑难配血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究心外科患者输血前疑难配血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院行心血管外科择期手术术前常规备血病例11 848例及其参与配血的献血者红细胞为18 148(人)份。回顾性分析其输血前免疫血液学相容性检测结果,包括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集法对患者做ABO、RhD血型鉴定和抗体筛选,以及与献血者血样交叉配血的结果。结果在交叉配血中疑难标本的比例为0.64%(76/18 148),包括疑难血型8例、患者抗体筛选阳性50例、献血者抗体筛选阳性10例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9例。患者标本中,筛选出的血型抗体阳性率为0.42%(50/11 848),其中MNS抗体占38%(19/50)、Rh抗体14%(7/50)、Lewis抗体4%(2/50)、Kidd抗体2%(1/50)、Duffy抗体4%(2/50)。结论总结心外科患者发生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的原因,了解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意外抗体的分布,能及早发现和判断发生疑难配血的原因,从而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输血安全。
车辑常莹刘丽娟张卫梅戴萍
关键词:疑难配血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免疫血液学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3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术期血浆和红细胞输注量,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血浆输注量与红细胞输注量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关系,采用多元线形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318例患者中,女性红细胞平均输注量高于男性[(9±5)U比(6±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2例患者未进行体外循环,在306例患者中,体外循环时间>200 min组(151例)红细胞平均输注量高于体外循环时间≤200 min组(155例)[(9±5) U比(5±4)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18例患者中,围术期未输注红细胞患者57例(17.9%)为未输血组,围术期输注红细胞患者261例(82.1%)为红细胞输注组。根据红细胞输注量的不同,红细胞输注组分为<5 U组(82例)、5~<11 U组(109例)、11~16 U组(47例)、>16 U组(23例)。除了未输血组和〈5 U组间外,随着红细胞平均输注量的增加,平均住院时间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输注量与红细胞输注量呈明显正相关(r=0.699,P<0.001),与APTT不相关(r=0.109,P=0.051)。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和体外循环时间〉200 min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概率较大,女性和体外循环时间〉200 min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
张卫梅沈欣常莹张辉戴萍郝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用血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用血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心外科手术合理备血、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在本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成分血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方式、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输血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与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与性别、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输注量多于男性患者,60岁以上老人平均输血量大。结论:性别、年龄与平均输血量有显著相关性,我们应掌握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输血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手术合理备血、围手术期合理用血提供理论依据,做到合理有效用血,在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可以缩短住院周期,节省医疗费用。
张辉王金平张卫梅常莹车辑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输血合理用血
血液短缺对心血管外科手术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短缺时,采取应对措施干预后,对本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血液供应正常及血液短缺时,本院主要心血管手术(先天性心血管病类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类手术、心脏瓣膜类手术及大血管类手术)病例各50例,2组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均相同。比较2种情况下心血管外科择期手术的用血量及术后各恢复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液短缺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红细胞平均用量为0.96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1.72 U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浆的平均用量在血液短缺及血液供应正常时用量分别为2.92 U及3.08 U,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短缺时,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平均用量为1.42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1.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的平均用量在血液短缺及血液供应正常时用量分别为1.14 U及0.92 U,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血液短缺时红细胞平均用量为2.34 U,血浆平均用量为4.24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4.24 U及血浆平均用量4.92 U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短缺时红细胞平均用量为5.36 U,血浆平均用量为7.4 U;与血液供应正常时红细胞平均用量4.64 U,血浆平均用量为7.76 U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短缺时,通过采取应对措施,不影响择期心血管手术的如期实施,不影响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促进了围手术期的节约用血。
戴萍王金平沈欣王立军张卫梅车辑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手术
优化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方案在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优化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方案对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输血效率、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确定该采血方案在心血管外科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5月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100名,心功能Ⅱ一Ⅲ级,术前采用优化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方案进行贮存武自体输血;观察比较患者采血前后、回输前后Hb、Hot变化,并观察术前3d以内采血与3d以上采血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100名患者共输注自体血41000mL。采血、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自体采血前后、回输前后、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变化均在正常范围。术前天数、ICU天数、术后天数、总住院天数明显减少。100名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对比术前〈3d及〉3d采血,各恢复指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化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方案对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是一种安全科学有效的术前自体备血方案,可缓解血液紧张对择期手术的影响,提高血液制品使用效率和降低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戴萍车辑张卫梅朱红岩杨凤梅
关键词:自体输血心脏外科择期手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 对比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术前自体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21~7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血前平均Hb为(147.34&#177;12.69) g/L,Hct为(43.41土3.72)%;使用异体血术前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18~71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术前平均Hb为(133.93&#177;25.94) g/L,Hct为(38.24&#177;9.41)%,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00例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组使用血液总量319U,100例输注异体血组使用血液655U,两者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血液使用总量、平均异体红细胞量、平均异体血浆量均明显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采血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d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异体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到出院的平均时间为(6.58&#177;1.9)d,异体输血组患者为(10.01&#177;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而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同时自体输血组患者的住院成本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较异体输血法对红细胞破坏少,血液输注量少,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感染率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瓣膜病等择期手术.
戴萍车辑张卫梅刘丽娟
关键词:异体输血心脏瓣膜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